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记事:大蜗与童语
雨后的阳光把田埂晒得暖烘烘的,萧汀举着天蓝色的儿童网兜,追着一只菜粉蝶跑。蝴蝶翅膀上的黄斑在草丛间闪,他跑得小短腿都快倒腾不过来,却还是攥着网兜不肯放——昨天萧凡说,菜粉蝶的翅膀上有细细的鳞片,像撒了层碎金子,他非要抓一只看清楚。
“慢点跑,别摔着!”叶之澜的声音从花圃那边传来,手里还拿着刚摘的生菜叶。萧汀没回头,眼睛死死盯着蝴蝶,直到蝴蝶突然停在一丛狗尾草上,他才猛地扑过去。网兜没扣住蝴蝶,倒把自己摔坐在松软的泥土里,屁股底下沾了片带着露水的狗尾草叶。
“呜呜……”萧汀刚想瘪嘴哭,眼角却瞥见狗尾草茎上有个黑乎乎的东西在动。他揉了揉眼睛,凑过去看——那东西背着个深褐色的壳,壳上有浅纹,比他的小拳头还大,正慢悠悠地往草叶顶端爬,黏液在茎上拉出一道亮晶晶的细痕。
“爸!大虫!爬!”萧汀忘了哭,举着网兜朝远处的萧凡喊。萧凡刚给草莓浇完水,听见喊声赶紧跑过来,先蹲下身把萧汀扶起来,拍掉他裤子上的泥土:“汀汀没摔疼吧?哪里有大虫?”
萧汀指着狗尾草,声音还带着点哭腔的奶气:“那、那里!会爬的大虫!”萧凡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眼睛瞬间亮了——那是一只蜗牛,壳的直径快有5厘米,比花圃里常见的蜗牛大了近三倍,正用触角探着路,慢悠悠地啃食狗尾草的嫩叶。
叶澜也跑了过来,姐弟俩并排蹲在萧凡身边。叶澜伸出小手想摸,萧凡赶紧轻轻握住她的手腕:“澜澜乖,蜗牛身上有小细菌,咱们不直接碰,用网兜看就好。”萧汀学着萧凡的样子,把网兜轻轻凑过去,网兜刚碰到蜗牛壳,那蜗牛就“唰”地缩了进去,只留下个圆圆的壳。
“躲!爸!它躲了!”萧汀拍手笑起来,刚才摔跤的委屈早忘了。叶之澜也跟着笑,指着壳喊:“圆!像小皮球!”萧凡拿出手机,对着蜗牛壳拍了几张照片,又小心地用网兜把它兜起来:“这蜗牛不常见,咱们带回去好好看看,说不定能搞清楚它为什么这么大。”
回到院子,萧凡找了个透明的塑料盒,在里面铺了层湿纸巾——怕玻璃缸摔碎,塑料盒更安全。他把蜗牛放进盒子里,放在石桌上,然后从屋里拿出放大镜。双宝搬来小椅子,坐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塑料盒。
“你们看,”萧凡用放大镜对着蜗牛壳,阳光透过镜片,把壳上的纹路照得清清楚楚,“这壳上有好多花纹,像不像爷爷家木头上的年轮?”叶澜凑过去看,小脑袋差点碰到放大镜:“像!妈,你看像!”叶之澜笑着点头,帮她把头发别到耳后:“是很像,澜澜看得真仔细。”
过了一会儿,蜗牛慢慢伸出触角,试探着在湿纸巾上爬。萧汀指着它的触角喊:“爸!它长小角了!”萧凡解释:“那是蜗牛的眼睛哦,长在触角顶端,能看见咱们呢。”萧汀歪着脑袋问:“它能看见汀汀吗?”“能啊,”萧凡笑着说,“它说不定在想,这个小朋友怎么总盯着我看。”
叶之澜突然想起什么,对萧凡说:“要不要喂它点东西?看看它吃不吃生菜。”萧凡点头:“好啊,谁能帮爸爸去花圃摘一片小生菜叶?要轻轻摘,不能把菜苗弄疼了。”
“我去!”萧汀立刻站起来,晃悠着跑向花圃。萧凡在后面喊:“要摘最外面那片小的,别摘里面的嫩苗!”萧汀跑到生菜丛前,蹲下来看了半天,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揪了一片边缘有点卷的生菜叶——不大不小,刚好能放进塑料盒。他攥着叶子跑回来,递到萧凡手里:“爸!叶!没弄疼它!”
