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试毒小太监到权倾朝野 >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石二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府,密室。

刘承恩气得脸都青了,抓起桌上的茶杯就往地上狠狠一摔,瓷片碎了一地。

“废物!通通都是废物!这点小事都办砸了!”

一个幕僚打扮的人缩着脖子,小心翼翼地劝。

“刘公息怒,李长安这次是早有准备,咱们在京城,确实……确实输了一招。不过,刘公,咱们在江南,不是还有安排吗?”

刘承恩呼哧呼哧喘着粗气,片刻后,猛地一拍桌子。

“对!江南!老夫就不信,他李长安的手,还能伸到千里之外的江南去!”

他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立刻传信给江南那几家大盐商!让他们马上动手!把运河给老夫掐断了!老夫倒要看看,京城断了粮,断了盐,他李长安还怎么蹦跶!”

与此同时,李长安正和高明在京郊的一处官仓巡视。

新从各地调运过来的粮食堆积如山,空气里都是谷物特有的清香。

【叮!在“京城粮仓”签到,成功!获得“天工开物(残篇)”!(记载了数种提升农业生产和物资运输效率的奇术)。】

无数关于水利兴修、农具改良、漕运优化的法子涌入李长安的脑海。

他正低头琢磨着这些新得的讯息,一名督察署的探子便脚步匆匆地跑了进来,额上渗着汗。

“督主!江南有急报!”

探子双手将一封用火漆封死的信函呈上。

李长安接过,拆开信封,迅速扫了一眼,眉头便蹙了起来。

信上说,江南几家最大的盐商突然联手,用各种由头阻碍漕运,甚至还雇了些地痞流氓,在运河沿线寻衅滋事,不少运粮的船只都被堵在了半道上。

“这些盐商,胆子倒是不小。”

高明在一旁哼了一声。

李长安修长的手指在桌案上轻轻叩击着,沉吟道:“他们的动作这么快,组织也这么严密,不像是一般的商人抱团闹事,倒像是……有军方的人在背后给他们撑腰。”

他停顿了一下,吐出几个字。

“这更像是一场有预谋的……兵变演练。”

话音才落,帐外又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传令兵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身上的甲胄都歪了。

“督主!八百里加急!”

传令兵单膝跪地,声音都有些变调。

“江南总督周伯安上奏朝廷,说运河沿岸突然冒出来大批‘水匪’,人数众多,兵器精良,已经严重威胁漕运,请求朝廷立刻调拨大军,前往江南剿匪!”

高明听了,噌地一下站了起来。

“江南总督周伯安?他不就是刘承恩的得意门生吗?”

李长安的指尖在桌面停住。

“好一个‘剿匪’。”

他慢慢吐出这几个字,语气里听不出喜怒。

“他们这是想借着剿匪的由头,行拥兵自重的事啊!”

龙椅上,乾帝指节轻叩着那份八百里加急的奏疏。

御案上的烛火跳了跳。

“江南的事,都议议吧。”

他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波澜,底下的人却都绷紧了弦。

大学士刘承恩颤巍巍地挪出班列,一张老脸皱成了苦瓜。

“陛下。”

他一开口,像是含着口黄连。

“江南乃我大乾财赋命脉,漕运更是国之根本。”

“如今水匪猖獗,周总督信中字字泣血,可见其忠心耿耿,实乃我大乾之幸。”

老头子话锋一转,嗓门也跟着提了上来。

“老臣恳请陛下,授予周总督临机专断之权。”

“即刻增派兵马,务必将那些水匪一网打尽,以安江南,以固国本。”

他身后,呼啦啦跪倒一片。

“臣等附议。”

“刘大学士所言极是,剿匪,刻不容缓。”

声音一个比一个大,好像江南下一刻就要翻了天。

李长安站在武将那头,眼皮都没抬一下。

等那帮人嚷嚷得差不多了,他才慢悠悠地踱出来。

“陛下,臣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区区水匪,何至于此?”

李长安的声音不高,却清清楚楚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江南水网密如蛛丝,民风也向来不是软柿子。”

“真要是水匪闹得凶,地方官府,还有卫所的兵,都是吃干饭的?能让他们坐大到威胁漕运?”

“依臣看,这里头,怕是有文章。”

“只需派个信得过的人,带上督察署的精干人手,再配些兵马,去江南走一遭,查个虚实,安抚安抚地方,才是正经。”

“要是真个调动大军过去,靡费钱粮不说,惊扰了百姓,万一再激化了什么矛盾,那可就真遂了某些人的意了。”

刘承恩一听,胡子都翘起来了。

“李太傅这话,老臣不敢苟同。”

“水匪之祸,那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太傅年轻,没见过地方上真乱起来是什么样子,不知道那水有多深火有多热啊。”

旁边一个御史也阴阳怪气地帮腔。

“就是。李太傅是教太子爷读书的,金贵着呢。这等跑腿打杀的粗活,还是交给我们这些皮糙肉厚的人去办妥当些。”

李长安呵了一声。

“陛下,臣官位再小,也吃着朝廷的俸禄。”

“江南的事,牵着国计民生,臣愿意替陛下去一趟,给朝廷查个明白,还江南一片清净天。”

这话一出来,满朝文武都愣了。

刘承恩那伙人更是你看我我看你,他们本来是想挤兑李长安,让他缩回去,哪晓得这小子居然自己往上凑。

龙椅上,乾帝的视线落在李长安身上,停了好一会儿。

“好。”

他缓缓吐出一个字。

“朕准了。”

“命你为钦差大臣,即刻启程,去江南,把这水匪的案子给朕查个底掉。”

“朕给你一个月。”

“一个月之内,朕要看到结果。”

“臣,遵旨。”

李长安叩首。

退了朝,李长安直奔督察署。

“郭少卿,本督不在京城的这些日子,署里上下,你暂且担起来。”

“凡事,多跟高明通个气。京里头,一桩桩一件件,都给本督盯牢了,不能出岔子。”

郭涛一抱拳。

“督主放心,属下晓得轻重。”

这趟去江南,李长安没多带人。

高明,外加三百个督察署里挑出来的精锐。

个个都是手上见过血,能以一当十的好手,对他更是忠心不二。

高明见李长安这几日除了应对滋扰,便时常对着一卷图册出神,上面勾画着些奇巧的河道与舟船样式,像是些从未见过的水利工事图。

消息传到刘承恩耳朵里,他正跟江南总督周伯安派来的心腹密探吃茶。

老头子捻着胡须,眼角眉梢都是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