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网游动漫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第1012章 太宗简文皇帝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侯景没日没夜地攻打巴陵,可就是攻不下来,军队里粮食也吃光了,再加上疫病流行,死伤了一大半人。湘东王萧绎派晋州刺史萧惠正带兵去支援巴陵,萧惠正推辞说自己干不了这事儿,举荐胡僧佑代替自己。那时候胡僧佑因为出谋划策不合萧绎的心意,正被关在监狱里呢,萧绎马上把他放出来,封他为武猛将军,让他去救援巴陵,还叮嘱他说:“要是敌人跟咱们打水战,你就用大船对着他们,肯定能赢。要是他们想打陆战,你就直接划船到巴丘,不用跟他们正面交锋。”

胡僧佑到了湘浦,侯景派任约带着五千精锐士兵守在白黾沟茸潘。胡僧佑却从别的路往西走,任约觉得他是怕自己,就急忙去追,追到芊口的时候,任约对着胡僧佑喊:“南方小子,为啥不早点投降!你能跑到哪儿去!”胡僧佑也不搭理他,悄悄带兵到了赤沙亭;正好信州刺史陆法和也到了,两人就合兵一处。这陆法和有点特殊本事,以前一直隐居在江陵百里洲,吃穿住行就跟苦行的和尚一样,有时候能预言吉凶,还大多都能说准,别人都摸不透他。侯景围攻台城的时候,有人问他:“这事儿最后会咋样啊?”陆法和说:“人摘果子,得等果子熟了,不碰它自己就会掉下来。”那人又追问,陆法和就说:“能成功也不能成功。”等到任约往江陵去的时候,陆法和主动请求去攻打他,萧绎答应了。

壬寅日,任约到了赤亭。六月甲辰日,胡僧佑和陆法和一起出兵攻击任约,任约的军队被打得大败,被杀和淹死的人特别多,任约也被活捉,送到了江陵。侯景听说这事儿后,乙巳日,烧了营地,趁夜逃跑了。他任命丁和为郢州刺史,留下宋子仙等人,大概有两万人,驻守郢城;又派别将支化仁镇守鲁山,范希荣管理江州事务,仪同三司任延和、晋州刺史夏侯威生守卫晋州。侯景带着几千手下,顺着江水往下游跑了。丁和用大石头砸死了鲍泉和虞预,把他们的尸体沉到黄鹤矶下面。任约被送到江陵后,萧绎赦免了他。徐文盛因为心怀不满,被关进监狱后死了。巴州刺史余孝顷派他哥哥的儿子余僧重带兵去救鄱阳,于庆就退走了。

萧绎封王僧辩为征东将军、尚书令,胡僧佑等人也都升了官职,让他们带兵往东进发。陆法和请求回江陵,回来之后,他对萧绎说:“侯景自然会被平定,不过蜀地的贼寇马上要来了,得守住险要的地方等着他们。”说完就带兵驻扎在峡口。庚申日,王僧辩到了汉口,先攻打鲁山,抓住了支化仁,把他送到江陵。辛酉日,又攻打郢州,拿下了外城,杀了一千多人。宋子仙退到内城坚守,王僧辩就在四周堆起土山攻城。

豫州刺史荀朗从巢湖出兵,在濡须拦住侯景,打败了他的后军,侯景赶紧往回跑,战船前后都乱了套。太子坐的船进了枞阳浦,船上那些贴心的人都劝太子趁机往北跑,太子说:“自从国家衰败,我就没想过要偷生,皇上还在受苦,我怎么忍心离开他身边!我要是现在走了,那就是背叛父亲,可不是为了躲避贼寇。”说着就痛哭流涕,马上命令继续前进。

甲子日,宋子仙等人被围得没办法了,就请求交出郢城,自己回去找侯景;王僧辩假装答应,还说给他们一百艘船,好让他们安心。宋子仙以为是真的,正准备上船出发,王僧辩命令杜龛带着一千精锐勇猛的士兵,顺着城墙爬上去,大喊着突然进攻,水军主将宋遥也率领楼船,像乌云一样悄悄沿江合围。宋子仙边打边逃,到了白杨浦,被打得大败。周铁虎活捉了宋子仙和丁和,送到江陵,然后把他们杀了。

