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第619章 萧玦的“宗室考核制度”,规范宗室行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19章 萧玦的“宗室考核制度”,规范宗室行为

景和三年冬,寒风卷着碎雪拍打紫禁城的宫墙,太和殿内的朝议却透着一股肃然之气。萧玦端坐御座之上,目光扫过阶下站立的宗室子弟与文武百官,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自朕登基以来,宗室子弟或任官理政,或安居府邸,虽多数安分守己,但仍有少数人恃宠而骄,欺压百姓、干预地方政务,坏了皇族名声,扰了民间安宁。今日,朕推行‘宗室考核制度’,就是要以制度规范行为,让宗室成为大靖的表率,而非隐患。”

话音刚落,内侍便将印制好的《宗室考核章程》分发给百官与宗室代表。章程开篇明义,将考核核心定为“遵纪守法、民生贡献、品行声望”三项,每年冬末考核一次,由宗人府联合御史台共同执行,考核结果公开公示,接受朝野监督。

“遵纪守法为考核之基。”萧玦逐条解释章程,“凡宗室子弟,需严格遵守大靖律法,不得仗势欺人、兼并土地、偷税漏税;不得干预地方政务、勾结官员、谋取私利;不得滋事斗殴、败坏门风。若有违反,无论身份高低,一律按律处置,考核直接定为不合格。”

“民生贡献为考核之要。”他继续说道,“宗室受国之恩,当回馈百姓。考核将根据宗室子弟的身份与能力,制定差异化贡献标准:任职官员者,需以政绩论功,如地方官需保障民生、促进发展,京官需恪尽职守、务实办事;无官职者,可投身慈善、兴办学堂、修缮水利,或协助官府推广农桑、医疗等新政,凡对百姓有益之事,皆可纳入考核。”

“品行声望为考核之辅。”萧玦目光转向宗室子弟,“宗室子弟的言行举止,代表皇族形象。考核将通过走访百姓、询问邻里、查阅记录,评判其是否孝亲敬老、谦逊有礼、扶危济困。若有横行乡里、声名狼藉者,考核亦为不合格。”

章程明确了奖惩机制:考核优秀者,可获额外俸禄、御赐匾额,有任职意愿者优先推荐官职;考核合格者,维持原有待遇;考核不合格者,削减半年俸禄,限期整改;若连续两年不合格,或情节严重者(如欺压百姓致伤、干预政务造成损失),圈禁反省,直至改过自新;若触犯律法,直接交大理寺论处,不因其宗室身份从轻发落。

这一制度的推出,让宗室内部震动不小。此前,部分宗室子弟仗着皇族身份,行事肆无忌惮——有的在地方兼并土地,逼迫农户为奴;有的在京城滋事斗殴,官府不敢管束;有的甚至勾结地方官员,截留赈灾款物。如今考核制度出台,明确了“红线”,让这些人再也不敢心存侥幸。

荣亲王萧景曜(原荣郡王)率先响应:“陛下推行考核制度,实乃正本清源之举。宗室子弟当以身作则,为百姓谋利。臣愿将名下部分田产捐赠给地方蒙学,再出资修缮家乡水利,为民生贡献绵薄之力。”

庆郡王萧景珩也附和道:“臣将协助大理寺整理宗室相关案件,严查宗室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在宗室内部宣讲律法,引导子弟遵纪守法。”

在两位郡王的带动下,宗室子弟纷纷收敛行为,主动投身民生事务。顺郡王萧景瑞擅长礼乐,此前一直闲置在家,考核制度推出后,他奏请朝廷,在京城创办“雅乐学堂”,免费教授民间子弟礼乐知识,既传承了文化,又赢得了百姓赞誉;端郡王萧景渊治理黄河有功,此次主动请缨,前往西北协助官府推广军屯与农桑技术,指导农户改良耕种方法,让当地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宗室子弟萧子瑜,此前因在地方强占百姓宅基地,名声不佳。考核制度推出后,他深知若再不悔改,必将受到严惩。于是,他主动退还了强占的宅基地,赔偿了百姓损失,还拿出私产在当地修建了一座惠民医馆分点,聘请医生为百姓免费问诊。一年后,考核官员走访时,当地百姓纷纷称赞萧子瑜“洗心革面、为民办事”,他的考核结果被定为“合格”,避免了俸禄削减的处罚。

为确保考核制度落到实处,宗人府与御史台组建了专门的考核小组,分赴各地开展考核工作。考核小组不提前通知,直接深入宗室子弟的居住地、任职地,走访百姓、查阅账目、核实事迹。

在江南,考核小组走访了被举报兼并土地的宗室子弟萧子墨的封地。此前,有百姓申诉萧子墨强占良田百亩,考核小组通过查阅土地契约、询问周边农户,证实了此事。按照章程,萧子墨被定为考核不合格,削减半年俸禄,限期退还土地。萧子墨不敢违抗,只得将强占的土地全部退还,还向百姓道歉赔偿。

在西北,考核小组核实了端郡王萧景渊的贡献:他指导当地农户种植高产作物,修建引水渠,让当地粮食产量增长两成,百姓安居乐业。考核小组将其事迹详细记录,最终萧景渊被定为“优秀”,获御赐“勤政爱民”匾额,额外赏赐白银千两。

考核制度的推行,不仅规范了宗室行为,更改善了皇族形象。以前,百姓提到宗室子弟,多是怨声载道;如今,越来越多的宗室子弟投身民生、扶危济困,百姓们的态度也逐渐转变。京城百姓李大妈说:“以前总听说宗室子弟欺负人,现在不少宗室都在办好事,建学堂、开医馆,跟以前不一样了!”

萧玦看着考核制度带来的成效,与苏清鸢商议道:“宗室考核制度初见成效,但仍需持续完善。往后,可根据实际情况,细化考核指标,让制度更具操作性,真正让宗室成为大靖的助力。”

苏清鸢深表赞同:“陛下以制度约束宗室,既避免了皇族特权滥用,又让宗室子弟的才干得以发挥,实乃两全之策。相信随着制度的深入推行,宗室形象会越来越好,百姓对朝廷的认同感也会更强。”

景和三年年末,首次宗室考核圆满完成。参与考核的两百余名宗室子弟中,三十人被评为优秀,一百五十人合格,二十人不合格。不合格者均按章程接受了处罚,限期整改。此次考核,让宗室子弟深刻认识到“遵纪守法、为民贡献”的重要性,也让朝野上下看到了萧玦规范宗室的决心。

此后,宗室考核成为常态。每年冬末,考核小组都会如期开展工作,宗室子弟也纷纷主动作为,有的兴办学堂,有的修缮水利,有的投身慈善,有的协助官府处理地方事务。皇族形象日益改善,与百姓的关系愈发融洽,为大靖的稳定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而萧玦的“宗室考核制度”,也成为景和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载入大靖史册,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