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 第242章 悍勇蒙旗,汉旗末路(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2章 悍勇蒙旗,汉旗末路(七)

方正化所带领的队伍中,有五百多位御马监卫兵,他们曾亲身经历过宣化城战役,对战争的残酷本已有了深刻的认识。

那时,他们在宣化城内目睹了闯军的凄惨景象,那些画面如同噩梦般,至今仍时不时地在他们脑海中浮现。

按常理来说,经历过那般惨烈场景的他们,面对眼前的状况,应该能够保持一定的镇定。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眼前的战场与宣化城的情况截然不同。

宣化城内闯军的凄惨,是一种如鬼魅般的悲凉,透着无尽的绝望与哀伤;

而这里,则是被血肉泥浆所充斥,血腥与尸臭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之中。

这种强烈的感官冲击,让他们难以承受。

尽管他们下意识地戴上了口罩,试图阻挡那令人作呕的气味,可那刺鼻的味道仿佛无孔不入,口罩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方正化强忍着胃里的翻涌,努力保持着镇定。

他深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做点什么来稳定军心。

于是,他下令让人寻找柴火,点燃成篝火。

跳动的火焰,在这黑暗而又阴森的战场上,显得格外温暖。

他希望这篝火的温暖,不仅能驱散身体上的寒意,更能抚慰大家受伤的心灵。

同时,他自己也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

他不愿待在黑暗之中,那无尽的黑暗仿佛会将人吞噬,让人更加恐惧。

而且,他也不想回到军帐中去睡觉,因为他害怕在梦里再次重现那惨烈的场景。

那血腥的画面、刺鼻的气味,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脑海里,让他无法摆脱。

战士们也和他一样,完全没有了食欲。

浓重的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让他们觉得哪怕喝一口水,都仿佛是在喝血。

他们静静地围坐在篝火旁,谁也不说话,眼神中透露出疲惫、恐惧与迷茫,这场战争的残酷,已经彻底地改变了他们……

曹化淳满心烦躁,眉头拧成了疙瘩。

自从上回与汉旗那场激烈的战斗之后,那支汉旗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他苦苦寻觅,却再也没见到哪怕一个逃跑的汉旗士兵的踪影。

日子一天天过去,连续五天了,连个人影都瞧不见,这让他心里愈发没底,像猫爪子挠似的难受。

实在没辙了,曹化淳决定依照之前在宣城的那套办法,派出了十几名番子前往兴和打探情况。

那些番子领了命,快马加鞭地赶去。本以为要费些时日才能回来,谁料上午刚派人去,下午那些番子就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

曹化淳急忙把他们召来,番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为他详细描绘起兴和城内的惨烈景象。

他们说,兴和城内一片狼藉,街道上满是破碎的砖瓦和烧焦的木头,房屋大多都成了废墟,只剩下残垣断壁在风中摇摇欲坠。

地上血迹斑斑,干涸的血迹呈现出暗褐色,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惨烈厮杀。

随处可见横七竖八的尸体,有汉旗士兵的,也有普通百姓的,有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硝烟味和血腥味,让人闻之欲呕。

曹化淳听着听着,脸色越来越凝重,眉头也皱得更紧了。

他没想到兴和城内的情况竟然如此糟糕,心里不禁对那支消失的汉旗产生了更多的疑惑,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又在谋划着什么呢?

这一切都像一团迷雾,笼罩在他的心头,让他感到无比的焦虑和不安。

不曾想,在兴和城内,汉旗伤员们的情绪犹如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最终彻底爆发了

。那些伤员们突然之间发疯似的,见人就砍杀,完全失去了理智。

而城内的情况也颇为复杂,这里有过去从事马市生意的相关人员,还有不少做小买卖的人,其中大多是蒙古人。

这些蒙古人与汉人之间的关系本就不太融洽,甚至可以说充满了敌意,而且很多人还属于漠南部族,对汉旗更是怀着深深的仇恨。

汉旗的成员原本就是投降后金的明军,他们在大明时就曾与蒙古人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后来又跟随后金与蒙古人多次交锋。

这样的经历,使得他们与蒙古人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彼此看不顺眼。

如今,汉旗的士兵们身上带着伤痛,每天都被痛苦折磨得难以忍受,心中的愤懑和怨气不断累积。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与蒙古人之间的冲突一触即发。

一开始,双方只是相互斗狠,用言语和肢体动作表达着不满和愤怒。

然而,很快矛盾就进一步激化,双方动起了刀子。局势迅速失控,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那些蒙古人也并非善茬,他们本就有过参与战争的经历,面对汉旗伤员的攻击,丝毫没有退缩和忍耐。

尽管蒙古人的人数只有三千人,但汉旗这边全是伤员,双方竟然打得难解难分、势均力敌。

一时间,兴和城内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鲜血不断地流淌,原本就破败的城市变得更加混乱和凄惨。

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让兴和城内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也让人们对未来的走向充满了担忧。

马光远身处城府之中,目睹着城内混乱不堪、血腥厮杀的场面,知道再也无法装作若无其事了。

他眼神一狠,不再犹豫,直接指挥着手下的人马朝着冲突之地杀了过去,那架势仿佛要将心中的怒火全部发泄出来。

此时的鲍承先早已是奄奄一息,躺在那里气若游丝。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艰难地向孙德功交待道:

“屠城吧,这些蒙古人与咱们根本不是一条心,留着他们日后必定是个祸患!”

孙德功听后,脸上闪过一丝狠厉之色,点了点头,随后便开始安排屠城之事。

经过一番残酷的杀戮,屠城行动最终是成功了,可汉旗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这场混乱与屠杀中,汉旗又折损了五千余人,原本就人数不多的队伍,如今剩余的已经不到三千余人。

而在此之前,因为中毒以及身负重伤,汉旗已经死了一千多人。

遭受了如此沉重打击、伤上加伤的汉旗,终究还是没能挺过去。

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那些受伤的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地相继死去,生命如同风中残烛般,被无情地熄灭。

在三位旗主之中,孙德功算是支撑得最久的一个了。

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心中仍怀着一丝不甘,想着要焚城,让这座充满了痛苦和回忆的城市化为灰烬。

然而,此时的他已经虚弱到连火镰都拿不动、打不着了。

最终,他带着满心的遗憾,闭上了双眼,离开了这个残酷的世界。

那些曾经跟随汉旗南征北战的马匹,同样也受了伤。

它们虽然生命力顽强,可也抵不住连续两天没有草料的折磨。

当番子们进入城中时,那些战马也已经死得差不多了,曾经充满活力的它们,如今也静静地躺在地上,成为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

兴和城内,一片死寂,弥漫着死亡的气息,曾经的繁华与生机早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无尽的伤痛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