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坏和孙奎有几年的恩怨。老坏以前是在城北那片混,后来被孙奎打跑了,才跑到老坎子去混。

老坏有杀人动静,有作案时间,凶器是老坏的。基本上板上钉钉。

老坏说:“真不是我,是有人栽赃陷害。”

问:“谁?”

老坏说:“肯定是葛涛,这小子现在越来越损,开始玩阴的。”

孙奎走私的事情,不仅是在安城,也辐射旁边几个市县,孙奎一倒,这件事就搁浅了。

据说,跟外面联络的一直是孙奎。

老谢想找葛涛聊聊,不料,葛涛出门了,谁也不知道他去干啥。

老谢去长胜问小姚,小姚说:“不知道,六哥说去外面散散心。”

老谢说:“这么巧,我要找他,他就走了,跟谁去的?”

小姚说:“带两个女的走的,六哥现在都玩双飞,咱们没法比呀——”

老谢觉得这里好像有事,但迷雾重重,拨不开,看不清。

老谢说:“艳子呢?”

小姚说:“我嫂子呀?两口子要离婚,咱也不知道她在哪儿,在家吧?”

葛涛走了,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据说,带了两个漂亮的妞走的。

艳子在家里盼着葛涛回家,却盼来老谢。

艳子心里咒骂葛涛,有能耐你永远别回来!

——

高伟终于给母亲电话:“婶,我是高伟,在大院工作的,你告诉静安一声,让她明天早晨七点半之前,带着身份证,户口本,来大院找我。”

母亲欣喜若狂,等这个电话,她比静安还急。

母亲希望静安进了大院,从此过上神仙一样的生活。

母亲接到电话的时候,是下午两点多钟。她也不等晚上收摊,连忙跟父亲说一声,就去步行街把头找静安。

此时,小吃部里,客人已经散去,静安靠着灶台擀皮包饺子。

她听取了顾客的建议,马上开始包饺子。包好饺子,就放到袋子里,扔到铁皮屋子的棚顶冻上。

顾客要是吃饺子,她就把饺子拿过来,一碗饺子15个。多数人都够吃一顿。

母亲开门进了铁皮屋子,把鞋底上的雪,在门口铺的麻袋片上蹭了蹭。

静安没有回头,手里忙着包饺子,她快要把去大院的事情忘记。

母亲说:“别包饺子,不能卖了。”

静安听到母亲的声音,有些疑惑,转过头:“妈,饺子咋不能卖?这两天卖得挺好。”

母亲满面含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高伟的电话来了,让你明天早晨七点半之前去大院。”

静安高兴坏了,连忙说:“那我一会儿收摊,把饺子都拿回去,我去接冬儿,你和我爸收摊之后,到我家去吃饺子。”

母亲说:“行,我再买点菜。”

静安说:“你不用买,我家里都有,这些东西要是不卖给顾客,我和冬儿要吃好多天。”

母亲回去了,静安推着铁皮屋子准备回家。

因为下雪,路滑,推不动,身后有人帮静安。

是跟李宏伟一起修路的顺子。

静安惊喜地说:“怎么是你?”

顺子说:“我想吃碗饺子,姐,你小吃部咋要推回去?”

静安兴奋地说:“小吃部不开了,姐从明天开始,就去大院工作。”

顺子也很兴奋,替静安高兴。

静安停留了一会儿,给顺子煮了一碗饺子,等顺子吃完,顺子帮她把铁皮屋子推回静安家。

静安没有回家,直接去幼儿园接冬儿。

冬儿看到妈妈第一个来接她,她兴奋极了,像燕儿一样扑到静安怀里。嘴里一叠声地叫着:“妈妈,妈妈——”

静安说:“今天在学校都学什么了?”

