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 第248章 宣龙舟会,这是机炮(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8章 宣龙舟会,这是机炮(五)

此时,卢大匠不慌不忙地将弹框插在铳管横向的窗户上,动作轻柔却又十分精准。

插好弹框后,他又打开了弹框上的榫扣,紧接着,他示意一名太监趴在铳筒后面的地上。

太监依言趴好后,卢大匠拿起一个拱形弯铁,小心翼翼地将它压在扳手处的凹口里。

这一连串的动作,看得朱有建和鲁有林等人是目不转睛,心中满是疑惑,不知道卢大匠接下来还会有怎样的举动,而这新式火器又究竟会展现出怎样的威力呢。

卢大匠做完那一系列复杂的准备工作后,迅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迈着沉稳的步伐跑向朱有建,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而后声音洪亮地说道:

“圣上,连珠铳准备完毕,请您指示!”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眼睛紧紧地盯着朱有建,等待着皇帝的命令。

朱有建微微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与期待,简洁有力地说道:

“准。”

得到皇帝的许可后,卢大匠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

他迅速拿出一枚令旗,向着不远处的试射太监用力地挥舞着,同时大声喊道:

“动!”

那声音在空旷的场地中回荡,显得格外清晰。

听到卢大匠的命令,试射太监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的手指轻轻掰了下机括,而后迅速将手抽了回来,左右手稳稳地压在拱形铁上。

紧接着,只听见“砰砰砰”一连串清脆的声响,板框里的子弹如同离弦之箭一般,迅速地飞射而出,向着远处的木靶子疾驰而去。

随着子弹的不断发射,板框里的子弹数量迅速减少,不一会儿,就彻底没有了。

试射太监熟练地将空的板框取下,又快速地换上了一板新的弹框,然后重复着刚才的操作。

就这样,随着一次次的射击,弹框很快又空了出来,而地上则多出来许多空弹筒,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刚才那激烈的射击场景。

鲁有林站在一旁,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微微张开,脸上满是震惊的神情。

他从未见过如此威力强大、射击速度如此之快的火器,心中不禁对连珠铳的奇思妙想和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感到由衷的赞叹。

而朱有建站在原地,眼神中满是震撼与迷惑,整个人仿佛被定住了一般。

他望着那还冒着袅袅青烟的连珠铳,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哪里是什么普通的火器,分明就是自动机枪啊!

他在影视剧中曾见过“马克沁机枪”的模样,也大致了解过其工作原理,当时虽对那巧妙的设计惊叹不已,但也并未深入钻研。

正因为如此,他根本无法画出马克沁机枪的图纸,尤其是那关键的取弹器部分,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去实现。

可如今,卢大匠和陈大匠他们竟然真的造出了自动机枪,这让朱有建满心都是疑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这些工匠们有着远超自己想象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时间,各种念头在他脑海中飞速闪过,他既兴奋于这新式武器的诞生,又迫切地想要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一旁的鲁有林,双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明亮的星星。

仅仅看过一轮连珠铳的发射,他就迅速地弄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他心中对卢大匠和陈大匠二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不由得向他们投去了倾佩的目光。

卢大匠和陈大匠敏锐地察觉到了鲁有林的目光,二人赶忙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袍服,动作整齐划一。

随后,他们一起向着鲁有林深深施了一礼,陈大匠面带微笑地说道:

“小陈见过鲁师傅,见到您很高兴!”

卢大匠也紧接着说道:

“小卢见过鲁师傅,今日得见,荣幸之至!”

他们刚来到八里庄的时候,就看到朱有建与鲁有林热情地打招呼,当时心里惊讶得不行,甚至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毕竟在他们看来,鲁有林这样的能人,能得到皇帝如此亲切的对待,实在是让人既意外又羡慕。

在火药局的各个监里,那些大匠们对鲁有林的认知可谓深刻至极。

他们常常感慨,自己这些人不过是苦苦求着老天爷赏口饭吃,一辈子都把那赖以生存的手艺当作指望。

然而,世间总有一些人,是老天爷主动喂饭吃的,鲁有林无疑就是这样的奇才。

鲁有林早在十二岁的时候,就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对火器的理解能力。

别的孩子还在玩闹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在火器的世界里崭露头角。

当时,赵世祯赵大人对他极为赞赏,甚至一度惋惜他是太监的身份,不然赵大人真想收他为徒,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到了十六岁,鲁有林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开始对水雷和地雷进行改良。

他巧妙地引入了燧石自动点火装置,大大提升了这些武器的使用效率和威力。

两年后,十八岁的他造出了多管火箭“一窝蜂”,并且对神机炮与神机铳进行了大胆改造。

将炮管改成了臼炮的样式,使其成为了改良型手炮,在战场上的实用性大大增强。

就这样,凭借着自己卓越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鲁有林在二十六岁时就成为了器械监、火器监、器工监、铸造监、兵器监等诸多部门的总监。

在任期间,他对现有的火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让大明的火器水平得到了显着提升。

也正是因为他的杰出贡献,赵世祯大人将珍贵的《神器谱》相赠于他。

尽管后来鲁有林被天启爷贬进了皇庄,但在所有大匠的心中,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终其一生能够超越他。

他就像一座屹立在火器领域的高不可攀的丰碑,那辉煌的成就和卓越的才华,始终让后辈们敬仰和追赶。

鲁有林面带和善的笑容,对着陈大匠和卢大匠回礼,这一举动让两人心里顿时一惊,甚至有些受宠若惊。

在他们心中,鲁有林地位尊崇、才华横溢,如今竟对自己这般客气,怎能不让他们感到意外和激动。

随后,卢大匠整理了一下思绪,恭敬地向朱有建汇报起这新式连珠铳的制造过程。他娓娓道来:

“圣上,当初我们依照图纸将这连珠铳建造出来后,在试验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

那弹筒并不能像我们预想的那样顺利从另一边的窗口出去,反而会被后冲力冲向后面的撞针,然后就卡在了实弹与撞针之间,导致无法继续射击。”

说到这里,卢大匠微微停顿了一下,看了眼身旁的陈大匠,眼神中满是赞赏,接着说道,

“后来多亏了陈大匠灵机一动,他将撞针与弹筒之间特意让出了一个弹筒的距离,又把撞针加长。

再次进行射击的时候,奇迹就出现了,只要扣动一次机括,就可以将弹框里的铳弹全部射尽,这才有了如今这连续射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