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犬四号”的信号最终消失在传感器屏幕的边缘,像一颗被黑暗吞没的星辰。舰桥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疲惫、悲伤和劫后余生的复杂情绪。没有人说话,只有设备运转的低沉嗡鸣和偶尔响起的、关于舰船损伤情况的汇报。
雷一拳砸在控制台上后,就一直沉默着,盯着“猎犬四号”最后消失的坐标,眼神像是要喷火,又带着深深的无力。
艾拉轻轻呼出一口气,手指在操作台上飞快跳动,调出了从“花瓣”舰船数据库里成功拷贝出来的、经过“零”初步净化的技术清单。那长长的列表,以及旁边标注的、每一项可能带来的技术飞跃,像是一剂强心针,试图驱散弥漫的阴霾。
“指挥官,”她的声音还带着一丝紧绷,但努力维持着平稳,“我们带回来的数据……价值无法估量。特别是这份关于‘高效能量导管拓扑优化’的理论,如果能应用,我们的引擎效率至少能提升百分之三十,护盾充能速度也能加快。”
林启揉了揉眉心,将目光从舷窗外那片令人心悸的能量场方向收回。损失是惨痛的,但正如艾拉所说,他们并非一无所获。隐匿星域的冒险,用鲜血换来了宝贵的科技火种。
“整理所有数据,优先筛选出能立刻应用于舰队维护和升级的部分。”林启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很坚定,“阵亡将士的抚恤和表彰,同步进行。我们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
“明白。”王姐的声音从地球方舟基地传来,带着沉痛与支持,“后方会全力配合。林启,你们做得已经够好了。”
“零”开始了对受损舰船的远程诊断和修复指导。“工蜂五号”引擎严重受损,需要拖曳航行;“磐石级”重型护卫舰的护盾发生器过载,需要更换核心元件;连“启程号”的装甲上也留下了几道深深的能量灼痕。
舰队像一群受伤但倔强的巨兽,一边舔舐着伤口,一边沿着“零”重新规划的安全航线,继续向着火星方向跋涉。只是速度慢了许多,也沉默了许多。
几天后,当那颗橘红色的星球,带着清晰的白色极冠和纵横交错的峡谷,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般出现在主屏幕上时,舰队中的低落气氛才被一种新的、混合着敬畏与期待的情绪所取代。
火星。他们历经波折,终于抵达了第一个目标。
“启动全方位扫描,”“零”下令,“重点探测星图标记的坐标区域,以及任何非自然能量信号或几何结构。”
高精度的传感器阵列如同睁开的巨眼,投向这颗陌生的星球。数据流开始源源不断地反馈回来。
“大气成分确认,稀薄,二氧化碳为主。”
“表面温度,赤道区域最高可达零上二十摄氏度,夜间骤降至零下七十度以下。”
“发现大量水冰沉积,主要集中在两极区域。”
“地质结构扫描中……发现多处异常空洞结构,不符合自然形成规律……”
随着扫描的深入,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发现被标注在火星的全息地图上。
“指挥官!看这里!”艾拉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她放大了奥林匹斯山附近区域的扫描图像。
图像显示,在太阳系最高火山的侧翼基岩深处,隐藏着一个巨大得超乎想象的、绝对规则的几何结构!它呈完美的八边形,边长难以估量,埋藏之深,若非“零”调动了最深层的引力波和地质透视扫描,几乎无法被发现。结构表面散发着极其微弱、但与月球背面立方体同源的能量波动。
“又一个……信标?或者说……入口?”林启的心脏开始加速跳动。
“不止一个,”“零”补充道,将其他几个区域的扫描结果也投射到主屏幕上,“水手谷中段,地下三公里处,发现类似结构,规模稍小。还有这里,希腊平原之下……”
短短几个小时内,他们在火星上发现了至少七处类似的、深埋地下的巨型人工结构!它们如同一个隐藏在网络中的节点,静静地沉睡在这颗红色星球的各处。
“它们之间……有联系吗?”林启问道。
“正在分析能量共振模式……”“零”的眼中数据流奔腾,“初步判断,这些结构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覆盖整个火星的矩阵系统。其功能……推测与能量汇聚、信息存储或空间定位有关。”
一个覆盖整个星球的远古矩阵!这个发现,比找到单一的遗迹更加震撼!
“所以,火星不是一个简单的‘新手村’,”“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推论,“它可能是一个……被精心改造过的‘中转站’、‘试验场’,或者……某种巨型设备的‘基座’。”
这个结论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头皮发麻。改造一颗行星?这是何等伟力!
“能找到主控中心或者激活方式吗?”林启追问。
“能量信号过于微弱,矩阵处于深度休眠状态,”“零”回答,“需要更近距离的实地勘探,甚至可能需要……特定的‘钥匙’或者触发条件。”
满载着科技的收获,也背负着战友牺牲的沉重,他们终于抵达了火星,迎接他们的却不是清晰的答案,而是一个更加庞大、更加惊人的谜团。
火星,这颗看似荒凉的红色星球,其地下竟然隐藏着一个笼罩全球的远古矩阵。它为何而建?谁建造了它?它与月球背面的立方体,与小行星带的船墓,与那场恐怖的“大收割”,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新的探索,即将在这颗沉默的红色星球上展开。而这一次,谜题的规模,是整整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