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网游动漫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第1037章 世祖文皇帝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北齐天宝八年以来,封爵赏赐特别泛滥,杨愔打算清理整顿一下,就先自己上表请求解除开府及开封王的爵位,那些靠不正当手段获取恩宠和荣耀的人也都跟着被罢免。这样一来,那些失宠又丢了官职的人,全都去投靠常山王和长广王这两位王爷了。平秦王高归彦一开始和杨愔、燕子献是一条心的,后来态度变了,把杨愔等人猜忌二王的种种迹象,全都告诉了两位王爷。

侍中宋钦道,是宋弁的孙子,显祖让他在东宫,教太子处理政务。宋钦道当面跟皇帝说:“两位王爷权势太重了,应该赶紧把他们弄走。”皇帝没答应,说:“这事儿你可以和杨愔他们一起仔细商量。”

杨愔等人商量着把两位王爷外放到地方当刺史,可又觉得皇帝仁慈,担心自己的奏请不被批准,就给皇太后上了密奏,详细说了其中的利害安危。宫里有个叫李昌仪的宫女,就是高仲密的妻子,李太后因为和她同姓,关系特别亲近,就把密奏给她看了;李昌仪却偷偷把这事儿告诉了太皇太后。杨愔他们又觉得不能让两位王爷都出去,于是上奏让长广王高湛镇守晋阳,让常山王高演担任录尚书事。两位王爷接受任命后,乙巳日,在尚书省大宴百官。杨愔等人准备去赴宴,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郑颐阻拦他们说:“这事儿还不好说呢,不能这么轻率。”杨愔说:“我们一心为了国家,常山王上任,哪有不参加的道理!”

长广王高湛,一大早就在录尚书后室埋伏了几十个家仆,还和席上的勋贵贺拔仁、斛律金等几个人事先商量好,说:“等敬酒敬到杨愔他们的时候,咱们每人劝他们两杯酒,他们肯定会推辞。我一说‘执酒’,再说一次‘执酒’,第三次说‘何不执’,你们就动手把他们抓住!”到了宴会的时候,就照计划行事,杨愔大声说:“你们这些王爷要造反吗?想要杀掉忠臣良将?我们一心尊崇天子,削弱诸侯势力,对国家一片赤诚之心,有什么罪!”常山王高演想缓和一下局面。高湛说:“不行。”于是大家拳打脚踢,杨愔、可朱浑天和、宋钦道都被打得头破血流,每人被十个人架着。燕子献力气大,头上头发又少,好不容易推开众人往门外跑,斛律光追上去把他抓住了。燕子献叹气说:“男人做事考虑得太晚,才落到这步田地!”他们又派太子太保薛孤延等人到尚药局把郑颐抓了。郑颐说:“不听聪明人的话,才到这地步,这难道不是命运吗!”

两位王爷和平秦王高归彦、贺拔仁、斛律金押着杨愔等人,一路冲进云龙门,碰到都督叱利骚,招呼他一起干,叱利骚不肯,高湛就派人把他杀了。开府仪同三司成休宁拔刀呵斥高演,高演让高归彦去劝他,成休宁大声拒绝,坚决不从。高归彦长期担任领军,向来被士兵们信服,士兵们都放下武器,成休宁这才无奈地叹息着作罢。高演进宫,来到昭阳殿,高湛和高归彦留在朱华门外。皇帝和太皇太后一起出来,太皇太后坐在殿上,皇太后和皇帝在旁边站着。高演拿着砖头叩着头,上前说道:“我和陛下是骨肉至亲,杨遵彦(杨愔字遵彦)等人却想独揽朝政大权,作威作福,从王公以下的官员都吓得不敢喘气;他们相互勾结,就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已经成了祸乱的根源,如果不早点想办法,一定会危害国家。我和高湛是为了国家大事着想,贺拔仁、斛律金是珍惜献武皇帝的基业,才一起抓住杨遵彦等人进宫,没敢擅自处死他们。我们擅自行动,确实罪该万死。”

当时庭院里和两边走廊上有两千多名卫士,都穿着铠甲听候诏令。武卫娥永乐,武力超群,一直深受显祖厚待,他手握着刀,抬头看着皇帝,皇帝却连看都不看他一眼。皇帝向来口吃木讷,这时候更是慌得不知道说什么。太皇太后下令卫士放下武器,卫士们没动;太皇太后又大声呵斥:“你们这些奴才,再不放下武器,马上就砍头!”卫士们这才退下。娥永乐把刀收起来,哭了。

太皇太后接着问:“杨郎在哪里?”贺拔仁说:“一只眼睛已经被打出来了。”太皇太后伤心地说:“杨郎能有什么坏心思,留着他做事不好吗!”然后就责备皇帝说:“这些人图谋不轨,想杀我的两个儿子,接下来就要轮到我了,你为什么要纵容他们!”皇帝还是说不出话。太皇太后又气又悲,说:“难道要让我们母子被那个汉族老太婆算计!”太后赶忙向太皇太后谢罪。太皇太后又向太后发誓说:“高演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摆脱威胁罢了。”高演不停地叩头。太后对皇帝说:“你怎么不安慰安慰你叔叔!”皇帝这才说:“天子也不敢为了叔叔您吝惜这些人,何况这些汉人!只求您饶我一命,我这就下殿离开,这些人任凭叔父处置。”于是杨愔等人都被斩首。

长广王高湛因为郑颐以前说过自己的坏话,先把他的舌头拔出来,又砍了他的手,然后才杀了他。高演让平秦王高归彦带着侍卫去华林园,让京城附近的军士进宫守住宫门,还在园子里把娥永乐杀了。

太皇太后去杨愔的灵前吊丧,哭着说:“杨郎忠心耿耿却遭了罪。”她用皇帝的金子做了一只假眼,亲自放到杨愔眼眶里,说:“以此表达我的心意。”高演也后悔杀了杨愔。于是下诏书列举杨愔等人的罪状,并且说:“只追究他们个人的罪责,家属不再过问。”没过多久,又登记抄没了杨愔等五家;王曦极力劝谏,最后每家只没入一房,孩子全都被处死,兄弟都被除去名籍。

朝廷任命中书令赵彦深代替杨愔总管机要事务。鸿胪少卿阳休之私下对人说:“要走千里路,却杀了千里马,改用跛脚驴来拉车,真是太可悲了!”