庚午日,北齐皇帝因为司马子如是高祖的旧臣,又让他当太尉。

江安侯萧圆正担任西阳太守,他为人宽厚,喜欢施舍,归附他的人很多,手下有一万士兵。湘东王萧绎想算计他,就封他为平南将军。等萧圆正来了,萧绎却不见他,而是让南平王萧恪陪他喝酒,把他灌醉后,关在内省,还把他的军队打散,又派人去告发他有罪。荆州和益州之间的矛盾,就从这时候开始了。

陈霸先带兵从南康出发,灨石以前有二十四个险滩,正好赶上江水暴涨几丈,三百里内的巨石都被淹没了,陈霸先就进军驻扎在西昌。

铁勒打算攻打柔然,突厥酋长土门半路截击,把铁勒打得大败,铁勒五万多部落全都投降了。土门仗着自己势力强大,就向柔然求婚,柔然头兵可汗一听就火了,派人去骂土门说:“你就是我手下打铁的奴隶,怎么敢说这种话!”土门也很生气,杀了柔然的使者,从此跟柔然断绝关系,转头向魏国求婚;魏国丞相宇文泰把长乐公主嫁给了他。

秋天,七月乙亥日,湘东王萧绎让长沙王萧韶去监管郢州事务。丁亥日,侯景回到建康。于庆从鄱阳回到豫章,侯瑱关起城门不让他进,于庆只好逃到江州,占据了郭默城。萧绎任命侯瑱为兖州刺史。侯景把侯瑱的弟弟都杀了。

辛丑日,王僧辩乘胜攻下湓城,陈霸先带着自己的三万人马要来和他会合,驻扎在巴丘。西边来的军队缺粮食,陈霸先有五十万石粮食,分出三十万石支援他们。八月壬寅初一,王僧辩的前军去袭击于庆,于庆放弃郭默城逃跑了,范希荣也放弃寻阳城逃走。晋熙的王僧振等人起兵围攻郡城,王僧辩派沙州刺史丁道贵去帮忙,任延和等人弃城而逃。湘东王萧绎让王僧辩暂且在寻阳驻扎,等着各路军队集结。

当初,侯景攻下建康后,总说南方人胆小懦弱,很容易就拿下了。他觉得得先平定中原,然后再称帝。侯景娶了梁简文帝的女儿溧阳公主,特别宠爱她,这就耽误了处理政事。王伟多次劝侯景别这样,侯景就把这话告诉了公主,公主听了很不高兴,说了些不好听的话。王伟怕被公主在侯景面前说坏话,就劝侯景把皇帝给废了。侯景从巴陵战败回来后,手下猛将死了不少,他担心自己日子不多了,就想早点登上皇位。王伟说:“自古以来改朝换代,都得废立皇帝,这样既能显示咱们的权威,又能断绝老百姓对旧皇帝的期望。”侯景就听了他的。让前寿光殿学士谢昊写诏书,说“弟弟侄子们争着当皇帝,星辰的位置都乱了,这都是因为我不是正统的继承人,才招来祸乱,我应该把皇位让给豫章王萧栋。”然后派吕季略拿着诏书进宫,逼着皇帝抄写。萧栋是萧欢的儿子。

戊午日,侯景派卫尉卿彭隽等人带兵进殿,把皇帝废为晋安王,关在永福省,把宫里宫外的侍卫都撤了,派骑兵在四周看守,还在墙周围都插上带刺的树枝。庚申日,侯景下诏迎接豫章王萧栋。那时候萧栋被关着,生活待遇很差,只能靠吃蔬菜过日子。这天他正和妃子张氏在地里锄葵菜呢,迎接他的车驾突然就到了,萧栋吓了一跳,都不知道该咋办,哭着上了车。

