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亚哥的午后,阳光穿过利马大街旁悬铃木的枝叶,在史国栋的藏青色衬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指尖夹着刚打印出来的智利餐饮市场分析报告,另一只手推开了“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圣地亚哥首店的玻璃门,一股裹挟着牛油香与骨汤鲜的热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南半球初秋的微凉。
“史总,您可算来了!”李锐正站在收银台旁核对账单,见他进来,忙擦了擦手上的汗,这个中国火锅餐饮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到了美洲后就成为了史国栋的一个非常好的帮手。
“刚送走一波本地的食客,有做矿业生意的老板,还有几个大学的教授,都说咱们的火锅比他们吃过的任何亚洲料理都对味。”李锐说道。
史国栋走到靠窗的卡座旁坐下,目光扫过店内——原木色的桌椅旁,既有高鼻梁深眼窝、说着西班牙语的本地顾客,也有操着英语的欧美游客,甚至还有几位肤色黝黑的印第安面孔,正用不太流利的西班牙语比划着,让服务员加一份特辣的牛油锅底。他指尖敲了敲桌面,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锐子,我早说过,食无国界,只要味道够正,不管是安第斯山的风,还是太平洋的浪,都挡不住川渝火锅的香。”
“您是胸有成竹,我这心里还打鼓呢。”李锐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将一份手写的经营报表推到史国栋面前,“咱们来智利才一个月,首店每天翻台都能到六次,上周开的第二家分店在普罗维登西亚区,开业三天就回本了三成。但您说要开50家,我总觉得是不是太急了?智利总共才1900多万人口,圣地亚哥占了快一半,剩下的大区人口分散,怕不是所有地方都能有这生意。”
史国栋端起桌上的菊花茶抿了一口,目光望向窗外街道上往来的行人:“锐子,你只看到了人口数,没看到智利的底子。这国家是拉美经济数一数二的,矿业、渔业、林业撑着家底,人均Gdp快一万八美元了,老百姓有消费力。而且你看,这里多民族混居,阿劳干人、马普切人、欧洲移民后裔,还有不少亚裔,饮食口味本就多元,咱们的鱼羊鲜火锅,既有川渝的辣,又有骨汤的鲜,能兼容的口味多了去了。”
他顿了顿,翻开那份市场分析报告,指着其中一页:“你看,智利16个大区,每个大区的经济支柱不一样。北部的安托法加斯塔是矿业重镇,矿老板们不差钱,吃惯了西餐牛排,换口热辣的火锅肯定新鲜;南部的瓦尔帕莱索是港口城市,渔民出海回来,就爱吃点暖身的,咱们的羊骨汤底炖得浓,正好合他们的胃口;中部的马乌莱大区以农业为主,食材成本低,咱们开店的租金和原材料都能省不少。50家,不是拍脑袋,是算过账的。”
正说着,一个金发碧眼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空的香油碟,用带着浓重西语口音的英语笑着说:“老板,你的火锅,太美味了!我叫费尔南多,是做林业生意的。我想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能开到康塞普西翁?我的朋友们都想尝尝这‘鱼羊鲜’的味道。”
史国栋起身,伸手与费尔南多相握,用流利的英语回应:“费尔南多先生,感谢您的喜爱。我们计划下个月就开始筹备康塞普西翁的分店,不仅有火锅,还会根据智利的口味,调整锅底的辣度,比如增加芝士玉米的蘸料,还有用本地的三文鱼替代部分淡水鱼,更符合你们的饮食习惯。”
费尔南多眼睛一亮,拍了拍史国栋的肩膀:“太好了!我敢保证,康塞普西翁的人会为你的火锅疯狂。智利人爱热闹,喜欢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饭,你们的火锅,太适合我们的聚会了。”
送走费尔南多,李锐忍不住感慨:“史总,您这英语加上对本地口味的调整,真是把准了智利人的脉。我昨天和后厨的师傅聊,他说咱们用的羊是智利本地的美利奴羊,鱼是太平洋的海鲈鱼,食材本土化,成本降了,味道还更鲜了。”
