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这湘南一带,连绵的青山褶皱里,藏着不少古怪又神奇的故事。今天我要讲的,是相公坳佘家老宅那口“辨心井”的传说。
相公坳这地方,名字听着文气,其实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村里人大多姓佘,世代都住在这片山窝窝里,靠着一口老井活命。这井就在佘家老宅的正前方,青石井沿被岁月磨得溜光水滑,井壁上长满了湿滑的青苔,看着跟村里别的井没什么两样。可老一辈的人都说,这井有灵性,能辨人心,所以都叫它“辨心井”。
说它有灵性,可不是空穴来风。最邪乎的一件事,发生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
那年头,小鬼子打进了咱们湖南,铁蹄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消息传到相公坳,村里顿时炸了锅。老人们烧香拜佛,妇人们抱着孩子哭,年轻的后生们则攥紧了锄头扁担,眼里冒着火。可血肉之躯哪能挡得住洋枪洋炮?最后,村长佘大爷一跺脚,吼道:“快跑!都往深山里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于是,整个村子的人,扶老携幼,带着一点干粮和细软,连夜逃进了后山那片遮天蔽日的原始老林。村里顿时鸡犬不闻,一片死寂,只剩下风刮过屋檐的呜咽声。
奇怪的事情,就在村民离开后发生了。
平日里,这口辨心井水旺得很,清冽甘甜,不管怎么打,都打不干。可自从人走了,井里的水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落。头一天,井水还剩半满;第二天,就只剩下井底浅浅的一洼;等到第三天,竟然彻底干涸了!黑黢黢的井口,像一只绝望的眼睛,直勾勾地瞪着灰蒙蒙的天。
躲在山里的村民,每隔几天就派胆大的人偷偷回村打探消息。回去的人回来都说,村里被鬼子糟蹋得不成样子,门窗尽碎,鸡鸭被杀光,更让人心惊的是,那口养活了佘家几百年的老井,竟然干了!大伙儿听了,心里都凉了半截,觉得这是老天爷都不要相公坳了。
日子在恐惧和饥饿中一天天过去。直到半年后,鬼子被咱们中国军队赶走了,山外的世界暂时太平了。佘大爷带着村民们,小心翼翼地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园。
村子一片狼藉,但家还在。当人们拖着疲惫的脚步走到佘家老宅前时,所有人都愣住了。那口干涸了半年的井,竟然又满了!井水清澈见底,甚至比以前还要旺盛,水面离井口只差几尺,微风拂过,漾起一圈圈温柔的涟漪。
“活了!井水又活了!”一个孩子兴奋地大叫起来。
村民们又惊又喜,纷纷围了上来。一个年轻后生等不及,趴在井沿上就要喝水。可他刚把脸凑近水面,就“啊”地一声尖叫,猛地往后退,脸色煞白,像是见了鬼。
“咋了?”佘大爷赶紧扶住他。
那后生哆哆嗦嗦地指着井里,话都说不囫囵了:“井……井里有黑影!一个黑乎乎的人影,就在我脸底下,好像要抓我!”
众人一听,心里直发毛。胆子大的人凑过去一看,果然,那清澈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可就在倒影的中央,却有一团浓得化不开的黑影,轮廓模糊,却透着一股子邪气,让人看着心里发毛。
这下子,谁也不敢喝水了。佘大爷皱着眉头,寻思了半天,忽然想起了什么。他清了清嗓子,对村民们说:“大伙儿别慌。我听我爷爷的爷爷说过,这口井叫‘辨心井’,能分辨善恶。会不会是……”
他没把话说完,但大家都明白了。佘大爷是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辈子没做过亏心事。他走到井边,恭恭敬敬地对着井口拜了三拜,然后缓缓俯下身,朝水面看去。
奇迹发生了。
在佘大爷的眼里,那团吓人的黑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晰无比的井底,青灰色的砖石缝里,长着几根翠绿的水草。而水面就像一面最亮的镜子,映出了他布满皱纹却慈祥和善的脸,嘴角还带着一丝安心的微笑。
“是笑脸!我看见我自个儿的笑脸了!”佘大爷激动地回头喊道。
村民们半信半疑。这时,村里出了名的“铁公鸡”佘老三,心里嘀咕着:“装神弄鬼,我看就是水里有脏东西。”他为人自私,平日里占小便宜是家常便饭。他挤开人群,不信邪地也把头探了过去。
“妈呀!”他比刚才那后生叫得还惨,一屁股坐在地上,裤裆都湿了。他看到的黑影比刚才的更浓,仿佛一只从地狱里伸出的手,要拖他下水。
这下,没人再怀疑了。这口井,真的能辨人心!