冬儿把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跟静安说。

随后,又低下头:“爸爸给我买玩具,不让我拿回家——”

冬儿想把九光买给她的玩具拿回家里去玩,在幼儿园没多少时间玩玩具。

静安今天高兴,心情放松,也就不把这件事当回事。

只要女儿高兴就好,九光愿意来看冬儿就来看吧。

静安心里想,我要让你周九光看看,离开你,我的日子越过越好。冬儿离开你,也会越来越好。我们母女一定不能让你小瞧!

回到家,静安把炉子烧上。炉火热了起来,冬儿写作业手就热乎。

把饺子包完,冬儿也写完作业。

冬儿认一些字了,给静安念着:“人,口,手——”

冬儿摸着静安包饺子的手:“这是手。”

静安笑了:“我给你包了两个小麦穗,一会儿姥姥姥爷来。”

父亲和母亲今天也收摊早,买了水果给冬儿带来。

父亲一进屋,房间里热气扑面。

父亲笑着说:“我闺女的房间里,烧得挺热乎。”

房间虽小,但收拾得干净。屋子一烧起来就热乎乎的。窗户上有了一层水汽。

父亲看着房间里的书,看见炕上摆着的书,欣慰地说:“静安,爸还以为你挺不起房子来呢,没想到小屋让你住得越来越暖和。”

母亲说:“家就需要人气。现在冬儿回来了,你们的小家越过越好。”

父亲也说:“人争一口气,这回去了大院好好干,爸妈都看好你——”

父亲和母亲,都鼓励静安,静安也暗暗地鼓足了劲儿。

第二天,送冬儿上学,她给冬儿换上棉袄棉裤,又把静禹给冬儿的斗篷穿上。斗篷有点紧了。冬儿个子又长了一块。

昨晚母亲说了,要给冬儿做一个呢子棉袍,怕冬儿冬天冻着。

送冬儿去了幼儿园,静安就去大院。

这一天,对于她来说太重要了。她换了一身衣服,黑色的牛仔裤,黑色的毛衣,外面穿了一件枣红色的呢子大衣,围了一条黑色的围脖。

头发梳成马尾辫,用一根簪子把马尾辫盘了起来,显得静安越发清秀,一张脸也很干净,眼神明亮,就是皮肤有点晒黑了。

不过,因为晒黑了,脸上的疤痕倒是有些淡,不仔细看,看不清楚。她给脸上化了淡妆。

她去了高伟的办公室,一敲门,高伟就从办公室里出来,看到静安笑着说:“来得挺早。”

他领着静安,敲开李科长的办公室。

李科长正在接电话,看到高伟和静安进去,他点头示意,依然接电话。

这个电话不知道是谁打来的,李科长一直听着:“好的,知道了,我马上安排人去办。”

说话很恭敬。

挂断电话,李科长对静安说:“这里不养闲人,来了就得干活,你先去总务科把材料交一下,马上回来,我安排你工作。”

静安不知道总务科在哪儿。

高伟要带静安去,李科长叫住了高伟:“小高,你留下,我有话跟你说。”

高伟叮嘱静安,里面的一个办公室门上写着总务科,容易找。

静安沿着走廊往里走,找到总务科。办公室里坐着两个人,静安把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还有李科长写的一个材料递过去。

办公桌前,那个年轻男人接过静安的材料,自言自语地嘀咕一句:“又是借调来的,咱们大院还缺人吗?”

里面那位中年女人,抬头瞥了一眼静安:“哪儿都不缺人。”

静安心里不太舒服,当然,不能表现出来。

中年女人又说:“但缺人才。”

年轻人说:“也不像人才呀,没啥文凭。”

中年女人看了静安拿去的材料:“她在报纸上发表了不少作品——”

两个人就当着静安的面议论静安,好像静安不存在一样。

中年女人递给静安一个档案袋:“你交到财会科,发工资的时候能用上。”

静安不知道给自己定了多少工资。也不好意思问。

初来乍到,不说学林黛玉进贾府察言观色,也是谨小慎微,生怕做错了事,说错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