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就叫本事。”

“要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怎么能把生意做好,赚到钱。”

“有了沈总这边的配件,咱们终于不用再为配件的事情发愁了。”

王东升嘴上这么说,实际上,却并不是很开心。

虽然空手套白狼成功了,大部分利润却让给了别人。

主要原因,还是没钱。

“升子,我也想在市里买套房,现在应该能用电子厂职工的名义,转成城镇户口吧?”

花花画风突变。

看到明明和王东升都成为了城里人,他也十分心动。

明明是元旦前,把户口转成的城镇户口,并且是带着媳妇儿孩子一起转成的城镇户口,找的冯卫东帮忙。

“可以,就是用电子厂的名义转成城镇户口,还需要一段时间。”

“老红儿,卫东,你们帮花花打个打招呼。”

“过年前把这事儿,给办下来。”

王东升知道花花是什么意思,转头看着郑永红和冯卫东说道。

“这都是小事,花花,你直接跟我们说一声就行,还非得绕弯子,咋地,是看不上我们?”

郑永红开玩笑的说道。

今天他也非常高兴,年前把这些事情都解决,等开年,就可以大干一场。

而且,这段时间,还在听同事们说,明年国家政策会更加开放的事情,更是心潮澎湃。

对电子表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无限期盼。

“什么看不上,你想多了,你们看不上我还差不多。”

“我本来是没这么着急,这不升子误解了我的意思,才会跟你们说。”

“不过,既然都说出来了,那就帮我办了吧。”

“我这也简单,就我跟我媳妇儿两人的户口。”

花花前段时间,刚结婚,王东升等人全都参加了。

现在正是最亲热的时候,自然是不想跟媳妇儿分开。

而最近电子厂的事情又多,再加上,王东升和明明都转成了城镇户口,在市里买了房子,这才有了落户城镇,在市里定居的想法。

“你来市里,家里的猪咋办?都给你爹娘?”

王东升询问道。

“肥猪出栏,就不养了,母猪,种猪送给我爹娘,她们愿意给我几个兄弟姐妹怎么分,就怎么分。”

“我这人不适合养猪,弄得臭气熏天的,还赚不了多少钱。”

花花摇了摇头,他之前跟王东升养猪,只是想跟着赚钱。

养了半年,发现养这些猪,还没有在王东升的五金电器店,卖一个月货赚得多,自然就没有了养猪的想法。

除此之外,他也是不想媳妇儿这么辛苦,想着把媳妇儿弄到电子厂,找个轻松点的活儿。

他媳妇儿是初中毕业,学习也好,办公室的工作,肯定是能够应付。

“你不上心,肯定是赚不了钱。”

“两口子都来市里也好,准备让你媳妇儿进入电子厂,还是给他弄个小店?”

王东升早就知道花花不可能真跟着一起养猪。

花花跟明明还不一样。

明明虽然也弄着电子厂的事情,但是他的精力主要还是放在卤肉店,兼顾着家里的猪。

他养猪,也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卤肉店。

现在弄的卤肉已经不局限于猪下水和猪头肉,猪肉,排骨,肘子都有。

一天就得卖半头猪。

而且,明明的媳妇儿已经开始谋划第二个店了。

这个店,他们准备自己买门面房。

“让我媳妇儿来电子厂上班吧。”

花花说道。

“我单位明天事情比较多,抽不开身,卫东明天去跟人打个招呼。”

“都住在市里,以后一起喝酒也方便。”

郑永红转头看向冯卫东说道。

“行,我明天到了单位,打个电话。”

冯卫东微微点头。

他叔升职,负责的范围就有户口这一块,这种事情对他来说,比郑永红还要轻松简单,只需要一个电话,就能轻松解决。

闲聊了一路,到了厂子,给两个司机包了个大红包,几人各自骑着自行车回家。

第二天,上午送走了沈耀华,沈耀祖两人,王东升又跟着大祥,去把润丰送过来的电子表配件,拉回了电子表厂。

“升子,咱们要三班倒,得建工人宿舍才行。”

“不然的话,有些人离着远,晚上十点才过来,或者十点才回去,太不方便了。”

安排好工人组装电子表的事情后,明明顺口把工人们这几天反映的情况说了说。

“职工宿舍,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建好。”

“还是要让工人同志们克服克服困难。”

“等厂房,仓库等等这些全都建好后,肯定会考虑建宿舍的事情。”

王东升想了想,又补充道:“也可以给职工们另一个选择,咱们暂时不建宿舍,给住房补贴。”

“按每个月十五块钱的基础标准,进行补贴。”

“这事儿,大家伙也可以商量商量,具体的执行标准,问问工人同志们的意见。”

之前,他还没想过这事儿,今天被明明提醒,才想起来,这个年代大厂子,基本上都会修建职工宿舍,或者职工房。

只是现在修职工楼,又费地,又费钱,他宁愿给这些职工钱,也不想浪费精力去弄这些东西。

真要修,最起码也要等政府重新给批了地,厂子发展得更加壮大的时候,再考虑建造舒适的大房子。

“行,我找时间问问大家伙的意见。”

“估计大家伙还是更加想要厂子建职工宿舍。”

“有了职工宿舍,他们也更加方便一些。”

明明非常了解这些职工的心思,知道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

“那就把补贴定高一些,按照工作年限来定,比如第一年普通工人基础补贴十五,小组长基础补贴二十,第二年,基础补贴二十,小组长二十五。”

“咱们可以根据自建房价格,来进行核算,补贴的钱,十年可以让大家伙自建三间房。”

“这事儿,你可以跟财务好好核算核算。”

“咱们现在主要还是以发展厂子为主。”

“别的集体企业,也没有几个建宿舍楼,给工人分房的情况。”

“也可以给大家一个承诺,等厂子壮大后,肯定会建宿舍楼,免费分给对厂子有重大贡献的工人同志。”

王东升也知道现在这些工人对分房的执念,肯定不能断了大家这个念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