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后大典取消,给了承恩很大的信心,觉得上天都在帮他。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上官筱主动请求取消封后大典,倒让许多百姓对这位新皇后另眼相待。
即便上官筱心里压根没在意过他们,她只是为了自己,但百姓们最需要这样的皇后,再经过说书先生的嘴渲染一番。
许多百姓更是觉得她是位难得好皇后,事事以国家大局和百姓为先。
往往这种时候,就少不了比较。
有的百姓甚至拿明昭皇后与她做比较。
觉得明昭皇后虽是苏家女,可在这方面却没有这位新皇后的肚量。
街头巷尾传得这些话,京中的权贵倒不在意。
要知道随意一个权贵的事都会成为百姓茶饭后的谈资;百姓总会这样,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口中就会出现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也不完全是他们闲得没事干爱这样传,只是现实生活的不易让他们习惯了联想会有救世主出现。
但偏偏,承恩当真了。
他这些年都在云县,他虽学过许多政治手段,也看过史书许多帝王的雷霆手段,但终究是纸上谈兵。
真正遇到这些事时,他总会沉不住气。
坊间的传言,他看得也很重。
于是,他几乎日日下朝后,都在粥棚里施粥。
刚刚送走一批乞丐,接下来的人他倏然怔住。
是商苒。
她低着头不敢看他,要不是真的差点饿死她也不会厚着脸皮来这里。
她已失去昔日世家小姐的光鲜亮丽,一袭粗布麻衣包裹着她瘦小的身躯,头发也不再如从前那般精心打理,只是简单地盘起,用一根布条随意地绑住,显得有些凌乱。
原本白皙的面庞上,此刻竟沾染了些许灰尘,仿佛是生活的重担压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窘迫无比。
手里举着一个破碗,等待承恩给她一勺粥。
承恩愣了愣。
见他迟迟没给她施粥,商苒垂着头就要离开。
承恩唤出她的名字,“商苒姑娘。”
商苒有些讶然,心里也很窘迫,转过身去,就要离开,承恩放下手中的勺子,上前几步抓住她的手,“本王还没给你粥呢!”
商苒不敢与他对视,她从前从未有过的自卑感在此刻涌上心头,“殿……殿下。”
承恩拉着她回粥棚,打了一大勺的粥。
将粥放入她碗里的刹那间,他心里想出一计,眼底都是算计。
商苒离开时,承恩告诉她,有事随时可以去找她。
自商家被抄,她与家里女眷被迫住在破庙,昔日与她来往甚密的人都对她避而远之,往日追求她的世家公子更是看都不看她一眼。
但这位燕亲王却没有取笑她,甚至还……
商苒想着,心里感激万分。
看着人离开后,承恩去了白府。
府上只有白汇,苏莹还在学堂授课。
承恩不太懂得拐弯抹角,所以说得直白,“左相想不想有一儿半女陪伴左右?”
白汇和苏莹一无所出,人到老年,多多少少是寂寞的,肯定也想要有个一儿半女陪伴左右,但这一切是不可能的了,苏莹年事已高,不可能生育。
承恩:“本王有一人想介绍给左相当义女。”
白汇:“不知燕亲王说的人是?”
承恩:“前户部尚书之女商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