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网游动漫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第748章 太祖文皇帝上之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一月,乙酉这天,魏老板带队到了平凉,夏国的上谷公社干这帮人死死守着城不挪窝。魏老板让赫连昌去喊话劝降,没搞定,就派安西将军古弼等人带着兵往安定赶。夏国老大从鄜城回了安定,带着两万步兵骑兵往北去救平凉,正好跟古弼遇上了。古弼假装打不过撤退,想引夏国老大上钩;夏国老大果然追了上来,魏老板赶紧叫高车部队冲上去干架,夏兵瞬间被干懵,几千人当场被撂倒。夏国老大掉头就跑,爬上鹑觚原,摆了个方阵自保,魏兵立马围了上去。

壬辰那天,朝廷给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加了“都督征讨诸军事”的头衔,让他带着人去揍魏国。

甲午这天,魏国的寿光侯叔孙建、汝阴公长孙道生带兵渡过黄河往南打。

到彦之听说洛阳、虎牢都丢了,各路部队接连崩盘跑路,也想带着兵撤回来。殿中将军垣护之写信劝他,觉得应该让竺灵秀、朱修之守着滑台,自己带大部队往河北方向推进,还说:“以前有人打了好几年仗,手下人没剩多少、粮草也见底了,还敢硬着头皮往前冲,没谁轻易认怂撤退。何况现在青州粮食丰收,漕运也通畅,兵强马壮精神好,战斗力一点没减。要是白白把滑台扔了,眼睁睁看着之前的成果泡汤,这哪是朝廷派你出来的目的啊!”到彦之根本不听。垣护之是垣苗的儿子。

到彦之想把船烧了跑路,王仲德说:“洛阳都陷了,虎牢也守不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敌军离我们还有上千里,滑台还有精锐部队,要是突然丢了船往南跑,手下人肯定得散架。应该把船开到济水,到马耳谷口,再慢慢商量咋整。”到彦之本来就有眼疾,这时候直接发作得厉害;再加上手下将士好多都病倒了,只好带兵从清水进了济水。往南到了历城,把船烧了、盔甲扔了,步行往彭城赶。竺灵秀也弃了须昌,往南跑到湖陆,兖州、青州一带彻底乱成一锅粥。长沙王刘义欣在彭城,手下人怕魏兵大举进攻,劝他放弃地盘回都城,刘义欣没听。

魏兵攻打济南,济南太守武进人萧承之带着几百人扛着。魏兵越聚越多,萧承之却让士兵收了兵器,打开城门。大伙说:“敌众我寡,咋能这么轻敌呢!”萧承之说:“现在被困在这穷城里,情况已经很危急了,要是再示弱,肯定得被屠城,只能装得强硬点等着他们。”魏兵怀疑有埋伏,就撤了。魏军围了夏国老大好几天,断了他的水源和粮草,人马都又渴又饿。丁酉这天,夏国老大带着人下了鹑觚原。魏武卫将军丘眷趁机猛攻,夏兵瞬间崩溃,一万多人当场凉了。夏国老大受了重伤,单人独骑跑路,收集残兵,逼着五万民夫往西退守上邽。魏兵抓了夏国老大的弟弟丹阳公乌视拔、武陵公秃骨以及公侯以下一百多人。当天,魏兵乘胜进攻安定,夏国的东平公乙斗弃城跑向长安,还抢了几千户人家,往西逃到上邽。

戊戌那天,魏兵叔孙建在湖陆攻打竺灵秀,竺灵秀被揍得惨败,五千多人阵亡。叔孙建收兵驻扎在城。

己亥,魏老板到了安定。庚子,又返回平凉,挖了壕沟把城围起来。安抚刚归顺的人,赦免了秦、雍地区的百姓,还免了七年赋税。夏国陇西的守将投降了魏国。

辛丑,魏国安颉带着各路人马攻打滑台。

河西王蒙逊派尚书郎宗舒等人去给魏国进贡,魏老板设宴招待,拉着崔浩的手给宗舒他们看,说:“你们听说过的崔公,就是这位。论才华谋略,现在没人能比。我不管干啥都得问他,他预判的成败,准得像提前对好了答案,从没失手过。”

魏国任命叔孙建为冀、青等四州的都督。

魏尚书库结带着五千骑兵去接秦王暮末。秦卫将军吉毘觉得不该往内地迁,暮末听了他的,库结只好带兵回去。

南安的一万多羌人叛了秦国,推举安南将军、督八郡诸军事、广宁太守焦遗当老大,焦遗不答应,他们就劫持焦遗的族子长城护军焦亮当老大,带着人攻打南安。暮末向氐王杨难当求救,杨难当派将军苻南带三千骑兵来救,暮末和他一起夹击羌人。羌人被打垮,焦亮逃回广宁,暮末进军攻打,亲手写信让焦遗拿下焦亮;十二月,焦遗斩了焦亮投降,暮末给焦遗加了镇国将军的头衔。秦国略阳太守弘农人杨显带着全郡投降了夏国。

辛酉这天,任命长沙王刘义欣为豫州刺史,镇守寿阳。寿阳当时土地荒芜、百姓逃散,城墙也破败了,盗贼到处乱窜。刘义欣到任后,根据实际情况打理,境内百姓才安定下来搞生产,路不拾遗,城府也变得充实,成了强藩。芍陂荒废了好久,刘义欣修复堤防,引河水进陂,灌溉一万多顷田地,再也没闹过旱灾。

