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 第235章 兴和初战,汉旗喋血(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5章 兴和初战,汉旗喋血(六)

此刻,兴和城内,士兵们纷纷下马,解开皮甲的绳子,擦拭着脸上的汗水和尘土。

他们围坐在一起,低声交谈着,讨论着接下来的行程。

而在城外,那被堵塞的峡谷,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这场意外的遭遇,也为他们的行军之路增添了一丝未知的变数。

当蒙古土默特旗与巴林旗的骑兵进入兴和城,与汉旗的残兵败将相遇时,空气中瞬间弥漫起一股浓烈的火药味。

双方的旗主之间,不仅毫无交情可言,反而积怨已久,仇恨的种子早在往昔的战争中便已深深埋下。

马光远,曾跟随黄台吉挥军攻打漠南各部,那时候的他,铁蹄所至,寸草不生。

在进攻巴林部时,他的军队如饿狼般凶猛,冲入巴林部的领地,大肆杀戮,许多巴林贵族命丧其手。

而孙德功,在崇祯初期后金攻打库伦的战事中,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

喀喇沁部背叛了林丹汗,可土默特部却坚守立场,未曾动摇。

也正因如此,土默特部在那场残酷的战争中损失惨重,族群几乎战死一半之多,其中不少人是在孔有德那轰鸣的炮火下失去了生命。

而孙德功所率领的军队,对土默特部的老弱妇孺也毫不留情,惨遭屠杀的人数不计其数。

如今,狭路相逢,双方一见面,眼中便燃起了仇恨的怒火,直欲将对方生吞活剥。

虽因同在鞑清的统治之下,有所顾忌,没有当场大打出手,但那充满恶意的嘲讽却如利箭般,不断射出。

“你们汉旗不是一向很牛逼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怎么如今弄成这副惨兮兮的鬼样子?”

土默特旗的一位将领阴阳怪气地说道,脸上满是不屑。

“呦呵,鲍承先以前多威风啊,总喜欢在大王面前说我们坏话,打小报告,如今怎么病恹恹成这个鬼样子了?”

巴林部的旗主也不甘示弱,冷笑着讥讽道。

“还是孙旗主精神啊,脸色都黑得发亮啦,莫不是做了太多亏心事?”

又有人不怀好意地调侃着孙德功。

“唉,马旗主怎么不请我们喝口热奶茶,这是看不起我们这些草原上的汉子吧?”

嘲讽声此起彼伏,一句比一句尖锐,汉旗的几位旗主马光远、鲍承先、孙德功等人,脸色涨红,又羞又恼。

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尴尬地站在那里,场面一时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

蒙古各旗的人毫不留情地对着汉旗的几位旗主冷嘲热讽,那话语一句句就像锋利的刀子,直直地扎进他们的心窝,可他们却只能咬牙忍着。

“哎呦,你们那个战区的明军真有这么厉害,俺们可不信!”

一个蒙古骑兵大声笑着,满脸的轻蔑。

“不过你们放心,俺们可不会帮你们的忙,俺们明天凌晨就去榆木川啦!”

另一个也跟着起哄,语气中满是幸灾乐祸。

他们心里想着,若是能把这几个汉旗旗主给气死,那可真是大快人心,蒙旗这边绝对不会有丝毫介意。

这边他们还有心情调侃着汉旗,可榆木川那边的情况却早已是一片凄惨。

鞑清铁帽子王所率领的科尔沁旗,竟然已经全军覆没,乌珠穆沁旗的战损也达到了惊人的六成。

时间回到四月初一申时,沙子甸战役正式打响。

科尔沁旗的骑兵们素以凶悍着称,这次也不例外,他们一马当先,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般,迅速闯入了通往沙子甸的通道。

乌珠穆沁旗的骑兵们紧紧跟随在他们身后,而扎鲁特旗和敖汉旗的队伍也依次跟进。

他们本以为能像以往一样,凭借着勇猛和强悍,在战场上肆意驰骋,大获全胜。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等待着他们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惨烈战斗,是明军那如铜墙铁壁般的顽强抵抗,以及那让人胆寒的致命打击。

科尔沁旗就这样在这场战斗中全军覆灭,乌珠穆沁旗也遭受重创,沙子甸通道里,哀嚎声、哭喊声此起彼伏,鲜血染红了大地,曾经的威风与荣耀,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泡影。

