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四听见这声音,心里便有了底——是个年轻女子。只要不是行家,一切都好说。
他识趣地退开一些,笑着将水囊递过去:“姑娘放心,小的绝不敢多看。这水是刚烧开的,还温着,正解渴。”
侍女接过水囊,赵四又快步回到灶台前继续忙碌,仿佛刚才的呵斥从未发生。
像他们这样活在底层的人,几句斥骂本就算不得什么。
齐天扈坐在马车里,盯着侍女递进来的烙饼,一脸嫌弃。
想当初在王府,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玉盘珍馐,如今这一路风餐露宿,简直过得人不如狗。
他厌恶地抓起盘中那块冒着热气的烙饼,作势就要扔出去。
可就在这时,肚子不争气地“咕咕”了叫两声。
他已经两天没吃上一顿像样的饭了。这饼比昨天啃的干粮貌似要香得多,上面还撒着饱满的芝麻,一粒粒勾引着他的味蕾。
手不知不觉就把饼送到嘴边——咬下一口,竟觉得格外好吃,不比那些山珍海味差。
齐天扈脸上那抹嫌恶渐渐淡去,最后彻底消失。连因宿酒而抽痛的太阳穴,似乎也舒缓了许多。
一百五十张饼,在这小小茶铺里,一个时辰根本烙不完。众人吃饱喝足后,渐渐困意袭来,纷纷寻了地方倚靠着打盹。
坐在茶铺里的秦氏看着趴在桌上睡着的儿子,心疼不已。
这一路奔波,孩子着实受罪不少。她轻轻抚了抚他柔软的头发,将他小心挪到自己的身上靠着,生怕他硌着。
此时赵四那边依旧忙碌,胖瘦两个伙计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小妇人见还有护卫侍女未歇,便上前轻声询问是否要添茶或加饼。
秦氏觉得自己眼皮也0有些沉重,她用力摇了摇头,努力想保持清醒——不对,她昨夜明明睡得不错,不该这么困的。
整个车队的人几乎全都在闭眼休憩。原本喧闹的山脚陡然安静下来,只剩马匹偶尔的嘶鸣、马蹄踏地的声响,以及赵四那边柴火噼啪的烙饼声。
赵四抬眼扫视四周昏睡的人群,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
他向胖瘦两个伙计递了个眼色。三人同时停下手里的活,快步走出茶铺。
胖伙计一闪身钻入后方树丛,眨眼不见人影。
赵四与瘦子则悄悄靠近车队,逐一排查是否还有人清醒着,直到确定所有人都已昏睡,才又返回茶铺。
没过多久,十几名蒙着黑巾的黑衣人自草丛中跃出,领头的正是先前消失的胖子。
赵四上前,恭敬地对为首的黑衣人说:“老大,都办妥了。接下来……是全部……”他在脖子上比了个抹脖子的手势,“还是只动几位主子?”
“一个不留。”黑衣人声音低沉。
当日离开前,他没有问她是否要留活口,因为他怕她会心软。
这些人,何曾对她手下留情过?他为何要留情?万一留下把柄,将来危及她的安危怎么办?
赵四咽了咽口水,心有些慌。
全部灭口——他们虽也干过杀人越货的勾当,但一次杀几十人,这还是头一回。
领头人率先动手,径直朝齐天扈的马车走去。
看到躺在马车上昏睡的尊贵男子,他下手毫不迟疑,手起刀落,鲜血溅了他满身,可他连眼睛眨都没眨一下。
他心中无惧、亦无愧。他更没什么可怕的。
大不了东窗事发后就是一死,反正他这条烂命就是她从泥沼里给救出来的。
他一刀一刀朝那已断气的人身上捅去,毫不客气。一刀、两刀、三刀……到最后,连他自己也数不清究竟砍了多少刀,直到尸体面目全非。
赵四几人也未犹豫,见老大动手,立即跟着忙碌起来。
这事必须要快,万一有人醒来就麻烦了。
几十人看起来虽多,杀起来却也快——毕竟都昏迷不醒,与杀鸡无异。
就在他们回到茶铺,准备对秦氏几人下手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赵四与胖瘦二人脸色骤变,迅速靠向黑衣人一行,满脸惊骇。
“老大,有人来了!怎么办?”赵四此时懊悔不已,早知如此,刚才就该先把那郡王妃母子二人先解决掉。
都怪那妇人进茶铺时对他和颜悦色,让他一时心软,铸成大错。
小妇人提着搜罗来的金银细软也快步凑近。还有许多未收完,可有人来了,她不敢再多逗留。
领头人望向越来越近的马队,一眼望去,至少有十几人。
他又看向那边尚未解决的几人,咬了咬牙,下令道:“撤!”
他答应过她,一定要全身而退,所以不能食言。
“可那几人……”赵四愧疚地问。
“先保命要紧,别的日后再说。”黑衣人带头跃入草丛,不再犹豫。
再拖下去,他们可能会暴露行迹。
如若被擒,不论生死都会牵连她。他在她身边待了那么久,一旦被人查出是他动手杀了赵王,她就危险了。
一群黑衣人如出现时一般,来得快,去得更快。
待马队行近,独行率先跃下马。
他带着十几人一一检查现场,清点死亡人数。见到似乎还未断气的,便干脆补上一刀。
他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是因为自赵王被贬离京那日起,公子便料到凤姑娘必有所行动。
那天深夜,公子将他唤至书房,神色凝重地吩咐:“独行,接下来有件事交给你,你务必办好。”
“若我所料不差,赵王此番出京,初一必会动手。从此刻起,你盯紧她身边那几人——尤其是乔非与寒影。”
上次吐蕃公主贝玛·觉蒙,她便不远千里追至陇山也要取其性命。依她的性子,赵王离京,她绝不会放过。
但赵王不同于吐蕃公主。他若出事,嘉宁帝绝不会善罢甘休。
因此,此事必须要做得干净利落。他不能教她留下丝毫把柄——埋下隐患。
“公子,除了盯着,我还需要做什么?”独行虽不明白公子为何如此笃定,但还是点头应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