萧凡接过叶子,把它撕成小块,放进塑料盒里。蜗牛闻到味道,慢慢爬过去,用嘴巴一点点啃食。叶澜趴在石桌上,眼睛盯着蜗牛的嘴巴:“妈!它在吃!吃得好慢!”叶之澜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幕:“等下给阿哲发过去,让他也看看咱们发现的大蜗牛。”
正看着,阿明婶拎着一篮桃子过来了。她刚走进院子,就看见双宝围着塑料盒,好奇地问:“这是啥呀?俩娃看得这么入神。”萧凡把塑料盒递过去:“阿明婶,您看,这是汀汀刚才在田埂上发现的蜗牛,特别大,有5厘米长呢。”
阿明婶凑过去看,惊讶地说:“哎哟!这么大的蜗牛,我在西岸住了几十年都没见过!前几天暴雨冲垮了河边的旧围栏,会不会是从河里冲过来的?”萧凡心里一动:“您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了——李叔前几天也说在河边见过奇怪的虫子,说不定就是这个。”
叶澜突然拉着叶之澜的衣角,往花圃方向拽:“妈!草!之前的草!”叶之澜跟着她走过去,发现她指的是一丛马齿苋——之前萧凡用马齿苋汁驱过普通蜗牛。“你是说,马齿苋对这个大蜗牛也有用吗?”叶之澜问。叶澜似懂非懂地点头,伸手揪了片马齿苋叶,递到她手里。
叶之澜拿着马齿苋叶回到石桌旁,对萧凡说:“澜澜指的马齿苋,之前能驱普通蜗牛,要不咱们试试把这片叶子放进盒子里,看看大蜗牛躲不躲?”萧凡点头:“好主意!正好试试它对乡土植物的反应。”
他把马齿苋叶放进塑料盒,放在生菜叶旁边。大蜗牛刚啃完一小块生菜,闻到马齿苋的味道,突然停下动作,慢慢往远离马齿苋的方向爬。“躲了!它躲马齿苋了!”萧汀拍着小手喊。阿明婶也笑了:“还真管用!看来这大蜗牛也怕马齿苋。”
夕阳快落山时,阿明婶抱着桃子走了,临走前说:“明天我去河边看看,要是还有这种大蜗牛,就跟你们说。”萧凡把塑料盒搬进实验室,准备第二天仔细观察。双宝趴在实验室门口的门槛上,不肯走。
“爸,蜗牛要睡觉了吗?”萧汀指着塑料盒问。萧凡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对,蜗牛喜欢暗一点的地方,咱们明天再来看它好不好?今天太晚了,汀汀和澜澜也要睡觉了。”叶澜拉着萧凡的手:“明天还要喂它吃叶子吗?”“要啊,”萧凡笑着说,“明天咱们再摘新的叶子喂它。”
回到屋里,叶之澜给双宝洗澡时,萧汀还在念叨大蜗牛:“妈妈,蜗牛为什么这么大呀?它是不是吃了很多叶子?”叶之澜笑着说:“明天爸爸会研究的,说不定能找到答案呢。”
