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 > 第359章 把一家子接到市里过十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9章 把一家子接到市里过十五

说到在首都开厂子,大家伙都十分兴奋。

首都对于他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意义完全不同。

“咱们真能去首都开厂子吗?”

大祥还是有些不太确定的看着王东升。

这些人中,他对王东升的话,最为信服。

哪怕是冯卫东,郑永红两人说行,他都没有那么相信。

“卫东都说没问题,那肯定是没问题。”

没等王东升说话,花花就信誓旦旦的说道。

“具体情况,还要看首都这边的政策。”

“不过,咱们可以提前准备准备。”

“即便现在不能,再过一段时间,肯定是没有问题。”

“毕竟政策都已经出来了,要是连首都这边都不开放,其他地方更加不可能开放。”

王东升虽然知道国家对个体户的政策,会越来越放开,此时,还真无法确定,首都能不能开食品厂。

毕竟这个政策,是去年年底才刚刚过会,下面执行起来,也需要一段时间。

“升哥说得有道理,咱们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先把暂住证给办了。”

“大家都去办,我给大家想办法。”

冯卫东对去首都开厂子,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说完这事儿,大家伙,各自忙碌。

招人的招人,联系买家的联系买家。

王东升把厂子这边的事情交代清楚后,找到正在建造厂子的施工队,找到负责人,带着他来到了新买的房子这边。

这个施工队的负责人名叫赵学安,以前是部队的基建兵。

在建筑这方面,比很多技术人员,还要精通。

王东升把他叫过来,主要是为了装修他新买院子的店面。

到了地方,先带着赵学安里里外外看了一遍,这才说起了他的想法。

“王厂长,根据你的要求来装修的话,花费可不小。”

“有些材料,也不好弄。”

“你得自己想办法去协调这些材料才行。”

赵学文听完王东升对店面的装修要求后,沉吟了片刻说道。

“钱不是问题,什么材料需要我协调,你提前列出个单子来。”

“把整个店铺装修好,需要多长时间?”

“对了,我得强调一点,装修这个店铺的时候,不能耽误厂子建设的进度,需要你另外协调人过来干活,这没问题吧?”

王东升自然知道按照他的要求装修,花费的钱会比正常装修多。

但,他并不在乎这些,只要赵学安能按照他的要求装修,让他这店铺,看着高端大气上档次就行。

这个店,要作为他五金电器店的总店,是他以后的门面。

“没问题,你的要求我都能做到,如果材料能及时送到,工期最多只需要一个月。”

赵学安稍微沉思了片刻,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时间。

“好,如果这次装修能让我满意,后面的店铺,我全都让你来装修。”

“工钱,肯定也不会少给你。”

上下两层,好几间房子,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装修,远远超出了王东升的预期。

至于材料问题,他没办法解决,完全可以找郑永红,冯卫东帮忙协调。

谈好装修的事情,王东升直接带着赵学安来到他现在住的地方,拿出了一万块钱,让他去买能够买到的材料,然后把不能买到的材料,列出单子。

第二天,赵学安就把单子列了出来。

无法买到的材料,有大玻璃,大块的瓷砖,水晶吊灯,吊顶所用的石膏板,这些都需要王东升来进行采买。

看完单子,王东升直接找到了冯卫东,让他帮忙协调。

冯卫东自然是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这些东西,全部搞定,等正月十五一过,就能把这些材料全部送过来。

赵学安也十分利索,商量好了之后,第二天就叫来了三个人,拆除店铺里面不需要的东西,然后对墙面,地面进行清理。

装修材料拉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店铺清理得七七八八,干活效率,绝对是没得说。

等待材料的时候,王东升又让赵学安带着人,花费了一天的时间,把整个院子收拾了一番。

随后,便跟媳妇儿商量,搬到这个大院子住的事情。

许秀琴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

现在这个店,有六姐和六姐夫看着,完全不用她操心。

商量好搬家的事情,在正月十二的时候,搬到了新的院子。

“孩儿他爹,这院子,就咱们两个住着,是不是太空旷了一些?”

在新家住了一天,许秀琴就发现了问题。

“确实有些空旷,让七姐,七姐夫,建设,宏伟,秀梅他们都搬过来住吧。”

“然后把成海,小雅,成江都接过来。”

“让丈母娘,过来帮忙看孩子。”

王东升想了想说道。

他们现在住的地方,距离电子厂并不算远,骑自行车,最多也就半个来小时。

只要不是上夜班,来回还是非常方便。

即便是上夜班,几个人一起回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成海上学怎么办?”

许秀琴又想到了这个问题。

“让他来市里上学,市里的教育条件,也要比村里好。”

“本来,我就想跟你说这件事,小雅今年也可以在市里上幼儿园。”

“他们两个都上了学,你娘只是带着成江,也会轻松一些。”

王东升过年前把户口迁移到市里,就已经想过这个问题。

“那家里就只剩下爹娘了……”

许秀琴想到家里就剩下公公婆婆,又有些不放心。

“不是还有大姐,二姐,三姐她们吗。”

“今年有这么多猪,哪怕是请人,她们三个肯定也要住在咱们家里才行。”

“孩子还不是多的是。”

“再说,咱们离家也不远,骑自行车,回去最多也就一个来小时。”

“等以后路好走了,回家更快。”

王东升是一点都不担心这些问题。

“十五,把爹娘接到咱们新房子来吧,也让他们老两口看看咱们新买的房子。”

许秀琴没有了担忧,笑着提议道。

“这倒是个不错的提议。”

“那你这两天准备准备,明天我回去跟老丈人,丈母娘,爹娘,几个姐姐,大舅哥说一声。”

“正好给咱们暖暖锅。”

王东升原本是准备回村子里过十五,听媳妇儿这么一说,感觉在市里过十五,也挺不错。

把这事儿商量好,两口子便开始准备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