从那以后,辨心井的名声不胫而走。它成了相公坳的一道奇景,也成了一面悬在每个人心头的镜子。
心地善良、为人正直的人,来井边打水,俯身看去,总能看到井底自己的笑脸,那笑容清澈明朗,喝下的水也似乎格外甘甜,能解乏去病。村里有个叫佘嫂的妇人,心地善良,谁家有困难她都帮。她每次来打水,都能看见自己的笑脸,她总说:“看着这笑脸,心里就亮堂,啥烦心事都没了。”
而那些心里藏着鬼、干了坏事的人,却再也不敢靠近这口井。村里有个叫二流子的年轻人,手脚不干净,总惦记着别人的东西。有一次,他趁邻居下地,偷了人家挂在屋檐的腊肉。晚上口渴,他壮着胆子来打水,往井里一瞧,差点把魂吓飞。水面上的黑影张牙舞爪,仿佛在怒斥他的罪行。他吓得扔下水桶,连夜把腊肉偷偷还了回去。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偷东西了。
久而久之,辨心井不仅成了村民的饮水之源,更成了评判是非的无声法官。邻里之间有了纠纷,不用去村长家,就约到井边。谁要是理亏,心里有鬼,他连看井的勇气都没有。而占理的一方,俯身便能看见自己的笑脸,气自然就消了一半。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做人要堂堂正正,不然辨心井都不让你喝水!”
当然,也有人不信邪。几十年后,从城里来了个知青,戴着眼镜,满脑子都是科学知识。他听说了辨心井的传说,哈哈大笑,说这是典型的“心理暗示”,是封建迷信。
为了证明自己,他特意在井边做了个实验。他先找了个村里公认的好人,让他去看,果然是笑脸。然后,他找了个刚跟人吵过架、心里憋着火的汉子,那汉子一看,水里果然是一团黑气。
“你看,心情好坏罢了!”知青得意洋洋地说。
为了彻底戳穿这个“谎言”,他决定亲自上阵。他心想:“我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根本不信这个,我心里没有‘恶意’,肯定能看到笑脸。”
他走到井边,带着一种“我倒要看看你能把我怎样”的挑战心态,猛地把头探了出去。
下一秒,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了村庄的宁静。知青连滚带爬地退回来,眼镜都摔掉了,脸白得像纸,浑身抖得像筛糠。他语无伦次地喊着:“不……不是心理作用!那黑影……那黑影是活的!它……它在冲我笑,是那种恶毒的笑!”
从那以后,那个知青再也不提“科学”了,每次路过井口都绕着走。
时光流转,如今相公坳的日子越过越好,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但那口辨心井,依然被完好地保存着。井水依旧清冽,依旧在无声地诉说着它的故事。
村里的老人时常会带着孙辈来到井边,指着那幽深的井水说:“娃啊,记住,这口井能辨人心。其实,它辨的不是什么神佛鬼怪,辨的是你自个儿的心。你心里是善的,是干净的,看啥都是亮的;你心里要是装着坏水,藏着鬼,那再清的水,照出来的也是一团黑。做人啊,就得像这井水一样,清清白白,一辈子才能心安理得。”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着头,清澈的眼眸里,映着井口那片小小的、湛蓝的天空。而那口古老的辨心井,就静静地守在那里,看着一代又一代的相公坳人,在它的注视下,学着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心底有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