等双宝睡熟后,萧凡和叶之澜坐在书房里。萧凡翻开实验记录本,在上面写道:“今日,汀汀在田埂发现体长约5厘米的异常大蜗牛,初步观察发现其对马齿苋有躲避反应,疑似外来物种,来源或与暴雨冲垮河边围栏有关。明日计划:1. 测试马齿苋汁对大蜗牛的驱赶效果;2. 观察大蜗牛的进食与活动规律;3. 前往河边调查是否有更多同类蜗牛。”
叶之澜凑过来看,指着“汀汀发现”几个字笑:“咱们家汀汀还成了‘发现小功臣’了。”萧凡握住她的手:“不仅是汀汀,澜澜今天指认马齿苋也帮了大忙。不过明天做测试的时候,得把双宝交给阿明婶帮忙看一会儿——实验室里的工具怕他们碰到。”叶之澜点头:“我明天一早就跟阿明婶说。”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实验记录本上。萧凡看着纸上的字迹,想起白天双宝围着塑料盒欢呼的样子,嘴角忍不住上扬——或许这就是西岸的日子最动人的地方,有科研的探索,有孩子的童真,还有邻里间的温暖,每一件小事,都像是田埂上的露珠,虽小却亮,慢慢汇聚成了生活里的光。
第二天一早,叶之澜刚把双宝送到阿明婶家,就接到了李叔的电话。李叔的声音透着点着急:“之澜,你们昨天说的大蜗牛,我在河边的菜地里也发现了好几只!有的比你们那个还大,把我种的小白菜都啃坏了!”
萧凡和叶之澜赶紧拿着塑料盒和网兜往河边跑。刚到河边的菜地,就看见李叔蹲在田埂上,手里拿着一片被啃得坑坑洼洼的白菜叶。“你们看,”李叔指着菜地里的几处草丛,“那里面都有,我数了下,至少有五只!”
萧凡走过去,果然在草丛里发现了几只大蜗牛,体型和昨天那只差不多,正趴在白菜叶上啃食。他用网兜小心地兜起一只,放进塑料盒里:“看来这蜗牛真的是外来的,而且已经开始繁殖了——得赶紧研究出防治方法,不然附近的菜地都要遭殃。”
叶之澜拿出手机,拍下菜地的情况:“咱们先采集几只样本回去,一方面测试马齿苋汁的效果,另一方面看看能不能做切片,分析一下它的壳和黏液成分,说不定能找到更有效的防治办法。”
李叔点点头:“我这就去叫村里的人,让他们也检查下自家的菜地,要是有大蜗牛,就先集中起来,等你们研究出办法再说。”萧凡感激地说:“谢谢您,李叔!这样能帮我们争取不少时间。”
两人带着新采集的蜗牛样本回到实验室时,阿明婶正领着双宝在院子里玩。双宝看见他们,立刻跑过来:“爸!妈!蜗牛呢?”萧凡蹲下来,把塑料盒递给他们看:“爸爸又找到了几只蜗牛,现在要研究怎么赶跑它们,保护菜地。”
叶澜凑到塑料盒前,指着里面的蜗牛喊:“好多!它们吃白菜!坏!”萧凡笑着说:“对,它们吃白菜,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它们离开菜地。澜澜还记得昨天的马齿苋吗?咱们今天就用马齿苋做实验,好不好?”叶澜重重地点头:“好!”
