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艺之神 > 第112章 周2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玉简刻石记》

场景一:工艺门主殿·晨

【殿内青烟缭绕,三十六根青铜柱上蟠着镂空云纹,晨曦从雕花窗棂斜切进来,照在正中央的青玉案上。案头堆叠着数十卷竹简,最顶上一卷用朱砂标着“清华藏简”四字】

【工艺门门主玄墨身着玄色工布袍,手指叩着案沿,指节泛白。他面前跪着七个灰头土脸的弟子,正是宫束班】

玄墨(指尖敲着竹简):三天了。让你们拓摹《楚居》篇的残简,结果呢?

【老大专武“哎哟”一声,从怀里滚出个陶土小人,脑袋歪着还沾着墨汁】

专武:师父您看!我照着简上的“熊绎”刻的,就是脖子……没捏稳。

【老二仲文突然笑出声,手里的刻刀“当啷”掉在青砖上。他慌忙捂住嘴,指缝里漏出“嘿嘿”声】

仲文:师、师父恕罪!方才瞅见三弟把“荆山”刻成“金山”,忍不住……

【老三叔礼涨红了脸,举着块青石板要砸过去。石板上歪歪扭扭的篆字确实多了个点,活像金元宝】

叔礼:你懂个屁!这叫通假!说不定古人就爱这么写!

【玄墨闭眼深吸一口气,眼角瞥见老四季书正偷偷用刻刀给案头的铜鹤修喙,老五明砚在竹简背面画小乌龟,老六清墨把朱砂调得像番茄汤,老七幼石干脆抱着块石头打瞌睡,口水快滴到简上】

玄墨(声音陡然拔高):都给我住口!

【七个弟子“噗通”全跪直了,幼石吓得一哆嗦,怀里的石头砸在地上,裂成两半。剖面竟露出层细密的云纹】

幼石(揉着眼睛):师父……这石头会开花。

【玄墨俯身拾起石块,指尖抚过天然形成的纹路,忽然怔住。他转身掀开案底的锦盒,里面是块丈高的墨玉原石,是三年前从渭水河床捞上来的】

玄墨(声音发颤):你们可知,这批清华简为何要刻在石碑上流传后世?

【专武挠头:“因为竹简怕虫咬?”仲文接话:“石碑能当路牌?”叔礼拍腿:“肯定是为了让后人知道咱们宫束班厉害!”】

玄墨(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傻小子们。这些简里藏着三千年的风雨,楚人的迁徙,先人的挣扎,总得有人把它们钉在石头上,让后人抬头就能看见。

【他提起案上的巨笔,饱蘸朱砂在玉原石上写下“清华简”三个大字,笔锋如刀削斧凿】

玄墨:专武,你力气大,负责凿轮廓。仲文,你眼神好,勾篆字的筋骨。叔礼,把你那“金山”的机灵劲儿用在断句上。

【他挨个点过去,季书负责刻鸟兽纹饰,明砚调五色石粉,清墨研朱砂,最后指着还在发愣的幼石】

玄墨:你就用你那能让石头开花的本事,把简里的山川河流刻活了。

【七人对视一眼,突然都笑了。专武扛起大锤“嘿哟”一声砸下去,火星溅在玄墨的袍角。仲文趴在原石上眯着眼比量,鼻尖快贴上石面。叔礼举着竹简念叨“惟王正月”,声音震得房梁掉灰】

【傍晚时分,玄墨站在殿外,听见里面传来此起彼伏的笑闹。“大哥你砸到我手了!”“二哥你把‘祝融’刻成‘猪融’啦!”“快看老七刻的熊,像只大胖猫!”】

【他抬头望向西天,晚霞正把云层染成竹简的颜色。忽然殿内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是集体的吸气声】

玄墨(推门而入):又怎么了?

【只见墨玉原石上,“昭王奔随”那段的“随”字被刻成了个奔跑的小人,怀里还抱着块玉璧,正是幼石的手笔。而专武他们正合力把那块裂成两半的石头嵌在碑座上,云纹恰好组成了“楚”字的轮廓】

专武(挠头):师父,我们觉得……石头自己长的花纹,比咱们刻的更有意思。

【玄墨摸着那块天然石纹,忽然发现幼石刻的小人脚下,仲文偷偷加了串歪歪扭扭的脚印,从碑底一直延伸到殿外,像极了楚国人迁徙的路】

玄墨(声音哽咽):傻小子们……这石碑,活了。

【三个月后,工艺门山门外立起座墨玉碑。行人路过时总会笑——碑上的字时而端方如庙堂,时而灵动如鸟兽,“云梦泽”三个字旁边刻着条吐泡泡的鱼,“丹阳”二字顶着片歪歪扭扭的梧桐叶。碑座裂开的石纹里,不知何时被人塞进了七颗彩色石子,风吹过会叮咚作响】

【宫束班的弟子们常蹲在碑前,用布蘸着溪水擦拭。专武的锤子磨得锃亮,仲文的刻刀添了七个缺口,叔礼总念叨“这里该多刻个点”,却谁也没动手改】

【玄墨站在山巅,看着石碑在夕阳下泛着柔光。他知道,这些憨货刻下的不只是文字,是让三千年的故事,带着体温活了过来】

《观宫束班刻清华简碑》

工艺门 无名

玄玉开坯见古魂,七徒憨态凿云根。

错将荆字成金点,反把熊绎作泥人。

石裂天然生楚纹,刀随心性刻鱼痕。

莫笑碑间字歪斜,自有千年故事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