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网游动漫 > 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 > 第371章 天下惊雷!秦军直指汴京!媚娘献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1章 天下惊雷!秦军直指汴京!媚娘献计!

“迎敌——!”

箭雨自城头倾泻而下,如蝗虫蔽空。

秦军盾阵推进,步骑协同,攻势如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杀声震天,战火焚城。

扶苏立于高台,手握缰绳,指节发白。

他的眼神未曾离开战场半刻。

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他要让秦字大旗,高悬于汴梁城头。

燕云十六州,如今只剩应州尚在掌控之中,连战略要地云州也已失守。

大片疆土被宋军占据,局势倾斜,胜负几近分明。

秦国失去唐国援助后,难敌宋国锋芒,短短数月便节节败退,终至溃败。

正当天下诸国以为大局已定时,一则惊雷般的消息骤然传开。

秦军集结四十万兵力,突袭宋国腹地!

大军直指宋国都城汴京,势如破竹!

消息一经传出,列国震动,无数人瞠目结舌,难以接受。

秦国不是已经溃败于燕云之地了吗?怎可能反攻至宋国核心?

那四十万兵马从何而来?莫非凭空出现?

各国探报系统立即高速运转,各方耳目纷纷出动,竭力打探真相。

......

长安,唐宫。

李世民深夜被百骑司紧急军报送醒,未及更衣便起身赶往御书房,急召重臣议事。

不到半炷香工夫,长孙无忌、魏征、杜如晦、房玄龄、李勤、李靖等文武要员尽数抵达。

夜深露重,几位将领尚能支撑,可文官们早已疲惫不堪,面色憔悴。

李世民披衣端坐案前,手中握着那份密报,眉头紧锁,久久不语。

殿内一片寂静,群臣彼此对视,心中忐忑。

“陛下深夜召见,不知有何要务?”

魏征终于开口,打破沉寂。

“唉……”

李世民轻叹一声,将密报掷于案上,揉了揉太阳穴:“媚娘,你来说吧。”

武媚娘立于殿侧,神情冷静。她在百骑司身居要职,今夜正是她亲手将情报呈入宫中。

“遵命。”

她上前一步,声音清晰:“边关急报。”

“十日前,秦军四十万自西夏与宋国交界处突进,现已兵临汴京城下,宋国都城危在旦夕。”

话音落下,御书房内鸦雀无声,唯有众人倒吸冷气之声此起彼伏。

“四、四十万秦军……围困汴京?!”

房玄龄嘴唇微颤,眼中满是惊骇。

不止他一人如此。所有人皆觉恍如梦魇,仿佛听闻天方夜谭。

四十万秦军抵达宋国都城之下。

这消息令人难以置信,仿佛戏言。

唯有李和李靖二人稍显镇定,彼此对视一眼,眼中皆浮现出深沉的思绪。

“谜底终于揭晓了……”

李靖轻叹一声,缓缓开口。

此言一出,御书房内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他,连李世民也凝神倾听。

“药师,你早有察觉?”

李世民眸光微动,低声询问。

李靖却摇头否认:“此前与懋功一同推演战局,总觉得秦军攻打金辽、西夏,屡战屡败,其中必有蹊跷。”

“只是始终未能参透,直到此刻才明白端倪。”

“秦军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争夺燕云十六州,他们的真正目标是借一场大战彻底击溃宋国,甚至将其覆灭!”

“如今,他们成功了。”

“四十万大军压境,直逼汴梁,而宋国主力远在边陲,无法回防。”

“汴梁失守,已成定局。”

李靖语气低沉,难掩震撼。

如此大胆、近乎疯狂的战略构想,令他心生敬意。

他曾与李反复推演局势,却始终未能窥见这一层深意。只能说,那位名为孙膑的秦军谋士,智谋之深远,令人叹服。

话音落下,满室寂静,无人言语。

谁能想到,秦国会以举国之力,押上这样一场豪赌?

一旦失败,便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陛下,秦国大军围困汴梁,宋国都城断无幸存之理。”

“若汴梁陷落,宋国势必瓦解。届时秦国吞并其地,掌控其财赋……”长孙无忌面色沉重。

秦国本就兵强马壮,唯独国库空虚。一旦得宋国富庶之地,短板尽补,必将一跃成为天下最强之国。

到那时,还有谁可与之争锋?

此言如重石入水,激起众人心头波澜。

“我大唐绝不能袖手旁观!”杜如晦凛然道,神情肃然。

唐秦早已决裂,若任由秦国壮大,超越大唐,后果不堪设想。未来的战场之上,大唐是否还能抵挡住一个吞并宋国后的秦国?

甚至,下一个被盯上的,或许就是大唐本身。

“不可轻举妄动。”魏征急忙劝阻,神色焦灼。

“如今宋秦已陷入生死搏杀,这是灭国之战,毫无退路。”

“我大唐若此时出兵,既无正当名义,又极易招致秦国仇恨。一旦激怒对方,引火烧身,后果难料。”

“况且秦国如今倾尽国力,背水一战,哪怕垂死一击,我们也承受不起。”

卷入秦与宋之间的这场纷争,无论何方势力牵连其中,必然元气大伤,难逃重创。

“若放任秦国吞并宋国,其势必将不可遏制,日后恐成心腹大患。”

房玄龄低声自语,眉宇间满是忧虑。

不动手有后患,动手又易引火烧身。

大唐正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是否要插手阻止秦国扩张,成了悬在朝堂之上的一道难题。

“陛下,臣愿献一计。”

一道清亮嗓音划破寂静,正是武媚娘开口。

“讲。”

李世民目光一凝,转向她,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此前她所提策略皆精准老辣,屡屡切中要害。

这一次,众人亦屏息以待。

殿堂之内,所有视线汇聚于她一身。

而她神色从容,不疾不徐道:“眼下大唐并无正当理由出兵干预,可坐视宋国覆灭,亦非上策。”

“唯一可行之道,便是以‘调停战祸、平息干戈’为名,出兵介入。”

“名义上劝和止战,实则阻止秦国得逞。如此行事,既合礼法,又不失道义。”

“既能阻止疆土兼并,又能令宋国感念大唐恩德,未来必有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