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仁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张羊皮图纸,仿佛它是一件珍贵的宝物。图纸上的线条粗犷而有力,勾勒出一个巨大的物体轮廓。
李辰浩站在一旁,凝视着那个被标注为“纽科门蒸汽机”的铸铁结构。这个结构看起来既庞大又复杂,与他所熟悉的船用机械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果非要形容的话,它更像是一个用于矿井抽水的装置。
南怀仁指着图纸中央的一根横梁,向李辰浩解释道:“陛下,这就是英吉利的‘水火机’。它的原理是利用火来加热水,产生蒸汽,然后通过蒸汽推动活塞,从而带动整个机械运转。这种设计使得它可以昼夜不停地工作,效率非常高。”
庄亲王突然发出一声嗤笑,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屑和嘲讽:“可是元末‘水火轰雷’的余孽?”说罢,他随手一抖,将一本《元史》翻开,然后指着其中的一段记载说道:“至正年间,回回人亦思马因制造了这种东西来攻城,结果被太祖皇帝斥责为‘邪器’!”
李辰浩闻言,连忙凑上前去,仔细端详起那份图纸来。他越看越觉得这纽科门机与《元史》中所记载的“以火激水,声如霹雳”颇为相似,相似度至少有七成。然而,就在他暗自思忖的时候,一旁的南怀仁却压低声音说道:“这其实是英夷改良过的版本,其耗煤量已经减少了一半……”
与此同时,在工部的匠作坊里,鲁大成正对着那份图纸连连摇头。他皱起眉头,满脸狐疑地说道:“这铁疙瘩重达三千斤,先别说它能不能行船,恐怕光是自身的重量就能让它先沉下去了!”话音未落,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急忙从一堆古籍中翻出一本已经泛黄的《武经总要》。
鲁大成快速翻到某一页,指着上面的一幅图兴奋地叫道:“你们看,宋朝的‘走水龙’就是用陶管来减轻重量的!”众人闻言,纷纷围拢过来,仔细研究起那幅图来。
经过三天的紧张忙碌,改良版的原型机终于诞生了。这台机器的气缸采用了景德镇特制的陶胎,外面还箍着一层竹篾,既轻巧又坚固;横梁则是用百年老楠木制成的,关节处包裹着鲨鱼皮,光滑耐磨;而最绝妙的要数它的密封装置了——鲁大成别出心裁地用桐油浸泡过的苎麻丝来替代英国人使用的牛皮,这种材料不仅耐高温,而且成本低廉,可谓一举两得。
试机那日,锅炉烧沸时,气缸发出老牛喘息般的\"呼哧\"声。当横梁终于艰难抬起时,围观工匠齐声欢呼。但很快发现问题——动力仅够抬起连杆,根本无法推动明轮。
“气不足啊!”鲁大成一边叹息着,一边用力地拍打着那陶制的气缸,仿佛这样就能让它多产生一些气体似的。
然而,一旁的李辰浩却并没有像鲁大成那样关注气缸本身,而是紧紧地盯着那从蒸汽喷射口喷出的白色雾气。只见那白雾如同一条白龙一般,直直地向前射出,竟然足足有十丈之远!而那道白色的轨迹所过之处,原本灰白色的砖墙竟然被熏得漆黑一片。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庄亲王在一群侍卫的簇拥下匆匆赶到。他一眼就看到了那被熏黑的砖墙和正在冒烟的蒸汽喷射口,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至极。
“这是什么妖邪之物?”庄亲王怒喝道。
李辰浩连忙上前解释道:“王爷,这是我等根据《天工开物》所制的水火机,可借水火之力以省民劳。”
庄亲王闻言,冷哼一声,道:“宋应星早有言‘机巧害农’,尔等竟敢逆天而行?”说罢,他当众将手中的《天工开物》狠狠地掷入火盆之中。
众人眼见那珍贵的书籍在火中燃烧,都不禁面露惋惜之色。然而,就在那火舌即将吞没整本书页的时候,李辰浩却突然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伸手从火中抢出了半张书页。
待他定睛一看,这半张书页上所绘的,竟然正是那水火机的插图!而且,更让他惊讶的是,这插图所在的位置,恰好是《天工开物》中《乃粒篇》的章节——而在这一章里,宋应星明确地警告道:“勿使机巧夺民力”。
深夜,李辰浩独自一人坐在那已经冷却的火盆前,默默地凝视着那半张被烧焦的书页。突然间,他像是发现了什么惊人的事实一般,猛地站起身来。
原来,经过仔细比对,他发现这被烧毁的《天工开物》竟然是一本被篡改过的版本!而真正的原书,分明是在盛赞那水火之力可以节省民力!
