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万籁俱寂,只有风声呜咽。石磊和刘老大带着那卷重若千钧的竹简,如同怀揣着一块烧红的烙铁,再次深一脚浅一脚地摸向那座废弃的河神庙。
脚下的碎石和淤泥发出“咯吱”、“噗呲”的声响,在死寂的夜里格外刺耳,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心跳上。
冰冷的夜风穿透单薄的衣衫,带走体内仅存的热气,石磊只觉得从骨头缝里都在往外冒寒气
破庙比白日更显阴森,残破的庙门在风中发出“咿呀咿呀”的呻吟,如同垂死者的叹息。
庙内,那盏长明油灯的火苗只剩下豆大一点,在穿堂风中疯狂摇曳,将神像扭曲狰狞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壁上,张牙舞爪。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劣质酒气、潮湿的霉味和一种类似香烛燃尽后的灰烬气息,令人窒息。
那癫狂道人并未沉睡,而是蜷缩在神像脚下的稻草堆里,背对着门口,肩膀微微耸动,似乎在低声啜泣,又像是在对谁喃喃自语。
听到脚步声,他猛地回头,浑浊的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下竟闪过一丝异常清醒的、如同受伤野兽般的警惕光芒。
当他看清是石磊和刘老大,尤其是目光落到石磊怀中那卷以红布半掩的竹简时,那警惕瞬间化为了一种极度的惊骇与……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
“你们……你们真的……”道人声音嘶哑,猛地从草堆里挣扎着坐起,酒葫芦滚到一边也顾不上,“拿来了?快!给贫道看看!”
石磊颤抖着将竹简递过去。道人的手枯瘦如柴,却异常稳定,他接过竹简,仿佛捧着什么圣物,小心翼翼地拂去表面并不存在的灰尘,就着那微弱的灯火,急切地展开。
他的目光贪婪地扫过那些暗红色的字迹,嘴唇无声地翕动着,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呼吸变得越来越粗重,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那张布满污垢和皱纹的脸呈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表情——有震惊,有恐惧,有悲悯,甚至……还有一丝深藏的痛苦与共鸣。
“薛……薛将军!果然是薛将军的绝笔!”道人猛地抬起头,眼中竟有泪光闪烁,声音带着哭腔,却又异常清晰,“这笔迹……这钤记……绝不会错!六十年前……沧澜江一战……冤呐!天大的冤枉!”
他仿佛瞬间变了一个人,不再是那个疯癫醉酒的流浪汉,而是一个知晓惊天秘密、背负着沉重往事的知情者。
他紧紧攥着竹简,指节发白,目光灼灼地盯住石磊,语气前所未有的严厉:“小子!你给贫道说实话!你祖上,特别是你爷爷那辈,到底和漕运、和沧澜江、和当年的官船有没有过一丝一毫的牵扯?!任何细枝末节都不能漏掉!”
石磊被道人突如其来的气势震慑,结结巴巴地再次重复了母亲提过的、爷爷曾在“安澜号”上当过厨子的模糊记忆。
“‘安澜号’!”道人和刘老大异口同声,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刘老大猛地一拍大腿,声音发颤:“完了!这下全对上了!‘安澜号’!就是当年押解薛将军进京的那艘官船!薛将军他……他就是在‘安澜号’行至咱们这段泗水河时,砸穿船底,投河自尽的!”
破庙内死一般寂静,只有油灯灯花爆开的轻微“噼啪”声。这个被证实的关联,像一把冰冷的钥匙,咔嚓一声打开了通往更深层恐怖的大门。
道人长长地、沉重地叹了口气,那叹息中充满了无尽的沧桑与悲凉。
他缓缓闭上眼睛,仿佛在回忆极其痛苦的往事,再睁开时,眼神变得空洞而遥远:“贫道……贫道年轻时云游至白浪江,曾偶遇一位薛将军麾下的老辎重官,已是风烛残年,靠给人算命度日。他酒后曾痛哭流涕,说起薛将军之冤,说起那场被断粮草、被盟友背叛的必败之战,说起将军如何为保全残部性命而甘愿受缚……也说起将军那柄御赐的‘沧澜’宝剑,在抄家时不知所踪,那是将军祖传之物,视若性命……将军临死前,最大的憾事,除了沉冤未雪,便是此剑失落,恐愧对先祖……”
他顿了顿,用更加低沉、仿佛带着阴风的声音说:“那老辎重官还说过一个传闻……薛将军自沉时,怨气冲天,曾发下毒誓,若冤屈不得昭雪,宝剑不得寻回,必化厉鬼,纠缠与此事有关之人,直至夙愿得偿……如今看来……这誓言,应验了……”
道人的目光重新聚焦在石磊脸上,带着一种近乎怜悯的残酷:“你爷爷在‘安澜号’上,哪怕只是做个饭,也沾染了这桩天大的因果。将军之魂,怨念深重,感应到你身上那一丝微弱的、源自你爷爷的‘船’上气息,便认定了你!它这不是报恩,小子,这是索债!是逼债!它要你,替它完成它未竟之事——洗刷冤屈,寻回宝剑!”
这个结论,比任何鬼怪索命的故事都要可怕千百倍。
石磊只觉得天旋地转,几乎要瘫软在地。洗刷六十年前的朝廷冤案?寻找一柄失落已久的宝剑?这对他来说,简直是痴人说梦,是把他往死路上逼!
“我……我怎么可能做到?我就是个扛包的……”石磊绝望地嘶喊,声音破碎。
“它可不管你做不做得到!”道人厉声打断,“厉鬼执念,只问结果,不问过程!你若不从,它便会用它的方式,一步步逼你,折磨你,直到你崩溃,或者……它找到新的‘替身’!”
就在这时,那卷被道人放在地上的竹简,仿佛被无形的手推动,竟自己滚动了一下,发出“沙”的一声轻响。
同时,庙外远处,隐约传来一声极其微弱、却清晰可辨的金属敲击声,像是……剑鞘轻碰船板的声音?
三人骇然变色,齐刷刷望向庙外漆黑的夜空,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头顶。
债鬼……一直在听着!
道人深吸一口气,强行镇定下来,压低声音对石磊和刘老大说:
“此事已非寻常驱邪可解。将军之魂,刚烈无比,硬碰硬只会适得其反,激怒它,后果不堪设想。为今之计……或许……只能‘顺’着它。”
“顺?怎么顺?”刘老大急切地问。
“它送竹简,指明冤屈和宝剑,这便是它划下的道。”
道人眼神闪烁,透着无奈与冒险,“你们需得做出‘追查’的姿态。刘老大,你在码头人面广,暗中打听一切与六十年前‘安澜号’沉船、薛将军案有关的蛛丝马迹,哪怕是老水手嘴里的传说轶事也不要放过。石磊,你……你要表现出对‘沧澜’剑的关切,去旧货市场、打铁铺、甚至……黑市,小心探听有无类似古剑的消息。”
他特别强调:“记住!是探听,是做样子!绝非让你们真去翻案寻剑!这只是缓兵之计,让那将军魂觉得你们‘尽力’了,或许能暂时平息它的焦躁,争取时间。同时,绝不可对外泄露半个字,否则,引来阳世官非或江湖势力,更是灭顶之灾!”
这个主意听起来如此渺茫而危险,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但眼下,他们还有别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