“做生意,既要守本,也要变通。”史国栋拿起笔,在报表上圈出几个数字,“咱们的核心是鱼羊鲜的汤底,川渝的手艺不能丢,但食材和蘸料可以因地制宜。比如智利人爱吃酸,咱们就推出青柠小米辣蘸料;他们爱喝红酒,咱们就搭配本地的赤霞珠红酒,解辣又提香。这些细节,都是留住客人的关键。”
接下来的半个月,史国栋和李锐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圣地亚哥的各个区域,从选址到装修,从招聘本地员工到培训川渝厨师,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招聘时,有个叫卡米拉的年轻女孩,中文说得磕磕绊绊,却对川渝文化格外痴迷:“史老板,我在智利大学学过中文,还去过成都旅游,吃过正宗的火锅。我想加入你们,把这美味的火锅介绍给更多智利人。”
史国栋录用了卡米拉,让她负责门店的西班牙语接待和本地营销。卡米拉果然没让人失望,她把“鱼羊鲜”的名字翻译成“pescado y cordero en Sopa caliente”,还结合智利的民俗,设计了带有安第斯山元素和川渝脸谱的宣传海报,贴满了圣地亚哥的地铁站和商场。
“史总,第10家分店的装修图纸出来了,您过目。”李锐拿着一叠图纸走进临时办公室,脸上难掩兴奋,“咱们的扩张速度比预期快了一周,现在每天都有本地人找上门,想加盟咱们的火锅店。”
史国栋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加盟可以,但必须严格把控口味和服务。咱们的汤底配方是核心,只能由总部统一配送,后厨的师傅必须经过川渝总部的培训,考核通过才能上岗。智利人认品牌,咱们不能砸了‘川渝味道鱼羊鲜’的招牌。”
他抬头看向窗外,夕阳正落在安第斯山脉的雪顶上,镀上一层金红色的光晕。“锐子,你记着,咱们来智利不是单纯赚钱,是要把川渝的饮食文化扎下根。50家只是开始,等站稳了脚跟,咱们还要往阿根廷、秘鲁拓展,让整个南美都闻到咱们鱼羊鲜火锅的香味。”
两个月的时间,像圣地亚哥港口的货轮,载着川渝火锅的香气,穿梭在智利的16个大区。史国栋的办公桌上,一份最新的门店清单已经更新到了56家,红色的标记密密麻麻地覆盖了智利的地图——从北部的阿里卡,到南部的蓬塔阿雷纳斯,甚至连靠近南极洲的麦哲伦大区,都有了“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的招牌。
“史总,这是上个月的财务报表。”李锐推门进来,把厚厚的一摞文件放在桌上,语气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56家门店,总营收突破了800万美元,净利润达到350万。其中,安托法加斯塔的三家门店营收最高,矿老板们请客都爱来咱们这,光包厢的预定就排到了半个月后。”
史国栋放下手中的钢笔,揉了揉眉心,脸上却没有太多意外:“意料之中,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智利的经济虽然发达,但也有结构性问题,通货膨胀4.5%,失业率8.1%,这些都可能影响消费。咱们要做的,是让不同阶层的人都吃得起、吃得满意。”
他翻开报表,指着其中一行:“瓦尔帕莱索的分店,人均消费比圣地亚哥低了15%,这就对了。港口的渔民和普通工人,消费能力不如矿老板,咱们就推出平价套餐,小份的鱼羊鲜锅底,搭配本地的蔬菜和豆制品,既保住利润,又能留住底层顾客。”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卡米拉带着一位穿着传统服饰的马普切老人走了进来。老人手里拿着一个编织的草筐,里面装着几颗色泽鲜艳的浆果,见到史国栋,用生硬的西班牙语说:“老板,我是马普切部落的长老,我的族人都爱吃你做的火锅。这是我们部落的‘查鲁亚果’,酸甜可口,或许能做成火锅的蘸料。”
史国栋起身迎上去,接过老人手中的浆果,仔细看了看:“谢谢您,长老。我们的厨师可以试试用这种果子做蘸料,既符合马普切人的口味,又能给火锅增添新的风味。”
卡米拉在一旁翻译:“长老说,马普切人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以前只吃烤肉和玉米饼,自从你们的火锅店开到我们的聚居区,族里的年轻人都愿意回来聚餐了。他想和您合作,供应部落里的特色食材,比如放养的羊和河里的鲜鱼。”
