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坛的钟声余韵似乎还在耳畔回荡,电视里烟花的绚烂尚未完全从视网膜上褪去,一种源于血脉深处的情感冲动,便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冲破时空的阻隔。在这个标志着人类进入新千年的历史性时刻,分散四方的林家人,不约而同地渴望听到彼此的声音,用最直接的方式,确认这份共同的喜悦与牵挂。
五洲宾馆宴会厅内的气氛依旧热烈,但林向洋的心已经飞向了远方的家人。他几乎是在烟花最绚烂的时刻就做出了决定。他松开陈静的手,从西装内袋里掏出了那部象征身份却也价格不菲的摩托罗拉“大哥大”。
“我给爸妈打个电话!”他对陈静说了一句,便快步走向宴会厅相对安静的角落。他熟练地按下江城老家的长途号码,听着听筒里传来的“嘟——嘟——”声,内心竟有些罕见的紧张。在这个全球同庆的时刻,长途电话的费用堪称天价,但他此刻根本无暇顾及。
电话接通了,是母亲周文瑾的声音,带着惊喜和一丝被巨大声响干扰的模糊:“喂?哪位啊?”
“妈!是我!向洋!”林向洋提高了音量,几乎是喊着说话,以压过宴会厅隐约传来的背景音,“新年好!妈!新世纪好!”
“哎!向洋!新年好!新年好!”周文瑾的声音立刻充满了喜悦,“我们正看电视呢!北京那烟花,真好看!你和陈静在一起呢?”
“在一起呢!我们都好!”林向洋一边说,一边按下了手机的免提键,让陈静也能听到,“爸在旁边吗?我跟爸也说两句!”
“在呢在呢!”周文瑾连忙把话筒朝向林瀚章,“老头子,向洋电话,给你拜年呢!”
林瀚章的声音透过免提传出来,不如周文瑾激动,但能听出明显的缓和:“嗯,听到了。你们那边……也热闹?”
“热闹!非常热闹!”林向洋看着眼前衣香鬓影的场景,大声回应,“爸,妈,您二老保重身体!新的世纪,咱们家一切都好!”
陈静也凑近话筒,清脆地喊道:“爸,妈,新年好!我们在这边都挺好的,您们放心!”
跟父母通完话,林向洋意犹未尽,立刻对陈静说:“静静,你快用你手机,给哥那边打一个!基地办公室电话,看能不能通!”
陈静点点头,拿出自己那部小巧些的手机,翻出林卫东基地办公室的号码拨了过去。基地通讯条件有限,电话先是打到基地总机,再由话务员转接到林卫东所在的办公楼。
此刻,林卫东和赵庆兰刚回到办公室,正准备收拾一下回宿舍。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林卫东有些疑惑地接起:“喂,哪位?”
“哥!是我!陈静!”电话那头传来陈静清晰的声音,“我和向洋在深圳给你们拜年呢!新年好!新世纪好!”
“是陈静!”林卫东脸上立刻露出笑容,对旁边的赵庆兰说了一句,随即对着话筒,“新年好新年好!你们那边听着真热闹!”
“是啊,我们在参加市里的招待会。”陈静说着,把手机递向林向洋。
林向洋接过手机,声音洪亮:“哥!嫂子!听见北京钟声了吗?咱们可是踩着点进入新世纪的!”
“听见了!食堂里大家都欢呼呢!”林卫东的声音带着戈壁夜风的爽朗,“你们在深圳好好庆祝!我们都好!”
赵庆兰也凑近话筒喊了一句:“向洋,陈静,新年好!照顾好自己和小帆!”
几乎就在林向洋与哥哥通话的同时,远在北京的林雪,也在为这场跨越山河的团圆努力着。
未名湖畔的狂欢仍在继续,但林雪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她跟徐航和Sarah打了个招呼,挤出人群,跑到校园里一个相对安静的Ic卡电话亭。亭外还有几个学生在排队,大家都想在这个特殊时刻给家人送上祝福。
轮到林雪时,她迅速插入Ic卡,拨通了江城奶奶家的号码。电话占线。她猜到可能是叔叔或者爸爸正在打。她耐心地等了一会儿,再次重拨。这一次,通了!
“喂?奶奶?”林雪的声音带着奔跑后的微喘和满满的兴奋。
“雪儿?!是雪儿吗?”周文瑾的声音充满惊喜,显然她正守着电话,“你等等啊,你叔正跟你爸说话呢,我让他们别挂!咱们一起说!”
周文瑾激动地对着江城这边的电话,又朝着深圳那边林向洋开着的免提功能喊道:“向洋!卫东!先别挂!雪儿!雪儿从北京打来了!”
**四地同音:嘈杂而珍贵的团圆**
一瞬间,奇妙的景象发生了。
在江城老屋的电话听筒里,在深圳林向洋和陈静贴耳倾听的手机里,在西北基地林卫东和赵庆兰围着的座机旁,以及在北京林雪握着的Ic卡电话听筒中,同时传来了来自四个不同方向、夹杂着不同背景噪音的、重叠交织在一起的家人的声音!
“爷爷!奶奶!新年好!我在北大呢,这里可热闹了!”——这是林雪清亮又带着学生气的声音,背景是未名湖畔遥远的欢呼。
“雪儿!新年好!好好照顾自己!”——这是林卫东和赵庆兰几乎同时的叮嘱,背景是基地办公室特有的安静。
“爸!妈!哥!嫂子!雪儿!都听到了吗?咱们这家,可是横跨了整个中国在通话啊!”——这是林向洋兴奋又带着些许炫耀的喊声,背景是宴会厅隐约的音乐和嘈杂。
“听到了!都听到了!”——这是周文瑾带着笑意的、有些哽咽的回应。
甚至连一直话不多的林瀚章,也对着话筒方向,清晰地补充了一句:“都好就行。”
信号不算完美,声音时大时小,偶尔还有电流的滋滋声。昂贵的电话费像流水一样计着费(尤其是手机长途),但此刻没有人在意。这嘈杂的、需要费力分辨的、跨越了千山万水的“线上团圆”,让电话两头的每一个人都激动不已。
他们互相描述着各自眼前的场景:北京的烟花、深圳的激光秀、西北的星空、江城电视里传来的余音……虽然身处不同的世界,感受着不同的氛围,但血脉的纽带和共同的时代印记,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短短的几分钟通话,像一首由现代通讯技术谱写的、不甚完美却情感浓烈的家庭协奏曲。它让林家人真切地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它确实让世界变小了,让亲情变得更近了。尽管代价不菲,但这份在新千年伊始实现的“远程团圆”,所带来的温暖与慰藉,远超金钱所能衡量的价值。
通话在互相反复的叮咛和祝福中结束。放下发烫的电话听筒和手机,每个林家人心中都充满了暖意,也带着一份对新纪元、新征程的清晰认知。家族的血脉在新的世纪得以延续和凝聚,而他们每个人,也即将在这个全新的舞台上,继续书写各自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