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1983:回到八零当妇女主任 > 第一百八十章 土法遇科技,冰火淬金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八十章 土法遇科技,冰火淬金丹

周正阳也顾不上斯文了,跟着蹲了下来,一手拿笔记本,一手捏着江晚特意买来的温度计,镜片几乎要贴到炭火边上,那架势,比在大学实验室里还认真。

“你瞅着。”陆大柱用铁钳拨弄着铁丝网上的山楂片,自顾自地讲解,“刚上去,冒的是生酸气,呛鼻子。这会儿的肉是死的。”

“生酸气……呛鼻……”周正阳飞快地在本子上记着,鼻子用力地嗅着,差点被呛得咳嗽起来。

“等一等,颜色会变暗,酸气里头开始透出一点甜。这时候就得盯紧了,火候马上就到。”

周正阳屏住呼吸,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画着曲线。“甜味出来的时候,温度六十八度!”他报出数字,立刻补充,“湿度计显示,空气湿度下降了五个百分点!”

“还不够。”陆大柱头也没抬,眼睛死死锁定着那些山楂片。“还得看,那山楂片的边儿会微微卷起来,上头渗出一层油光,那是它自个儿的糖油。这时候的香气,就不呛了,是熟透了的果子香,闻着心里就舒坦。”

周正阳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溜圆,他一会看看山楂片,一会看看温度计,嘴里喃喃自语:“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的临界点……原来是这样……”

“就是现在!”陆大柱猛地用铁钳敲了一下铁丝网的边沿。“记下!颜色、软硬、温度!全都记下!”

周正行手忙脚乱地记录下所有参数,额头上全是汗。他看着陆大柱仅凭一双手、一个鼻子就精准锁定的那个瞬间,再看看自己本子上一连串复杂的数据,心里那点仅存的学术派矜持,彻底被这盆炭火烧得一干二净。

两人就这么一头扎了进去。

一个凭着祖辈传下来的土法手艺,用最原始的炭火,为山楂的风味“定性”。另一个则用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把这玄之又玄的感觉,翻译成一组组精准的数字,为机器的大规模生产“定量”。

“不行,这炉出来的味儿有点空,不够厚。”陆大柱捻起一片刚出炉的样品尝了尝,立刻皱眉。

周正阳一把抢过来塞进嘴里,嚼了两下,冲到机器旁,翻开笔记对了半天,大喊:“知道了!炭火预处理时间短了三分钟!初始温度偏高两度,导致部分芳香物质提前挥发!下一批调整!”

他们管这套流程,叫“冰火淬炼法”。陆大柱的炭火是“火”,炙热而凭直觉,淬炼出果干最醇厚的灵魂。周正阳的机器是“冰”,冷静而讲数据,将这灵魂完美复刻,固化下来。

库房里,争执声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报数声和讨论声。

“大柱哥,你再试试这个!热风循环速度调慢一档,低温烘烤延长半小时!”

“嗯!这回的味儿对了!就是这个劲儿!”

江晚和陆亦川再过来时,正赶上最新一批样品出炉。人还没进库房,一股霸道的香味就先冲了出来。那香味浓郁又复杂,有炭火的焦香,有山楂的酸甜,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木炭清气,几种味道拧成一股绳,直往人鼻子里钻。

桌子上,摆着一盘全新的山楂果干。它不再是黑乎乎的硬块,也不是油润的湿片,而是呈现出一种晶莹剔透的深红色,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糖霜,干爽利落,内里却饱含着生命力。

江晚拈起一片放进嘴里。牙齿切开微韧的外皮,触到内里软糯的果肉。一股浓烈到极致的果香瞬间在口腔里炸开!根本不是单纯的酸,而是在酸的主调下,迸发出焦糖的甜、果肉的鲜、炭火的香,几种味道层次分明,在舌尖上疯狂起舞。

“成了!”江晚眼睛倏地亮了,惊喜藏都藏不住。

她看向并肩站着的陆大柱和周正阳。一个满手老茧,浑身烟火气。一个戴着眼镜,满身书卷气。此刻,两人都灰头土脸,正凑着头兴奋地盯着那盘果干,脸上是同款的、傻乎乎的笑。

就在这时,陆常发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脸上是压不住的狂喜,跑得太急,差点被门口的炭袋绊倒。

“晚丫头!成了!都成了!”他上气不接下气地挥舞着手里的电报。

作坊里的人都围了过来,瞬间安静下来。

“省城供销社发来的!咱们第一批送去的山楂果酱,三天!就三天,全卖光了!”

“还有!好几个邻县的供销社主任都打了电话过来,点名要咱们柳树湾的果酱!货车已经在路上了!”

“噢——!”

作坊里瞬间炸开了锅,一片欢腾!

然而,就在整个柳树湾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几十里外的邻县供销社里,一只手,悄悄将一罐包装粗糙的玻璃瓶,摆在了货架最显眼的位置。瓶身上的标签,歪歪扭扭地印着“柳湾牌”三个字。图案和柳树湾的产品有七八分相似,但颜色更暗淡,印刷的油墨甚至有些模糊。标签下面,一张手写的价格牌上,标着一个比柳树湾果酱低了足足三成的价格。

作坊里一连好几天都飘着股甜味儿,每个人走路带风,脸上挂着收不住的笑。

就连平日里最板正的陆大柱,被人打趣时都会咧开嘴,露出两排大白牙。

只有陆常发,拨拉着算盘珠子的手顿了顿,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怪了,邻县的单子,这两天怎么少了?”他捏着账本,自言自语。

“爹,兴许是人头一批货还没卖完呢。”江晚正在核对库房的存货,随口回了一句,“刚打开销路,有点起伏也正常。”

大伙都没把这事儿往心里去。

柳树湾的果酱,那是自家养的争气孩子,谁能想到,这么快就遇上了砸场子的。

这天,赵秀兰挎着篮子去镇上赶集,准备扯几尺新布,给家里添点喜气。

走到供销社门口,她特意把腰杆挺得笔直,想进去瞅瞅自家作坊的果酱摆在多显眼的位置。

人还没进门,就听见路边围了一小撮人,一个挑着担子的外地货郎正扯着嗓子吆喝。

“瞧一瞧看一看了啊!红星牌山楂酱!省城大厂的技术,比柳树湾的好吃,价格还便宜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