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第190章 汉纪二十九 王莽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师王舜自从王莽篡夺皇位之后,心悸的毛病越来越严重,最后去世了。

王莽给太子设置了师、友各四人,俸禄等同大夫。任命原大司徒马宫等人担任师疑、傅丞、阿辅、保拂,这就是四师;原尚书令唐林等人担任胥附、奔走、先后、御侮,这就是四友。又设置师友、侍中、谏议、《六经》祭酒各一人,一共九个祭酒,俸禄都是上卿级别。王莽派使者带着盖有玉玺的诏书、印绶,还有舒适的安车和四匹马拉的车,去迎接龚胜,任命他为师友祭酒。使者和郡太守、县长官、三老、下属官员、地方上的义士以及儒生等一千多人,来到龚胜居住的里巷宣读诏书。使者想让龚胜起身迎接,在门外站了很久。龚胜称自己病得很重,躺在卧室门西边、窗户南边,头朝东,身上盖着朝服,拖着大带子。使者把诏书交给他,奉上印绶,把安车、驷马牵进来,上前对龚胜说:“圣明的朝廷一直没忘记您,现在各项制度还没确定,就等着您去主持政务呢。朝廷想听听您打算推行什么政策,好让天下安定。”龚胜回答说:“我向来愚笨,又加上年老多病,命都快没几天了。要是跟着您上路,肯定会死在半道上,一点用处都没有!”使者极力劝说,甚至要把印绶直接给他佩戴上,龚胜却坚决推辞不接受。使者上奏说:“现在正是盛夏,天气炎热,龚胜身体虚弱气短,可以等秋凉了再出发。”王莽下诏同意了。使者每隔五天就和太守一起去问候龚胜的生活起居,还对龚胜的两个儿子和他的门人高晖等人说:“朝廷诚心诚意等着封给龚胜土地,就算他生病了,也应该挪动到驿馆去,表现出愿意前往的意思,也好给子孙留下一份大事业。”高晖等人把使者的话告诉龚胜,龚胜知道朝廷不会听他的,就对高晖等人说:“我受了汉朝的大恩,没办法报答。如今年纪大了,没几天活头了,从道义上讲,我怎么能一身侍奉两个朝代的君主,死后到地下怎么去见原来的君主呢!”龚胜接着交代了自己死后入殓等事情,说:“衣服只要能遮住身体,棺材只要能装下衣服就行。别跟着世俗的做法,动我的坟墓,种柏树,建祠堂!”说完这些,就不再开口吃喝,过了十四天就去世了,去世的时候七十九岁。

当时,有很多享有清名的人士,像琅邪的纪逡,齐地的薛方,太原的旬阝越、郇相,沛地的唐林、唐尊,他们都因为精通经学、品行端正而在世上闻名。纪逡、唐林和唐尊都在王莽手下做官,被封侯,地位尊贵,还担任过公卿的职位。唐林多次上奏章劝谏纠正,有忠诚正直的气节。唐尊则穿着破旧的衣服、鞋子都露着洞,徒有虚伪的名声。旬阝相是王莽太子的四友之一,生病去世后,王莽太子派使者送来衣服和被子作为丧葬礼物,旬阝相的儿子抱着棺材不接受,说:“我死去的父亲留下遗言:‘师友送的东西,不要接受。’如今我父亲能在太子这儿忝列友官,所以不能接受。”京城的人都称赞他。王莽用安车去接薛方,薛方通过使者推辞说:“尧、舜在位的时候,下面还有巢父、许由这样的隐士。如今圣明的君主正大力推崇唐尧、虞舜的德行,我这小臣想坚守像许由隐居箕山那样的气节。”使者把这话报告给王莽,王莽很喜欢这话,也就不再强求他。

当初,隃糜的郭钦担任南郡太守,杜陵的蒋诩担任兖州刺史,他们也都以廉洁正直出名。王莽代理皇位的时候,郭钦、蒋诩都称病辞去官职,回到家乡,闭门不出,最后在家中去世。汉哀帝、汉平帝的时候,沛国的陈咸因为精通律令担任尚书。王莽辅佐朝政后,更改了很多汉朝的制度,陈咸心里很不认同。等到何武、鲍宣被杀,陈咸感叹说:“《易经》里说‘看到事情的征兆就行动,不要等到一天过完。’我该离开了。”就请求退休离职。王莽篡位后,征召陈咸担任掌寇大夫,陈咸称病不肯答应。当时陈咸的三个儿子陈参、陈钦、陈丰都在朝中任职,陈咸让他们都辞去官职回到家乡,自己闭门不出,祭祀祖先还沿用汉朝的腊日。有人问他为什么,陈咸说:“我的祖先怎么会知道王莽家的腊日呢!”还把家里有关汉朝律令的书籍都收集起来,藏在墙壁里。另外,齐地的栗融、北海的禽庆、苏章,山阳的曹竟,都是儒生,他们辞去官职,不在王莽手下做官。

班固评论说: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卿大夫,以及汉朝建立后的将相名臣,贪恋禄位和恩宠以至于失去操守的人太多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清高节操的人士就显得格外可贵。但大体上这些人大多能自我约束,却不善于治理他人。王吉、贡禹的才能,比龚胜、鲍宣要高。能坚守正道直至死亡,龚胜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坚守节操但不拘泥小节,薛方差不多接近这样。郭钦、蒋诩,喜欢隐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就和纪逡、唐林之流截然不同了。

这一年,靠近黄河的郡县发生了蝗灾。

黄河在魏郡决口,洪水泛滥到清河以东的好几个郡。在这之前,王莽担心黄河决口会冲毁他在元城的祖坟;等到黄河决口向东流去,元城不再受水患威胁,所以就没有去修筑堤坝堵塞决口。

评论

这一时期,王莽统治下的新朝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景象,一方面是王莽政权对人才的拉拢,另一方面则是众多名士对其统治的态度分化。王莽为太子配备众多高级别的师友,试图塑造新朝的人才体系,以巩固统治。然而,像龚胜这样深受汉朝厚恩的人,秉持着忠诚于旧朝的信念,坚决拒绝为新朝效力,以绝食而死来扞卫自己的气节,其行为令人动容,展现出对旧主的忠贞和对道义的坚守。而纪逡、唐林、唐尊等人选择在王莽政权中任职,虽各有表现,但也反映出在新朝权势诱惑下部分人的妥协。薛方以巧妙言辞婉拒王莽征召,既坚守了自身气节,又避免了与新朝的直接冲突。郭钦、蒋诩、陈咸等人或称病辞官,或拒绝出仕,用各自的方式表达对王莽政权的不认可。这些名士的不同选择,反映出王莽政权虽已建立,但在人心向背上并未真正获得广泛认同,社会各阶层对新朝的态度复杂多样。此外,黄河决口、蝗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王莽因一己私利不顾黄河决口对百姓的危害,充分暴露了其统治的自私与短视。种种迹象表明,王莽的统治不仅面临着内部人心不齐的问题,还需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严峻挑战,新朝的统治根基愈发不稳,未来充满了变数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