丁卯,夏国的上谷公社干、广阳公度洛孤投降,魏国拿下平凉。

关中侯豆代田找到了奚斤、娥清等人,献给魏老板。魏老板把夏国老大的老婆赏给豆代田,让奚斤跪着给豆代田敬酒,对奚斤说:“能让你活下来的,是豆代田。”赐给豆代田井陉侯的爵位,加授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兼任内都幢将。

夏国长安、临晋、武功的守将全都跑路了,关中地区全被魏国收入囊中。魏老板留下巴东公延普镇守安定,让镇西将军王斤镇守长安。壬申,魏老板往东返回,让奚斤当宰士,背着酒食跟着。

王斤这人狂得没边,还不守法,就信身边人的话,随意征调百姓干活,老百姓实在受不了,几千户往南逃到汉川。魏老板查清楚实情后,把王斤斩了示众。

右将军到彦之、安北将军王仲德都被关进大牢免了官,兖州刺史竺灵秀因为弃军逃跑被砍了。皇上看到垣护之的信,觉得他说得挺对,任命他为北高平太守。

到彦之北伐的时候,兵力物资那叫一个雄厚;结果惨败回来,啥都丢光了,国库、武器库都被掏空了。后来有一天,皇上和大臣们吃饭,有个边境来投降的人在座。皇上问尚书库部郎顾琛:“仓库里还有多少兵器?”顾琛忽悠说:“够十万人用的。”皇上问完就后悔了,听了顾琛的回答,特别开心。顾琛是顾和的曾孙。

彭城王刘义康和王弘一起管尚书省的事,刘义康心里老大不乐意,想拿到扬州的地盘,话里话外都露出来了;因为王弘的弟弟王昙首在朝廷里,被皇上信任重用,他就更不爽了。王弘因为年老多病,多次请求退休,王昙首自己请求去吴郡任职,皇上都没答应。刘义康对人说:“王弘老躺着养病,国家大事哪能这么躺着不管!”王昙首劝王弘把府里一半的文武官员分给刘义康,皇上同意分两千人过去,刘义康这才高兴。

【内核解读】

这段史料生动还原了南北朝时期北魏与夏、刘宋政权之间的多线战事,其中的军事决策、人物博弈与政权兴衰折射出乱世争霸的复杂逻辑,也为后世留下了诸多战略与人性的深刻启示。

军事谋略:胜负的关键变量

北魏在对夏作战中展现出极高的军事素养。面对平凉固守的夏军,魏主先是派赫连昌招降,招降不成则以古弼诱敌,再用高车骑兵突击,一套组合拳将战术灵活性发挥到极致。围困鹑觚原时,魏军精准切断夏军水草补给,迫使对手陷入绝境,最终以极小代价击溃夏军主力,这种“围点打援+后勤绞杀”的战术,尽显游牧民族与中原军事智慧的融合。

反观夏军,夏主赫连定在救援平凉时贸然追击,陷入魏军圈套,兵败后虽依托鹑觚原结阵自固,却忽视了水源这一致命短板,最终导致全军崩溃。其决策暴露了乱世中割据势力的致命弱点——缺乏系统战略思维,仅凭血气之勇应战。

刘宋北伐:理想与现实的断裂

刘宋的北伐失败堪称战略失误的典型案例。到彦之在战事不利时,无视垣护之“守滑台、进河北”的合理化建议,因目疾加重和将士疫病便仓促撤军,甚至焚烧战船、丢弃甲仗,导致“府藏武库为之空虚”。这种“一溃千里”的撤退不仅丧失了战略主动权,更暴露了南朝军队指挥体系的脆弱性——主将意志左右全局,缺乏韧性与应急预案。

相较之下,王仲德“引舟入济”的建议更具理性,萧承之守济南时“空城计”的惊险操作,则展现了基层将领的临危决断。而长沙王刘义欣坚守彭城、拒绝弃城的选择,更成为稳定战线的关键,可见乱世中“守”与“退”的抉择往往直接决定战局走向。

政权治理:军事之外的胜负手

北魏的崛起绝非偶然。魏主在征战中始终注重“安慰初附,赦秦、雍之民,赐复七年”,通过减免赋税、稳定民生巩固新占领区,这种“军事征服+民政安抚”的双轨策略,使其在扩张中不断获得民心支撑。对崔浩的信任、对豆代田的破格封赏,也体现了其任人唯贤的用人智慧,这与夏主的孤立无援、刘宋的内部倾轧形成鲜明对比。

刘宋朝廷的内部矛盾则为其军事失败埋下伏笔。彭城王刘义康因“欲得扬州”而对王弘心生不满,这种权力斗争消耗了统治核心的精力;到彦之北伐时“甲兵资实甚盛”,败退后却“委弃荡尽”,暴露了南朝后勤管理与战略规划的严重缺陷。顾琛对武器库存的“诡对”,更折射出政权在失败后的维稳焦虑。

历史镜鉴:乱世争霸的底层逻辑

这段历史揭示了乱世中政权兴衰的三大核心要素:其一,战略韧性决定生存空间,北魏对夏的持续围困、刘义欣坚守彭城,印证了“善战者不怒,善败者不亡”的真理;其二,内部团结是力量源泉,北魏君臣同心与刘宋的权力倾轧形成反差,最终影响战局走向;其三,民心向背决定统治根基,北魏的赋税减免与王斤“调役百姓”的败政形成对比,说明军事征服若缺乏民生支撑终将难以持久。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这一时期的战事是南北朝力量消长的缩影——北魏通过制度化的军事改革与民政治理稳步崛起,而刘宋因内部权力博弈与战略短视逐渐丧失优势,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战场胜负上,更植根于政权治理能力的深层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