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万象殿,宽阔的会议厅内,人灵两族零零散散地落座,细数之下有近二百人。

他们大多面容年轻,眼神有光,那是对自身道路的坚定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与憧憬。

刘桃惠坐在靠后的位置,有些心神不宁。

今早她鼓起勇气想去找周淑宁道别,推开房门却只见空荡的床铺。

周淑宁向来勤勉,早已去了学堂。

她最终只留下一封简短的信笺压在桌上,心中满是未说出口的话语与离愁。

她身旁的沈佩乐倒是全神贯注,听得极为认真。

她摊开一本线装的笔记本,手持炭笔,从左往右,一行行整齐的小楷随着台上白涂的发言,不断在纸页上浮现。

沈佩乐对道场推行的新式书写规范适应得很好,早已摒弃了从右往左写的习惯,这种写法不仅不容易沾墨,也方便阅读。

她在白涂提到的“矛盾分析法”旁打了个勾,若有所思。

高台上,白涂结束了自己关于思想、纪律以及注意事项的阐述。它微微松了口气,粉金色的眸子扫过下方,将主场交给了身旁的织织。

织织声音空灵平缓,却抛下了一枚重弹:“……基于东南海实验行政区的特殊性,经尊上与七部决议,所有调任前往该区的官吏,抵达后,将暂时不授予任何正式官职。”

一言既出,满座皆惊!

尽管在场众人都对道场新政推行有了心里准备,但这石破天惊的消息仍让厅内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低声惊呼。

连一直走神的刘桃惠也愕然抬头。

没有官职?那他们去做什么?

织织早已预料到众人的反应,语气依旧平缓:“诸位抵达后,将以吏员的身份,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参与具体事务。道场会根据诸位的擅长领域与个人意向,分配至具体岗位,并颁发 《临时职责任务手册》 。”

“此状态,为期一载。期满之后,是否授予官职,授予何职,将由一套综合考评体系决定。此体系包含三部分。”

“其一,民众匿名评价,占四成权重。你们麾下服务民众,将通过星灵网络,对诸位政绩进行不记名评议。”

“其二,绩效核验,占五成权重。星灵将记录诸位任期内的垦荒、治安、教化、税赋等实绩数据,予以评定。”

“其三,道场同僚评议,占一成权重。”

“最终,综合考评优异者,方有资格参与职位竞聘。”

“此外,在实验区内,任何涉及赋税、律法修订、重要公共工程及资源分配的决策,均需经过民众代表大会审议与投票,方可推行。”

“那民众代表如何产生?”一个年轻的吏员忍不住高声问道。

“由星灵,于辖区内所有年满十六岁、居住满一年的民众中,完全随机抽取产生。”织织答道。

“任期三年,不得连任,以确保广泛性与公正,防止利益固化。同时,代表大会中,灵族代表比例需与当地灵族人口相匹配,践行人灵共治的原则。”

看着台下的众人,织织声音陡然升高:“道场深知,此制对诸位要求更高,挑战更大,风险亦是不小。在此期间,诸位的俸禄,将按道场普通同级官员标准的两倍发放。同时,在内部丹药、超凡物资的兑换与获取上,享有优先权限。”

大厅内先是寂静,随后响起了低低的议论声。惊讶、思索……种种情绪在人群中蔓延。

或许是得益于道场长期以来不间断的思想熏陶与“服务民众”、“集体为先”的理念灌输,尽管内心震动,大多数人在短暂的骚动后,并未出现激烈的反对情绪。

更多的是在努力理解这套新制度种种安排和其背后的深意。

他们相信道场的决策,也愿意去尝试这条未曾设想的道路。

刘桃惠微微蹙起眉头,她倒不是畏惧基层工作,而是敏锐地察觉到这制度背后对个人能力等各方面的有极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她又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抱负。

乔燕青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陷入沉思,这对她而言,既是挑战,也是一个凭自身能力重新崛起的机会。

沈佩乐的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快速分析在未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苏妹则是抿了抿唇,觉得这规矩虽新,倒也干脆,凭本事吃饭,总好过旧明那套论资排辈和人情往来。

织织最后肃然道:“为确保此制顺利推行,道场已设立监察院,由尊上直领,人灵协同,对舞弊、贪渎、滥用职权等行径,拥有探查之权。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偏殿内,张潇一通过青圭鉴凝视着会场。

这套制度是她反复推敲,甚至与七部众人众兽激烈争论后拍板决定的。

她面前还摊开着写满各种风险分析的纸。

“我知道这很难,甚至可能失败。”她曾对织织说,“但我们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尝试。封建帝制已证明其僵化与腐朽。若我们道场崛起,只是换一批人坐在旧秩序的顶端,那我们的奋斗意义何在?”

从建立道场之初,她就不断的问自己,要为一个融合了人族与灵族,并走向超凡的世界,构建一个拥有怎样制度根基的未来。

当她确认人类同样拥有走上超凡的潜力后,她再一次思考起这个问题。

她从未想过要当皇帝,建立一个万世一系的王朝;也没想过凭借绝对的力量独断乾坤,让整个世界成为她的一言堂。

她深知自己的思想高度、远见卓识,很大程度上是站在了那个世界无数先贤与巨人的肩膀之上。

若真要论具体的治国理政、民生百业,未必比得上大明一个通过层层科举选拔出来的普通知县。

人家是寒窗苦读,精通经史子集,熟悉刑名钱谷,而她,不过是水了一个普通本科学历的普通人罢了。

她的优势,在于知道一个更光明、更公平的方向。

世界在变,社会基础、生产力、甚至生命形态都与前世截然不同。前世的经验不可能完全照搬适用于此界。

但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一个怎样的未来——是一个人灵和谐共治,是广大民众能够真正当家作主,最终实现天下大同的世界。

所以权力这个东西,不应该由某个人永久把持,更不该依靠血脉传承。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最终,也应该回到为人民服务中去,接受人民的监督与选择。”这是她不可动摇的信念。

“人灵共治,天下大同,不是一句空话。我们需要一个制度,来确保这个方向。”

正因为清楚目标,却又深知前路漫漫,无既定模板可循,所以她只能小心翼翼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尝试,去探索,去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在这个拥有超凡的世界,通往“天下大同”的道路。

东南海的实验区,就是她的第一块试验田。台下这些年轻的人,便是播撒下去的第一批种子。

她看着青圭鉴中那些或迷茫、或思考、或跃跃欲试的年轻面孔,轻轻呼出一口气。

路,是人走出来的。制度,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希望你们,能为后来人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来。她在心中默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