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 > 第360章 撺掇姐姐,舅哥来城里买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0章 撺掇姐姐,舅哥来城里买房

转眼便到了正月十五。

王东升把父母,七个姐姐,姐夫,老丈人,丈母娘,以及三个舅哥,小姨子,大姨子全都带到了市里过元宵节。

奶奶则是在过完年,等他们离开后,就搬到了三叔家。

“升子,这就是你新买的院子?”

看着这偌大的二进四合院,老丈人惊讶的问道。

“嗯,年前刚买的。”

“爹,外面冷,咱们先进屋子里去。”

王东升带着老丈人,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后,来到了后院的堂屋。

一大家子人,此刻都在这里聊天。

二十几个孩子,则是在外院玩耍。

今天不只是七个姐姐家的孩子过来了,大舅哥,二舅哥,三舅哥,大姨子家的孩子,也都过来了。

足足拉了两拖拉机才把这些人拉过来。

还好他买的这个院子大,屋子多,能让这些孩子们放得开。

“升子,这个院子花了多少钱?”

“你们什么时候把户口迁移到城里的?”

许秀兰过年的时候,还没有太大的感觉,直到这次来了市里,才真正的感觉到王东升家里的变化。

这么大的房子,说买就买,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

哪怕她还没有去看王东升的厂子和五金电器店,也已经完全相信,王东升他们两口子去年,能赚几万,甚至十几万块钱。

“五千多块钱,买得非常值。”

“现在市里很少能碰到这么完整的二进四合院了。”

王东升笑着说道。

对他来说,五千多块钱,确实不算多。

然而,听在许秀兰耳中却完全不一样。

“这么大个院子,只需要五千多块钱?”

王父有些意外的问道。

他还以为这么大个院子,怎么也要一两万块钱呢。

随着儿子赚钱越来越多。

家里时不时就放着几万,十几万块钱,王父明显是有些飘了,几千块钱,对他来说,都不算大钱。

王母听到老伴轻飘飘的话,很想骂两句,想到这里不只是有自家人,还有亲家,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当着外人的面,她还是知道分寸。

“现在房子价格便宜。”

“以后肯定会涨价的。”

“有钱的话,可以来市里买一套房子。”

“我们看的几套小一点的房子,只要一两千块钱。”

“以咱们国家现在的发展速度,以后来城里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房子的价格也会随之增长。”

“现在购买房子,哪怕不用来住,出租出去,也不会亏钱。”

王东升这话自然是说给几个大舅哥和几个姐姐听的。

现在买房,绝对是大赚特赚。

至于说不是城市户口,也简单,如果几个姐姐想把户口弄到城市,他也可以想办法。

或者,把孩子的户口弄到城里来,把房子买在孩子的名下,都可以。

“升子,我们农村户口也能在市里买房吗?”

三舅哥许志强明显是有些意动。

他跟着王东升干的时间最长,可以说是一步一步看着王东升有了现在的成就。

让他做生意不行,买房投资赚钱,还真可以做。

“农村户口还不行,三哥想买房的话,可以把家里孩子的户口弄到市里,或者把嫂子的户口弄到市里。”

“我可以帮你们办这事儿。”

“到时候,只需要让嫂子来电子厂半个入职就行。”

“有了城里户口,你们也可以吃商品粮。”

王东升一点一点的诱惑道。

对于农村人来说,把户口弄到城里,吃商品粮,还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哪怕是刚分了地,也照样如此。

如果有机会来城里,大部分年轻人,绝对都会想着来市里。

听到他这么说,几个姐夫,还有大舅哥,二舅哥,也跟着询问起来。

王东升自然是没有丝毫保留的跟几人说起了迁户口,在城里买房的事情。

几个姐姐去年都赚了不少钱,三个大舅哥更不用说。

拿一两千块钱来买房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

只是想到家里刚分了地,又有些犹豫。

该说的,王东升都已经说完,具体怎么选择,就得看几个姐姐和几个舅哥自己了。

“舅,我想把户口迁移到市里。”

李宏伟已经在市里弄了糕点店,自然是想把户口弄过来。

“没问题,明天我就帮你办理手续。”

王东升这次并不准备找郑永红,冯卫东帮忙。

直接利用电子厂职工办理农转非,虽然有一定难度,却也不是不能办理。

去年年底的时候,电子厂和食品厂,就各申请了五个名额。

这也是王东升考虑自己这边的情况,特意让冯卫东,郑永红打过招呼,才得到的机会。

冯卫东,郑永红大祥他们基本上用不到这种名额,花花,明明已经转成了城市户口,这十个名额,自然是全归王东升来使用。

“我也要转城市户口。”

陈建设也跟着说道。

“你们凑什么热闹。”

大姐王桂兰没好气的说道。

“建设想转就转,我们厂子还有几个名额。”

“即便是名额用完了,还有其他的办法。”

“无非就是花点钱的事情。”

“你们要是不着急的话,我倒是可以给你们另外一个办法。”

“去上个中专,直接可以把户口转成城镇户口。”

王东升毫不在意的说道。

他跟花花,明明户口弄到市里,都是用的这种办法。

当然,这得有十分过硬的关系才行。

主要也是现在网络不发达,户籍问题还能钻空子。

以后想要钻空子就难多了。

实际上,最近这几年计划生育的影响,有不少小孩子,都还是黑户。

这里面不只是有农村的孩子,也包括城市里的孩子。

“我哪有本事考中专。”

“初中都没上完,毕业证,还是送礼拿到的。”

陈建设还是非常有自知之明。

“上中专,也不一定要考试。”

“算了,你们没有这个意向,就用厂子的名额吧。”

王东升想着,如果几个姐姐,或者三个舅哥,他们都想迁户口,再想其他的办法。

他说上中专也是想让两个大外甥多学点东西。

既然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意向,他也不会强求。

“升子,你真要让成海,小雅来市里上学?”

王母突然想起了这事儿,开口询问。

“嗯,市里比农村教育条件好,让他们来市里上学,以后说不定还真能考上大学,成为咱们家的大学生呢。”

王东升知道老娘这是有些不舍,笑着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