侯景杀了哀太子萧大器、寻阳王萧大心、西阳王萧大钧、建平王萧大球、义安王萧大昕,还有在建康的王侯二十多人。太子为人聪明端正,对侯景那帮人从来没低过头,他身边亲近的人偷偷问他:“贼寇要是觉得没必要,可能不会杀你,那你就算对他们傲慢呵斥,他们也不敢把你咋样。要是他们真的要杀你,就算你一天给他们拜一百次,也没什么用。”又问:“殿下现在处境这么艰难,可神色还跟平常一样,这是为啥呢?”太子说:“我觉得我肯定死在贼寇之前,要是各位叔叔能消灭贼寇,贼寇肯定先被杀,然后我才会死。要是他们做不到,贼寇也会杀了我去换取富贵,我怎么能为了这肯定要死的命运去发愁呢!”等到遇害的时候,太子脸色都没变,还很平静地说:“我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只是感叹来得有点晚了!”行刑的人要用衣带勒死他,太子说:“这勒不死我。”让人拿帐子上的绳子来,这才把他勒死。

【内核解读】

这段史料生动还原了侯景之乱后期的关键转折,字里行间充满权力博弈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其历史细节背后蕴含着多重值得深思的维度:

军事博弈中的“胜负手”

侯景从攻势巅峰跌落的关键,在于巴陵之战的战略误判。他昼夜强攻却久攻不下,陷入“食尽+疾疫”的双重困境,暴露了孤军深入的致命缺陷——既未建立稳固后方,又未能解决后勤补给。而湘东王萧绎的应对堪称“以柔克刚”:先用胡僧佑的水战优势破解侯景的步战强项,再借陆法和的奇兵战术击溃任约部,形成“围点打援”的闭环。尤其是王僧辩在郢州之战中“伪许和谈”的战术,尽显战争中的心理博弈,宋子仙的轻信则印证了“穷寇莫追”与“兵不厌诈”的古老智慧。

乱世中的人性光谱

--坚守者的抉择:梁太子在危难中拒绝“入北叛父”,以“涕泗呜咽”的细节展现忠孝底线,其“宁死不叛”的宣言,与侯景集团的背信弃义形成鲜明对比。

--投机者的结局:任约被俘后获赦、徐文盛因“怨望”下狱死,揭示了权力场中“顺逆”的瞬息万变;丁和杀鲍泉、虞预以讨好侯景,最终却与宋子仙一同被斩,印证了“助纣者终被纣噬”的规律。

--异术者的角色:陆法和的“预言”与军事行动交织,他既能精准判断侯景败局,又能预见“蜀贼将至”,其行为看似神秘,实则可能是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借“异术”包装战略判断,在乱世中为自己争取生存空间。

权力更迭的血腥逻辑

侯景废帝自立的过程,堪称“权臣篡位”的标准剧本:先以“星辰失次”等天象为借口否定梁帝合法性,再扶植傀儡豫章王栋过渡,最终通过屠杀宗室(哀太子等二十余人)消除阻力。其中,王伟“废立以绝民望”的建议,赤裸裸暴露了权力斗争中“形式合法性”的工具性——所谓“禅让”不过是暴力夺权的遮羞布。而太子大器“若见杀时至,虽一日百拜亦无益”的清醒,更反衬出乱世中“尊严与生存”的残酷选择题。

历史进程的连锁反应

--南北格局的暗流:北齐复用司马子如、突厥土门求婚柔然遭拒转而联魏,显示中原与边疆势力的互动已深刻影响南朝战局。

--内部矛盾的伏笔:萧绎囚禁江安侯圆正、拆分其部众,直接埋下“荆、益之衅”的隐患,预示着平定侯景后,南朝仍将陷入宗室内斗的循环。

这段历史最深刻的启示在于:乱世之中,军事胜负固然取决于战术与实力,但人性的选择、权力的逻辑,往往比战场胜负更能决定最终走向。侯景的败亡、萧绎的崛起,不过是南朝末年“秩序崩塌—重建尝试—再陷混乱”的缩影,而其中的权谋与挣扎,至今仍能引发对人性与权力的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