萧凡把双宝交给阿明婶,走进实验室。叶之澜已经把马齿苋叶切碎,放进了榨汁机。“咱们先做浓度高一点的马齿苋汁,”叶之澜说,“等下喷在蜗牛身上,看看反应。”萧凡点头,拿出几个小碟子,分别倒进不同浓度的马齿苋汁,然后从塑料盒里取出一只蜗牛,轻轻放在碟子里。
蜗牛刚接触到马齿苋汁,就立刻缩成一团,黏液分泌得比平时多了好几倍。“有反应!”叶之澜赶紧记录,“高浓度马齿苋汁能让蜗牛产生应激反应,停止活动。”萧凡又换了一只蜗牛,放在低浓度的马齿苋汁碟子里,发现它虽然没有立刻缩壳,但爬动速度明显变慢了。
“看来马齿苋汁对大蜗牛确实有效,”萧凡松了口气,“不过要想彻底防治,还得搞清楚它们的繁殖规律——得看看它们的卵在哪里,多久能孵化。”叶之澜拿出实验记录本:“那咱们下午再去河边菜地看看,说不定能找到蜗牛卵。”
正说着,阿哲抱着纪念册来了。他刚走进实验室,就看见桌上的蜗牛样本和马齿苋汁,惊讶地说:“你们这是在研究大蜗牛的防治方法?我刚才在村里听说河边菜地有大蜗牛,正想过来告诉你们。”
萧凡把初步的实验结果告诉阿哲,阿哲高兴地说:“太好了!我这就把这个写进纪念册里,还要拍几张你们做实验的照片——这可是咱们西岸生态实践的新课题!”他拿着相机,对着桌上的实验器材和蜗牛样本拍了几张照片,又跑到院子里,拍下双宝和阿明婶玩的样子:“双宝也是课题的‘小功臣’,得把他们也拍进去。”
下午,萧凡和叶之澜带着工具去河边菜地。双宝吵着要一起去,萧凡只好把他们也带上,让他们坐在田埂边的树荫下,由阿明婶看着。“汀汀、澜澜要乖乖的,不能乱跑,”萧凡叮嘱道,“爸爸和妈妈要找蜗牛卵,找到后就能更好地保护菜地了。”
两人在菜地里仔细搜索,终于在一片白菜叶的背面,发现了几团乳白色的卵——比普通蜗牛卵大一点,紧紧粘在叶片上。“找到了!”叶之澜兴奋地喊,小心翼翼地把叶片摘下来,放进标本盒里,“咱们回去观察卵的孵化情况,就能知道它们的繁殖速度了。”
萧汀坐在田埂上,看见他们手里的标本盒,好奇地问:“爸!里面是什么?”萧凡走过去,把标本盒递给他们看:“这里面是蜗牛卵,等它们孵化了,就会变成小蜗牛。咱们要研究怎么阻止它们孵化,这样菜地就不会被啃坏了。”
叶澜盯着标本盒里的卵,小声说:“好小哦。”叶之澜笑着说:“是很小,但要是不阻止它们,很快就会变成很多大蜗牛,所以咱们的研究很重要。”
夕阳西下时,他们带着标本盒回到家。萧凡把蜗牛卵放进实验室的培养箱里,调整好温度和湿度:“接下来几天要密切观察,记录卵的变化。”叶之澜则开始整理今天的实验数据,把马齿苋汁的浓度、蜗牛的反应、卵的数量都一一记录下来。
双宝坐在客厅的爬爬垫上,用彩笔画画。萧汀画了一个圆圆的东西,上面画了几条线,举起来给萧凡看:“爸!蜗牛!”萧凡接过画纸,笑着说:“画得真好!这是咱们发现的大蜗牛吗?”萧汀点点头,又指着画纸上的绿色线条:“草!马齿苋!”
叶之澜也画了一张,上面有太阳、菜地和两个小人,她举着画纸喊:“妈!我和弟弟!保护菜地!”叶之澜心里一暖,走过去抱住她:“澜澜真乖,咱们一起保护菜地,保护西岸的花和草。”
夜深了,双宝已经睡熟。萧凡和叶之澜坐在书房里,看着实验记录本上的数据,又看了看双宝画的画,相视一笑。他们知道,研究大蜗牛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比如怎么彻底清除河边的蜗牛,怎么防止它们再次扩散,怎么让更多村民学会防治防法。但只要他们一家人在一起,有邻里的帮忙,有双宝的陪伴,就一定能找到答案。
窗外的月光洒在书桌上,照亮了实验记录本上的字迹,也照亮了双宝画的那张充满童真的画。西岸的夜里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像是在为他们的研究加油,也像是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关于探索、守护与成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