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云天几人继续南下,不知走了几天,他们来到一片滑坡。
站在滑坡顶端,望着眼前这片近乎垂直的雪坡,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积雪覆盖下,根本分辨不出哪里是路,哪里是险壑。
王小虎试探着扔下一块石头,只见那石头瞬间消失在白茫茫的雪雾中,连个回响都听不见。
“这……这怎么下去?滚下去不成?”王小虎挠着头,一筹莫展。
李妞和宋春琳的脸色也有些发白,连日来的饥饿和寒冷尚未完全恢复,面对如此天险,体力实在难以为继。
连一向沉稳的马小健也紧锁着眉头,默默检查着所剩无几的绳索是否够用。
石云天没有立刻回答。
他走到坡边,仔细观察着雪面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
目光最终落在几棵叶片落光、树皮皲裂的白桦树上。
他借过王小虎手里的断水刀,走到一棵树前,小心地用刀尖撬起一块宽大而富有韧性的树皮。
这树皮外层光滑,内里却带着些许纤维质感。
“有办法了。”石云天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招呼众人,“一起来,多剥一些这样的树皮,要尽量完整的大块。”
虽然不明所以,但基于对石云天无条件的信任,王小虎几人立刻行动起来,很快便收集了数张大小不一的桦树皮。
石云天选取其中最平整、最大的一张,将其平铺在雪地上,内层朝上。
他又让李妞和宋春琳将行囊中仅剩的、用来捆扎东西的麻绳找出,自己则用刀将其他树皮切割成较长的条状。
“小虎,小健,帮忙按住这四角。”石云天指挥着,将麻绳穿过树皮边缘预先戳好的小孔,巧妙地将平整的树皮绑扎成一个类似浅盘状的载体,前方微微翘起。
接着,他又将那些切割好的树皮条用同样的方法固定在“树皮盘”底部,增加其与雪面的摩擦和滑行时的稳定性。
一个简陋却结实的树皮滑雪橇渐渐成型。
“这是……雪橇?”王小虎瞪大了眼睛,围着这个新鲜玩意转了两圈,“云天哥,你咋啥都会做?”
“以前听老猎人提起过北方用桦皮船、滑雪板,急中生智,试试看。”石云天简洁地解释道,没有提及更多穿越前的知识储备。
他用力拉了拉绳索,确认牢固后:“一次不能坐太多人,分批次下,我和小虎先下,探探路,确认安全后,你们再依次下来,小健,你负责断后和保护春琳、李妞。”
他详细讲解了如何坐在橇上保持重心后移,如何用脚或手杖辅助控制方向乃至刹车,并再三强调:“无论如何,抓紧绳索!绝对不能松手!”
第一次尝试充满了紧张。
石云天和王小虎共乘一橇,坐稳后,石云天用断水刀在后方雪地上一戳,树皮橇便借着坡势,“嗖”地一下滑了出去。
瞬间,寒风如同刀子般刮过脸颊,两旁的树木化作模糊的残影向后飞掠。
失重感紧紧攫住心脏,王小虎忍不住发出一声混合着恐惧与兴奋的怪叫,双手死死抓住橇边的绳索。
石云天则全神贯注,身体微侧,努力调整着方向,避开视野中可能存在的凸起石块或断枝。
树皮与雪地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速度越来越快,仿佛是在贴着雪面飞行。
有几次,橇身剧烈颠簸,险些侧翻,都被石云天险险稳住。
终于,在一段相对平缓的坡地,树皮橇慢慢停了下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魂未定和成功的喜悦,还有些刺激。
“成功了!上面安全!按顺序下来!”石云天朝坡顶用力挥手呼喊。
看到首航成功,坡顶众人的信心大增。
李妞和宋春琳共乘一橇,虽然下滑过程中宋春琳因为体弱几次险些滑落,被李妞紧紧抱住,但最终也有惊无险地抵达。
马小健则展现了他过人的平衡能力,甚至在下滑途中还能用机关枪点雪微调方向,姿态颇为从容。
轮到小黑时却遇到了麻烦。
这通人性的狗似乎对这项新奇的运动极为恐惧,呜咽着不肯上橇。
最后还是王小虎想出的办法,用一件破旧外衣将它裹住、轻轻捆在橇上,由马小健带着它滑下。
下滑过程中,小黑吓得紧闭双眼,直到落地才敢睁开,委屈地蹭着王小虎的裤腿,引得众人一阵好笑,稍稍冲淡了紧张气氛。
全员安全抵达坡底,回首望那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坡,竟被他们用如此奇特的方式征服,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兴奋感在队伍中弥漫开来。
“太带劲了!比骑马还快!”王小虎兴奋地拍打着身上的雪屑,脸上泛着红光,“云天哥,这玩意儿真好用!咱们以后赶路是不是都能用它?”
石云天摇摇头,谨慎地检查着树皮橇的磨损情况:“不成,这只能应急,对地形要求太高,前面若是突然出现断崖或树林,根本来不及反应,而且树皮不耐磨,长距离滑行很快就会破损。”
他虽然这么说,但看着手中简陋的树皮橇,一个念头却悄然生出,若能找到更合适的木材,制作真正的滑雪板,在这茫茫雪原上的机动性将大大提升……不过,那是后话了。
然而,险峻的地形刚刚被抛在身后,新的危机却不期而至。
就在他们稍事休整,准备继续前行时,负责警戒的马小健突然压低声音示警:“有情况!”
众人立刻隐蔽到一块巨岩之后。顺着马小健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山谷的拐弯处,影影绰绰出现了一队人影。
大约有十几人,穿着土黄色的军大衣,牵着骡马,正沿着山谷底部蜿蜒的小路缓慢行进。
虽然距离尚远,看不清具体面容,但那独特的军帽和扛在肩上的步枪轮廓,清晰地表明了身份,日军巡逻队!
真是才下险坡,又遇强敌!
刚刚放松的神经瞬间再次绷紧。
石云天示意所有人噤声,压低身形,仔细观察。
这支日军小队似乎并未发现坡上滑下的石云天等人,他们的注意力似乎集中在山谷另一侧,像是在搜索什么,行动缓慢而警惕。
然而,他们行进的方向,恰好堵住了石云天一行南下的必经之路。
前有堵截,后是刚刚滑下的、难以攀爬的陡坡。
他们再次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石云天的大脑飞速运转,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寻找着任何可能利用的地形或契机。
胸前的赤诚带在寒冷的空气中微微拂动,那抹红色仿佛在提醒他,考验远未结束,必须再次带领队伍,于绝境中杀出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