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权贵间流传起一个消息:刺杀乃燕楚两国使者所为,意在迫使魏国与秦国彻底为敌,从而接受合纵。
魏王闻讯,当即下令驱逐燕丹与项燕。
这一切早在高景预料之中,那消息亦是他授意明珠夫人散布的。
如今合纵已成泡影,高景亦不再关注。
而他心中一直念兹在兹之人,终于得以亲近——
这“念兹在兹”并无深情厚意,不过是好色本性罢了。
双方对此心知肚明。
颍川,紫兰轩内。
“哥哥!”
面容精致、肤如凝脂的小言欢快地扑入高景怀中,紧紧搂住他的脖子,撒娇道:“哥哥好久没来看小言和母亲了……”
高景抱起她,无奈笑道:“我不是写信给你们了吗?”
小言得意地说:“哼!不然我才不理你。”
墨玉麒麟也搂着高景的腰,仰头呼唤:“哥哥——”
高景弯身将她抱起,亲了亲脸颊,大笑:“我有两个可爱的妹妹!”
紫兰轩众人纷纷笑着祝贺。
紫女望着高景与一旁的惊鲵,无力地扶额低语:“小时候就好色,长大了更是变本加厉……”
雪女与弄玉在一旁偷笑。
紫女不满地说:“你们也不说说他?”
雪女微笑回应:“他赐予我们广阔天地,我们又怎能独占?”
弄玉只是笑道:“他值得。”
……
玩笑过后,众人各自落座。
小言与麟儿依旧依偎在高景身旁,不愿离开。
高景任由她们亲近,转向坐在主位的扶苏问道:“公子近日感觉如何?”
扶苏苦笑:“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大意!”
高景笑道:“戴上王冠,必承其重!王位在众人眼中是至高权力,但公子能洞察其背后的责任,已超越无数君王。”
扶苏郑重行礼:“多谢大良造一直以来的教导,以及诸位的不吝赐教,扶苏感激不尽!”
韩非、张良、卫庄、章邯等人齐声回应:“公子太客气了。”
高景笑容满面,连卫庄都行礼,这意味着他们真正承认了扶苏的地位。
往昔,扶苏虽身为秦王长子,却无权无势,一旦接到赐死令,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而今,一切已然不同。
历经时光的磨砺,扶苏身上的陈旧气息已不复存在。
高景审视着扶苏,扶苏则开口询问:“大良造此行,是为了与楚国项燕的比试吧?”
“消息真是灵通。”
高景微笑回应:“公子可知,我为何志在必得丹阳之地?”
他未言胜负,但自信满满。
扶苏环视众人,道:“我与韩非他们讨论过,结论是:大良造是在为未来攻楚布局。”
高景点头笑道:“公子要明白,双管齐下总比单线作战稳妥得多!”
扶苏行礼答道:“扶苏铭记!占据丹阳,秦军即可两路夹击楚国。”
韩非忍不住发问:“师叔,当年在丹阳建瓯城时,是否已预见今日?”
众人也有此猜想,纷纷望向高景。
高景笑道:“我没想那么远……只能说,随意播下的种子,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扶苏点头分析:“我秦国攻楚,历来从巴蜀出兵,楚国则常在上蔡、平舆、息地等地设防。
若从颍川出兵,经由丹阳攻楚,定能让楚国措手不及!”
卫庄道:“外界对你的意图诸多猜测,迟早会有人明白。”
“那就让他们永远不明白。”
高景环视四周,最终看向惊鲵,笑道:“我当年在丹阳,一眼就看中了一位佳人,如今公器私用,只为抱得 ** 归!”
惊鲵微笑以对,神色自若。
众人皆无语。
卫庄认真地说:“我会让所有人都知道 ** 。”
扶苏忍俊不禁:“大良造好色的名声,怕是永远也摆脱不了了!”
高景大笑:“我本来就好色。”
小言突然抬头望着高景,问道:“哥哥看中的佳人,是小言吗?”
高景一时无语。
“哈哈哈……”
众人忍不住大笑。
高景无奈地摸了摸小言的头,玩笑道:“对对对,我一眼就看中小言了。”
小言睁着明亮的眼睛,认真地说:“那哥哥再等一下,小言很快就长大了。”
“还有我!”
墨玉麒麟不知何时化作小言的模样,声音与语气如出一辙。
众人惊讶之后,再度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片刻之后。
高景望向章邯,问道:“颍川军的训练进展如何?”
章邯恭敬答道:“昔日我如井底之蛙,未曾料到世间竟有如此精锐之师……大良造放心,有此军在手,三万敌军不足为虑,即便五万、十万,我也有信心取胜!”
高景沉吟片刻,道:“昔日魏武卒五万大败秦军五十万,震惊天下,奠定了魏国霸主之位。
若要让颍川军扬名立万,三万对三万尚不足以彰显实力……要对抗项燕的三万大军,你认为颍川军至少需要多少兵力?”