方正化站在高处,紧紧握着远望筒,目光如鹰般死死盯着远处那渐渐逼近的蒙古骑兵。

当看到那身着皮甲、骑着矫健战马的凶悍身影时,年少时亲身经历过元鞑子肆虐的可怕记忆,瞬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说不紧张,那肯定是假的,他的手微微颤抖着,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开战之前,方正化曾在心中反复盘算,想着等这些鞑子进入到一千步的距离时,再下令炮击,这样既能保证火力的精准度,又能给敌人致命一击。

然而,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一方面,内心的紧张让他难以完全保持冷静和沉稳;

另一方面,他对组炮的威力虽然有所期待,但还是存在预估不足的情况。

最终,在鞑子们行进到两千五百步的时候,方正化咬了咬牙,狠下心来下达了开炮的命令。

那一门门组炮瞬间发出怒吼,巨大的声响震得大地都为之颤抖,炮弹拖着长长的火焰,如流星般划过天空,准确地落入了科尔沁旗的骑兵队伍中。

组炮的威力果然惊人,巨大的爆炸产生的气浪和飞溅的弹片,瞬间就将科尔沁旗的骑兵们炸得人仰马翻。

但科尔沁旗的骑兵们以凶悍着称,这猛烈的炮火不但没有吓退他们,反而激起了他们骨子里的血性。

他们不顾生死,大声呼喝着,策马加速前进,想要冲破这密集的炮火封锁。

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更加无情的打击,在持续不断的炮击下,科尔沁旗的骑兵们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最终被彻底送进了地狱深渊。

而紧跟在科尔沁旗后面的乌珠穆沁旗,在一开始的炮击中,只有不到三成的骑兵遭受了损失。

看到前方科尔沁旗的惨状,他们果断地调转马头,开始撤退。

可让人疑惑的是,明明一开始损失不算太大,为什么最终他们的战损却能达到六成呢?

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残酷的战斗过程呢?

原来是卢大匠版组炮造成了乌珠穆沁旗如此高的战损。

方正化当时其实已经对五千步开外的鞑子不抱什么希望了,毕竟距离实在太远,超出了他原本认为组炮能够有效打击的范围。

然而,炮手们却有着不同的想法,他们觉得不妨试一试,发几轮炮弹碰碰运气。

于是,在方正化的犹豫下,组炮再次发出轰鸣。

这些为了追求射程而不太在意准头的炮弹,如脱缰的野马般,直接飞过了五千步的距离,最终在六千步开外爆炸。

偏偏这条路在五千五百步的地方朝着南方拐弯,而那些发射出去的炮弹也像是受到了某种无形力量的牵引,同样偏离了十五度拐向了南方。

就这样,炮弹不偏不倚地在乌珠穆沁旗的前军之中炸开了花。

剧烈的爆炸声响起,火光冲天,许多骑兵被强大的冲击力震得摔下了马。

而此时,他们身后的中军正策马狂奔而来,根本来不及停下或躲避。

那些摔倒在地的骑兵们,就这样被无情地踩踏在马蹄之下,惨叫着失去了生命。

乌珠穆沁旗原本以为已经躲过了最危险的时刻,却没想到,这意外飞来的炮弹,让他们的伤亡进一步加剧,最终战损达到了六成之高。

应了那句话:

你永远不知道意外正在哪个犄角旮旯等着。

方正化望着那炮弹发射出去后,如同消失在茫茫天际般不知飞向了何处,心中顿时一惊,急忙出声阻止了炮手们再次炮击。

此时,他的脑海中突然回想起曹化淳曾与他交待过的话:

组炮最好用在三千步以内。

直到这一刻,他才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原来在三千步之外,这组炮就会因为距离过远而失去准头,难以精准地打击到目标。

方正化微微皱起眉头,脸上露出一丝懊恼的神情。

他哪里知道,并不是组炮本身的射程只有三千步,而是这卢大匠版的组炮在设计制造时,过于追求射程的极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精准度。

这种只注重射程的设计理念,导致了炮弹在远距离发射时,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难以控制其飞行轨迹,自然也就无法准确命中目标了。

想到这里,方正化暗自叹了口气,心中默默提醒自己,以后在使用组炮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曹化淳所说的,将其用在合适的距离范围内。

充分发挥出组炮的威力,避免再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

同时,他也对卢大匠版组炮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也为他今后在战场上指挥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