戊申日,高演担任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高湛担任太傅、京畿大都督,段韶担任大将军,平阳王高淹担任太尉,平秦王高归彦担任司徒,彭城王高浟担任尚书令。

当年江陵沦陷的时候,长城世子陈昌和中书侍郎陈顼都被俘虏到了长安。高祖即位后,多次向周朝请求放回他们,周朝答应了却一直没放人。高祖去世后,周朝才送陈昌回来,因为王琳作乱,陈昌就先住在安陆。王琳战败后,陈昌从安陆出发,准备渡江,他给皇帝写了封信,言辞非常傲慢无礼。皇帝看了很不高兴,把侯安都找来,不紧不慢地说:“太子就要回来了,我得另外找个地方养老。”侯安都说:“自古以来哪有被替代的天子!我虽然愚笨,但不敢接受您这个诏令。”还主动请求去迎接陈昌。于是大臣们纷纷上表,请求给陈昌封爵。庚戌日,封陈昌为骠骑将军、湘州牧,封为衡阳王。

【内核解读】

这段史料生动还原了北齐初年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字里行间充满了政治斗争的残酷逻辑与人性博弈的复杂面向,其现代视角下的解读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权力洗牌:制度漏洞与人性贪婪的共振

杨愔主导的“爵赏澄汰”本是整顿吏治的合理举措,却触发了剧烈的政治动荡。这揭示出权力结构的脆弱性——当改革触及既得利益群体(“嬖宠失职之徒”)的核心利益时,缺乏缓冲机制的制度设计极易引发反噬。高演、高湛兄弟能迅速集结力量,恰恰利用了北魏以来“诸王掌兵”的制度遗留,而平秦王归彦的“中变”则印证了权力场中“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他最初依附杨愔,却因察觉到天平倾斜而倒戈,成为压垮杨愔集团的关键砝码。

决策失误:政治智慧的集体缺位

杨愔集团的覆灭,堪称政治操作失当的典型案例:

--战略上,他们误判了对手的决心与实力。明知高演、高湛“威权既重”,却试图以“出为刺史”的温和手段削权,既未彻底剥夺其军权,又未做好应急预案,最终在尚书省的宴会上束手就擒。

--战术上,泄密环节暴露了团队的致命缺陷。向皇太后汇报本是争取支持的常规操作,却因轻信李昌仪(高仲密之妻,与高氏家族有旧怨)导致计划败露,反映出对政治盟友的鉴别能力不足。

--心态上,“吾等至诚体国”的自我标榜,实则是对权力斗争残酷性的认知不足。郑颐的警告“事未可量,不宜轻脱”被无视,最终印证了“政治不是道德竞赛”的铁律。

人性百态:权力场中的生存逻辑

这场政变犹如一面镜子,照出各方参与者的真实面目:

--高演、高湛兄弟展现了枭雄式的决断力。从伏兵设局的周密策划,到“不可”二字的决绝,再到入宫后向太皇太后的悲情陈述(将政变包装为“为国除害”),步步紧扣权力逻辑,甚至不惜以“拳杖乱殴”的暴力手段突破道德底线。

--太皇太后娄昭君的角色尤为关键。她先是以“奴辈即今头落”喝退卫士,掌控局势;继而以“杨郎何所能为”表达惋惜,又怒斥皇帝“纵之”,最终主导了对杨愔集团的处置。这种“恩威并施”的手腕,本质上是为了维护高氏家族的统治,而非追求正义。

--小人物的命运更显悲凉。娥永乐作为“武力绝伦”的忠臣,因皇帝“不睨之”而错失救局机会,最终被斩于华林园;郑颐因昔日“谗己”遭高湛报复,被“拔舌截手”而死,暴力程度令人咋舌,凸显了权力斗争中“失败者无尊严”的丛林法则。

历史镜鉴:权力平衡与制度建设的启示

杨愔之死与二王掌权,表面是“汉臣集团”与“鲜卑权贵”的冲突(太皇太后那句“岂可使我母子受汉老妪斟酌”道破族群矛盾),深层则是皇权与宗室权力失衡的必然结果。高洋(显祖)死后,幼帝无力掌控局面,宗室诸王凭借军权与血缘优势填补权力真空,印证了“强枝弱干”的政治隐患。

反观南梁的插曲(长城世子昌归梁),则展现了另一种权力叙事:陈霸先(高祖)死后,周人遣回其子昌,试图制造皇位继承危机,而侯安都“自古岂有被代天子”的表态,与北齐宗室夺权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跨时代共性——无论是北齐的宗室政变,还是南梁的皇位争夺,最终都由实力(军权、人心向背)决定结局。

这段历史的现代启示在于:权力斗争的形式虽变,但其内核始终围绕“利益分配”“制度漏洞”“人性弱点”展开。而避免悲剧的关键,在于建立更透明的利益协调机制、更稳固的权力制衡框架,以及对“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永恒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