章邯似乎领悟了高景的意图。
他低头思索后,答道:“回大良造,我不敢轻易断言,需亲眼见过项燕的军队方能作答。”
高景满意地笑道:“章邯心思缜密,实乃天生的将才!”
章邯行礼道:“多谢大良造赞誉。”
“届时先带两万人前往,视情况再增兵。”
高景神色凝重道:“我要以最少的兵力击败项燕,震慑诸侯,为日后的军改奠定基石!”
军改二字一出,众人皆神色肃穆。
“如今各国交战,必致田地荒芜,民生凋敝……”
高景正色道:“此状必须改变,颍川军便是我的尝试,专为战事而生,即便战时亦不影响民生。
此策能否成功,就看此战了!”
秦国素有“一内一外”之传统,朝中大臣多荐亲信在外统兵,以助施政。
如张仪与魏章,前者游说列国,后者出兵攻伐,配合无间,令诸侯畏惧。
此类例子还有穰候与白起,范睢与郑平安。
故张仪失势,魏章亦被逐;郑平安降秦,范睢亦辞官。
然吕不韦掌权后,未能延续此传统。
嬴政执政,更不会容忍此类情况。
而今,高景却欲重拾此传统,章邯便是他精心培养的统兵之才——因章邯亦是嬴政心腹。
……
一月时光转瞬即逝。
双方约定的战场与细节早已商定,地点位于一处高丘下的平原。
地势开阔,四周无遮无挡,无法设伏,令双方皆感安心。
而那高丘,正是观战之处。
这场对决的消息早已传遍四海,故而在约定的时辰尚早之时,高丘之上已是人头攒动。
各国的达官显贵、将领豪杰,以及诸多学派的人士纷纷汇聚一堂。
就在这万众瞩目的场景下,高景携带着惊鲵踏上高丘,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怎会来此?”
“这不是他与项燕的比试吗?他怎么现身了?”
“他身旁的那位是……”
“如此人物,确是难得一见。”
“高景也是个性情中人呐……”
面对周围的纷纷议论,高景不为所动,搂着惊鲵径直走向最前排。
那里早已搭起了观景台,位置绝佳,可将平原风光尽收眼底。
如此贵宾席位,自然是为见证者预留,众人对此并无异议。
魏国国君难以轻离故土,故而前来的是魏国太子假。他早已端坐在案前,身旁还站着一位容貌出众的……男子?
他身着一袭红袍,眉清目秀,唇色娇嫩,眼眸犹如桃花般迷人。若非喉间隐约可见的喉结,高景还真难辨雌雄!
高景匆匆打量两眼后,松开惊鲵,向太子假行礼,笑道:“太子来得真早。”
“高景先生。”
太子假笑着起身回礼,道:“如此盛事,我身为见证者,怎能缺席?”
言罢,他侧身介绍道:“这位是我国龙阳君,父王不便亲临,特命龙阳君代为见证!”
果真是他!
高景笑着行礼:“高景拜见龙阳君。”
龙阳君一直注视着高景,此时才回礼道:“世人皆传高景好色,但观先生目光清亮,举止洒脱且不失礼仪……传言恐怕不实吧?”
龙阳君的声音柔和动听,难以分辨男女,却异常清脆。
高景笑了笑,搂着惊鲵的腰走近坐下道:“龙阳君为何如此说?”
龙阳君凝视着高景,轻笑道:“我只是怀疑,先生是否借好色之名,掩盖其他事情罢了。”
高景正色道:“龙阳君明鉴,高景好色,确有其事!”
说着,他轻吻了惊鲵的脸颊。
惊鲵并未躲避,只是微微一笑,伸手为高景斟酒。
“真是倾国倾城之貌!”
龙阳君凝视惊鲵片刻后说道:“我确信先生是真的好色,但为美色与人争斗,赌注还是城池……
我与先生虽初见,但自认识人无数,先生不应是这种人!”
“是不是,又有什么关系呢?”
高景靠在惊鲵的肩上,举着酒杯笑道:“听说龙阳君曾因美色侍奉君王,你也未曾辩解过。”
龙阳君坦然说道:“我确实因美色而侍奉大王!”
“呵呵。”
高景忽然避开龙阳君的目光,对惊鲵道:“传说龙阳君陪魏王垂钓,钓得十几条鱼后便潸然泪下。
魏王问其哭泣之由,他答,初时喜悦,然鱼愈大,愈舍小鱼。自身以美貌侍奉大王,亦遭天下女子嫉妒,她们仿若群鱼接踵而至,愈发娇艳。
于是魏王下令,禁提国内之事。
惊鲵面露疑惑,稍顿,言:“龙阳君不似此等之人!”
“哈哈哈!”
高景大笑:“龙阳君,我这**之识人,较你如何?”
龙阳君好奇视之:“吾与姑娘素昧平生,姑娘何以此言?”
惊鲵迟疑片刻:“直觉!”
龙阳君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