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送走了学政,生活一下子变得安静了。

张子舟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每日在书本、字帖、邸报之间徘徊,吃饭、睡觉等反而像是插曲。

作为一个现代人,一个离开了学校又回到学校的人,比学堂的任何人都知道读书岁月的珍贵。

从书本里,他贪婪地汲取知识。

山长和夫子带来的书,被他一本又一本的熟读。

课余,和同窗们探讨八股文。

他也是这些同窗的小夫子,解答各种问题,信手拈来。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连三个臭皮匠,也成了“书呆子”。

都说,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直到某日。

庄毅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锻炼身体,简单洗漱后。

回到房间,准备拿书。

傅崇微微一怔,继而略带骄傲的笑道:“舟哥儿,你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什么日子?”张子舟也是一怔。

“四月十一,离府试只有九天,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了。”

“啊!”

张子舟走到院子,望着一方天地——蔚蓝的天空,白云朵朵,一轮正红日冉冉升起。

原来在他埋头苦读的日子里,时间像流水一样过去。

跨过三月,到了四月。

突然有些舍不得离开这里。

和他一样,其他同窗也怏怏不乐,从屋子里出来。

看到张子舟的时候,也露出了一丝不舍。

张子舟心里难过,还是强装笑脸:“都别无精打采,准备出发了,我们还要在府试扬名!”

傅崇也出来:“都收拾一下,我们早饭在镇上吃,争取晚饭前走到下一个镇子。”

大家闻言,朝着山长拱手,恋恋不舍的回屋。

张子舟也赶紧回屋,忙碌起来。

所有学子之中,就数他的东西最多,丢了就太可惜啦。

等张子舟收拾完毕、装上牛车,已经是一个时辰以后的事了。

这群人,除了山长和夫子坐牛车以外,其他同学包括张子舟都背着书箱走路去府衙。

大家背上书箱,为了不用和人道别,从后门离开高升客栈。

掌柜挥泪:“大家路上注意安全,都要平安回来。”

伙计也在挥手:“争取下次别住这里了。”

然后,他挨了掌柜一个爆栗子,打完又说,你说的对!

张子舟背着书箱,茫然的走在路上,望着周遭的喧嚣环境,竟然有些不适应了。

就在这时候。

“这个给你。”熟悉的声音传来,是余昌烈。

他穿着便装,把一包糕点塞到张子舟怀里,然后就走了。

余昌烈已经是准县令,只等吏部批文一到,就正式走马上任。

为了避嫌,只能讲究一个快准狠。

至于县令娄渊,已经去府衙,接受冯公则的指导,明年做知府。

冯知府明年升道台。

家里一切都好,大舅哥在县学苦苦读书,因为岁试要来了。

你问张子舟为什么都知道,因为糕点里,有一张纸条。

张子舟看到时,都忍不住哑然失笑。

传情报都传习惯了。

一群人离开县城,再走一段路,就看到了乡野风光。

都感到心旷神怡。

“舟弟,吃冰糖葫芦。”

张子舟还没反应过来,嘴里就被张子扬塞了一个冰糖葫芦。

“扬哥……呜……”

“别只顾着走路,路上遇到往县城去的商贩,大家都买了,就你一个人低着头走路。”

张子扬笑嘻嘻的看着他。

听了这话,张子舟环顾四周,发现真的人人手上一串冰糖葫芦,于是笑着接受,吃了一口。

嗯,酸酸甜甜的,真好吃。

整个人也渐渐的从读书状态恢复过来,还是那个清醒冷静的带头大哥。

张子舟对族兄道:“到下一个镇子,我请你吃当地小吃。”

“只请你族兄一个人么?”傅范难得风趣。

“好,我请大伙。”张子舟保险起见,往怀里一掏,是字帖。

再摸摸腰间,这回不是字帖,是书。

张子舟尴尬的笑了笑。

完了。

身无分文了。

同窗们都笑了起来,笑得很开心。

笑声传到牛车,傅崇挑开帘子,笑道:“张家的书生,你的银子,都在我这里呢。”

“魏掌柜怕你路上盘缠不够,专门给你送来一百两路费。他还说,稿费都送了你家,你不用操心。”

同窗们的眼睛都亮起来,一副宰客的饿狼模样。

张子舟呵呵地笑道:“这个镇子,下个镇子,下下个镇子请你们。”

这才让他们收回那种眼神。

笑了一声,张子舟不免问起周宪他们:“我一直在专心学业,没有时间问你们,学得咋样了?”

几个人都沉默了。

张子扬先开口:“舟弟,你看到前面那座山了吗?我感觉写时文,就像是在翻山越岭,永远看不到头啊。”

周宪他们纷纷点头,狠狠的赞同。

“我问你的题,转头就忘。”傅范也深有同感,“以前觉得自己学了好多好多,现在一看就像蚂蚁。”

周宪、柴玉几人纷纷附和:“就是就是!”

怎么个事?

张子舟觉得,连族兄都对府试没信心,是不是山长和夫子下药太猛。

奇了怪,自己怎么觉得反而高兴,看到了很多这个时代的书。

然后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唉呀,我忘了,该把夫子像带上的,忘在客栈里。”

周宪一搂他的脖子:“你果然读书读傻了,夫子像早被山长带走,放在牛车里了。”

“哦。”张子舟无语了。

在官道上又走了一会,路过一个茶寮,听到里面的书生赞叹:“咱们的县出了一个好官啊。”

“是啊。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好诗好人啊。”另一个茶客也赞叹。

“不知道写这首诗的人是谁。”

“听说是咱们湖广的学政,赠给余县令。”

“哦,难怪。”

学子们听着听着,都看向张子舟,他们知道这件事的内情。

张子舟很淡定:“就算与我彻底无关,又如何?只要活着,注定要失去一些,所以要坦然一点,镇定一点。”

“说的好。”傅崇知道张子舟说这话的深意,接过话茬,“大家都要以张子舟为榜样,不管将来如何,一起读书的日子是最难忘的。”

学子们狠狠的点头。

也都心知肚明,再过几天就是府试,注定有人要抱憾而归。

但是,一起读书的情谊,一起智斗的故事,将永远埋藏在心底。

多少年后,回味起来,依旧韵味无穷。

而……

学子们看向边走边看书的张子舟。

他,将像凤凰一样飞出岐山,展现耀眼的才华。

也是我们最好的同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