那么,究竟是谁在刻意扭曲这科技的记载呢?
雍正帝的密旨在此刻送达。皇帝竟在绢帛上画了幅改进图:将纽科门机的横梁改为曲轴,旁批:\"元顺帝曾用此式,惜乎匠死技绝。\"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雍正帝的密旨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迅速送达目的地。众人怀着忐忑的心情展开绢帛,却惊讶地发现皇帝竟然在上面画了一幅改进图。
这幅图详细地展示了如何将纽科门机的横梁改造成曲轴,旁边还有皇帝的批注:“元顺帝曾用此式,惜乎匠死技绝。”这一发现让人们对皇帝的博学和对机械的了解深感钦佩。
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最终的试机时间定在了中秋之夜。当满月缓缓升至中天,皎洁的月光洒在蒸汽机上,仿佛给它披上了一层银纱。
改良后的蒸汽机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庄重,它的每一个部件都经过精心打磨和调试。随着蒸汽的注入,机器发出一阵低沉的轰鸣,宛如龙吟一般,震撼人心。
然而,就在明轮即将转动的瞬间,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突然爆发。陶缸如同被引爆的炸弹一般,瞬间炸裂成无数碎片,四处飞溅。
硝烟散尽后,现场一片狼藉。李辰浩从废墟中艰难地爬起来,他的脸上沾满了烟尘和汗水。他不顾伤痛,急切地在废墟中寻找着什么。
终于,他在一片碎陶片中发现了一块炽热的陶片,上面粘着一片奇异的皮革。李辰浩小心翼翼地将其拾起,仔细端详。
这时,南怀仁匆匆赶来,他一眼就认出了这片皮革。他的脸色变得极为凝重,惊呼道:“这是澳洲袋鼠皮!有人调换了密封垫!”
众人听闻,都惊愕不已。经过一番追查,他们发现库房昨夜被人闯入,而丢失的物品只有半卷《马可波罗游记》。
这本书中的一段文字被朱笔圈出,上面记载着:“大汗曾命波斯匠造水火战车,可喷沸油十丈……”
案件尚未侦破,然而一道圣旨却如晴天霹雳般降临:“罢水火机,复漕运旧制。”这意味着之前所进行的水火机实验将被终止,一切都要恢复到旧日的漕运制度。
李辰浩对这道圣旨感到十分诧异,他不禁开始思索其中的缘由。就在这时,他注意到一个细节——雍正同时还秘密下令将实验场迁往圆明园的西洋楼。这个举动让李辰浩心生疑虑,他觉得其中必定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更令人费解的是,鲁大成这个与实验场密切相关的人,竟然突然被内务府“请”去“修缮水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冬天的第一场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覆盖了那片曾经的废墟。李辰浩在废墟中漫步时,偶然间发现了一块陶片。这块陶片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经过仔细辨认,他认出这是南怀仁所刻的拉丁文:“Vapor vincit omnia”,意思是“蒸汽征服一切”。
李辰浩对这个发现感到震惊,他立刻意识到这块陶片可能与之前的实验有着某种关联。于是,他决定将这块陶片投入炉火中,看看会发生什么。
他将陶片投入炉中,火苗窜起三尺高——这竟是特制的耐火陶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