史国栋立刻点头:“求之不得。我们一直想和本地的农户、部落合作,既能保证食材的新鲜,又能带动当地的就业,这是双赢的事。你帮我回复长老,我们可以签订长期的采购合同,价格按市场行情上浮5%,优先收购他们的食材。”
老人听了卡米拉的翻译,脸上露出了笑容,伸出手与史国栋相握,粗糙的手掌上满是岁月的痕迹:“谢谢你,外来的朋友。马普切人尊重用心做事的人,你的火锅,让我们尝到了不一样的温暖。”
送走老人和卡米拉,李锐感慨道:“史总,您这一手太高了。和马普切部落合作,不仅解决了食材供应的问题,还拉近了和本地原住民的关系。现在咱们的火锅店,在马普切聚居区的口碑比任何餐厅都好。”
“做生意,说到底是做人。”史国栋喝了一口茶,“智利是多民族国家,阿劳干人、火地人、欧洲移民,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惯。咱们要做的,不是把川渝火锅硬塞给他们,而是融入他们的生活。比如在复活节岛的分店,我们结合当地的摩艾石像文化,设计了特色的火锅餐具,还推出了用当地特产的芋头做的配菜,游客和本地人都喜欢。”
他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智利狭长的国土:“你看,智利从北到南,气候差异大,北部干旱,南部寒冷。咱们的锅底也要跟着调整,北部的门店多推出清汤鱼羊鲜,搭配清热的凉茶;南部的门店则加重牛油和辣椒的比例,让食客吃得暖身。细节做到位了,生意才能长久。”
傍晚时分,史国栋和李锐来到圣地亚哥总店,店里依旧座无虚席。一桌智利本地的家庭正在庆祝孩子的生日,父母用西班牙语教孩子说“鱼羊鲜,味道鲜”,孩子奶声奶气的发音惹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另一桌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见到史国栋,主动打招呼:“老板,没想到在智利能吃到这么正宗的川渝火锅,想家的时候来这吃一顿,感觉就像回到了国内。”
史国栋笑着回应:“只要你们想吃,咱们的火锅就一直开着。不仅要让中国人吃到家乡味,也要让智利人爱上中国味。”
回到办公室,李锐看着桌上的56家门店清单,问道:“史总,咱们原定的目标是50家,现在超了6家,接下来是放缓扩张,还是继续?”
史国栋靠在椅背上,目光望向窗外的星空,安第斯山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放缓,但不停步。先把这56家门店的服务和口味做扎实,培训更多的本地员工,让他们成为咱们的核心力量。智利的市场还有潜力,等明年经济形势更稳,咱们再往剩下的大区拓展。”
他拿起笔,在清单的最后一页写下一行字:“食无国界,味有本源。”
“锐子,你看,”史国栋指了指这行字,“咱们赚了钱,更要守住川渝火锅的根,也要尊重智利的本土文化。只有这样,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才能在安第斯山下扎下根,在太平洋岸边香下去。”
夜色渐深,圣地亚哥的街头依旧灯火通明,56家“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的门店里,红汤翻滚,骨汤飘香,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围坐在火锅旁,用筷子夹起鲜嫩的鱼肉和羊肉,在热气腾腾中,品尝着跨越山海的美味,也感受着中西交融的温情。
史国栋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这一切,知道自己不仅是在做一门生意,更是在搭建一座桥梁,让川渝的烟火气,在遥远的智利,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该了解一下非洲和澳洲拓展川渝味道羊鲜火锅酒楼的情况了,空了还得飞过去一趟看看,史国栋先后拨通了迈克尔和约瑟夫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