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本源共鸣:我以武道撼九天 > 第278章 三关试炼·皇族之要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8章 三关试炼·皇族之要求

长老问完那句话,殿内再无声音。

陈墨没有回答。他只是站着,左臂的胎记还在发烫,玉佩贴着胸口微微震动。他知道对方在等一个答案,但他也知道,有些事无法用语言解释。他见过本源吗?他不知道那算不算“真正”的本源。他只记得心音响起时,天地崩裂、法则重演的画面在他识海中一闪而过。那是叶昭的记忆,也是他一路走来的指引。

可这些,说不出来。

长老盯着他,手指轻轻摩挲着那块碎玉。三息后,他将玉放回铜盘,权杖轻点地面,一下,两下,三下。

然后他缓缓起身。

黑袍随动作微动,银纹在大殿昏光下泛出冷色。他的气息变了,不再是刚才那个坐在宝座上审问的长者,而是整个皇族试炼制度的执掌者。空气变得沉重,灵气如铁链般压向陈墨的肩头。

“既言寻本源之心,便非口头可得。”长老开口,声音穿透穹顶,“我皇族守此秘辛千年,历代皆以三关试炼择人。今予你同等待遇——过则知情,败则退离。”

陈墨抬头。

“第一关,文试。”长老说,“考的是道心。你要在限定时间内答出三道题,内容涉及武道本质、天地法则与人心取舍。错一题,淘汰;答不出,也算错。”

陈墨没动。

“第二关,武试。”长老继续,“与皇族护卫交手。对手修为不低于灵宫境九重,你需在十招内将其击败,或坚持三十招不落败。生死不论,退场即败。”

陈墨呼吸平稳。

“第三关,心试。”长老声音低了几分,“无人对战,也无考官。你会被送入幻境,面对自己最深的记忆与执念。若心志动摇,自行退出,则试炼终止。若在幻境中死去,现实亦亡。”

大殿安静。

这三关,每一关都足以让寻常强者止步。文试考的是悟性与信念,武试验的是实战与极限,心试则是直面内心。历代皇族子弟,死在这三关中的不在少数。一个外人,无血脉,无传承,竟要全数经历?

陈墨却只是握了握拳。

胎记又热了一下,玉佩震了半瞬。他明白,这不是单纯的考验。这是筛选,也是试探。更是某种……呼应。他能感觉到,这座大殿深处有东西在看着他,在等他做出选择。

“晚辈不是皇族。”陈墨终于开口,“也没有正统传承。但我说过的话,句句属实。若三关能定资格,我愿一试。”

长老看着他。

“你可知失败的代价?”

“知道。”陈墨说,“可能是死,也可能是永远失去接触本源的机会。”

“那你为何还要试?”

“因为我不试,就没人替那些等我的人去试。”他说,“村子被毁那天,我娘抓着我的手说‘别丢下我’。佛窟之战前夜,老剑修把儿子的骨灰交给我,说‘别让孩子们白死’。水无痕与我交手时说‘你不够强’,我知道他是对的。所以我必须变强,必须走到最后。”

长老沉默。

他重新坐下,权杖归位。目光落在陈墨身上,不再有审视,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确认。

“好。”他说,“从现在起,你正式进入试炼流程。不得离开皇族大殿范围,未完成三关者,擅离者杀。”

话音落下,殿侧一道石门缓缓开启。一条幽长的走廊露出轮廓,两侧墙壁嵌着青铜灯盏,火光不动。

“第一关,文试。”长老说,“你只有半柱香时间答题。题目一旦显现,计时开始。现在,进去。”

陈墨没回头。

他拔出插在地上的战旗,扛在肩上。旗面破了,但还在。他一步一步走向那条走廊,脚步落在黑石地面上,发出清晰的回响。

走到门口时,他停下。

“还有一件事。”他说。

长老抬眼。

“如果我过了三关,第八件秘宝的下落,你们会如实告知?”

“会。”长老说,“只要你是凭实力通过,皇族绝不食言。”

陈墨点头。

他跨过门槛,走入长廊。

身后的石门轰然关闭。

走廊不宽,仅容一人通行。墙上每隔三步就有一盏灯,火光稳定,照出前方十步的距离。地面干净,没有灰尘,也没有机关痕迹。他往前走,战旗拖在地上,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走了约莫三十步,前方出现一间石室。

门开着。

他走进去。

石室中央摆着一张石桌,桌上放着一块空白玉简和一支刻笔。墙角立着一尊铜香炉,里面插着半柱青烟袅袅的香。

他知道,这就是考场。

他走到桌前,放下战旗,拿起刻笔。

就在他握住笔的瞬间,玉简亮了起来。

第一道题浮现:

“武道之极,是力破万法,还是以巧胜强?请述其理,并举一例证之。”

陈墨看着题目,没急着写。

他知道这种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回答背后的逻辑与信念。他想起云沧海曾说过的一句话:“真正的强者,不是靠蛮力碾压,而是让对手的力气变成你的助力。”

他提笔,在玉简上写下:

“武道之极,不在力,也不在巧,而在‘势’。势成,则力可贯山,巧能夺天。昔年叶昭镇三千宇宙,非因一拳之威,而是借天地之势,使万法为她所用。故曰:顺势者昌,逆势者亡。”

写完,他放下笔。

玉简微微发光,题目消失,新的文字浮现:

“第二题:若你救一人,将导致十人丧命;救十人,则一人必死。你如何选?”

陈墨眉头皱了一下。

这不是简单的取舍题。这是在考人心底线。他想起十三岁那年,盗匪冲进村子,他挡在母亲面前。那时他没想救多少人,只想守住眼前的人。后来他带队救人,也曾面临选择:救被困的村民,还是追击敌方主力?每一次,他都选择了当下最该做的事。

他提笔写道:

“我不做选择。我会想办法让十一人都活下来。若实在无路,我宁可背负罪责,也要守住最初该护的那个人。因为武者之道,始于守护,而非计算。”

玉简再次发光。

第三题出现:

“你为何追寻本源之心?”

陈墨停住了。

这个问题比前两道更难。它不考知识,不考判断,只问本心。他握着笔,指尖发紧。他想起母亲的盲眼,想起苍冥虎的嘶吼,想起楚璃为他挡下的那一击,想起水无痕说“你还不够强”时的眼神。

他也想起每次突破境界时,耳边响起的心音。那声音来自谁,他不知道。但他知道,那声音一直在引他向前。

他低头,在玉简上写下最后一行字:

“因为我必须找到它。不是为了力量,也不是为了名声。是因为有人等我回去,有人需要我活着,有债要我还,有路要我走到底。”

写完最后一个字,玉简骤然亮起。

半柱香刚烧到三分之二,青烟未尽。

石室顶部传来机括转动的声音。

一道光从天花板落下,照在玉简上。几息后,光散去,玉简恢复空白。

紧接着,墙角的铜香炉突然熄灭。

一扇暗门在石室尽头打开。

外面是一片开阔的校场,地面铺着青岩,四周立着兵器架。十名身穿银甲的护卫列队而立,中间一人手持长枪,枪尖对准入口。

陈墨扛起战旗,走出石室。

他知道,第二关,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