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千年一吻 > 第1895章 神都造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垂拱元年(685)的秋日,神都洛阳的天空,似乎都比往年要显得更高远、更澄澈一些。然而,在这份天高云淡的宁静之下,一股灼热而刻意的暗流,正伴随着秋日干燥的风,悄然席卷着宫闱内外,渗透进市井街衢。

紫宸殿的文书值房内,上官婉儿埋首于案牍之间,额间那朵朱砂梅在透过窗棂的秋阳下,沉静得近乎冷漠。她手中的笔,正整理着一份份来自各地的奏报。与往日不同,近来的文书里,夹杂了太多与常规政务无关的内容。

先是洛州官员奏称,嵩山脚下有农人掘得奇石,石上天然纹路竟隐约构成“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字,字迹古朴,非人力所能雕琢。紧接着,虢州传来急报,言有凤凰形貌的异鸟群集于当地梧桐林,三日不散,鸣声清越,见者无不称奇。随后,陕州、汝州等地也纷纷呈上祥瑞:或是枯井忽涌甘泉,泉水甘冽异常;或是嘉禾生双穗,穗粒饱满远超常时;甚至还有官员信誓旦旦地声称,夜观天象,见有赤光紫气萦绕于紫微垣帝星之侧,乃是女主鼎新、天下归心之兆。

这些奏疏,用词华美,描述生动,将种种“祥瑞”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天地万物都在为某种即将到来的变革而欢欣鼓舞。上官婉儿执笔记录着,分类着,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激动人心的字句,心中却是一片冰凉的清明。她太熟悉这种套路了,昔年太宗、高宗朝时,亦不乏此类“祥瑞”以证天命所归,只是从未像如今这般密集,这般……迫不及待。

她看到骞味道、韦方质等宰相在奏疏后附上的批语,无不是引经据典,盛赞此乃“天意眷顾,陛下圣德感召”,恳请太后“顺天应人,上尊号以正名位”。字里行间,皆是精心计算过的拥戴与逢迎。

不止于官方文书,就连洛阳城内的市井坊间,也渐渐流传起一些似真似假的谶语童谣。茶肆酒坊中,有那看似无心的说书人,在讲史论今之间,总会巧妙地穿插几句“日月当空,照临万方”的预言;街头巷尾玩耍的孩童,也不知从何处学来了“凤凰鸣,神皇兴”的顺口溜,稚嫩的嗓音唱着大逆不道的词句,引得路人侧目,却又不敢深究。

这些流言,如同蒲公英的种子,借着秋风,悄无声息地飘散,落在神都的每一寸土地上,潜移默化地浸润着人心,营造出一种“天命已定,非人力可违”的氛围。

上官婉儿搁下笔,走到窗边。窗外庭院中,几株梧桐已开始泛黄落叶,在秋风中打着旋儿飘落。她看着那飘零的落叶,又想起那些言之凿凿的祥瑞奏报,只觉得这秋日的暖阳,也带着一股刻意营造出来的、虚浮的热度。

她知道,这一切并非天意,而是人意。是那位端坐于紫宸殿深处的太后,在以她的意志,强行扭转着天象与人心,为那即将到来的、石破天惊的一步,铺设着最华丽也最虚伪的台阶。

一场大戏的帷幕,正由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祥瑞”与“谶语”,缓缓拉开。而她,依旧是那个立于台侧阴影里,默默看着,记着,等待着下一道指令的执笔人。这时,一名内侍悄步走入,低声道:“上官才人,太后传召,命你即刻将近日所有关于祥瑞的奏报整理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