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若娇也高兴。
慕八那性子,真外放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压得住底下的人。
先放到翰林,至少能在国公府的庇护下,学一学怎么和同僚相处。
所以周氏欣喜完也由衷的说了几句感谢的话。
崔氏笑道:“都是一家人,谈什么谢不谢的。”
之后又闲话了几句,少不得老生常谈的说起孩子们的亲事来。
崔氏就道:“正好若若也在,之前你托我的事,有了些眉目了。”
周氏便瞧了顾若娇一眼。
顾若娇琢磨了下,知晓是说亲的事,便故作娇羞地下头去,实则心里好奇极了。
偷偷用余光瞧夏兰捧上来的画册。
正好被崔氏瞧见,伸手点了点她额头:“想看就看,这会儿可不能羞了,别回头一通瞎点,点了个歪瓜裂枣。”
顾若娇就卖乖地挽着她的胳膊:“四婶这么疼我,那样的人哪入得了您老的法眼呀。”
崔氏打趣她:“这么说,我们若若还是个看脸的?”
顾若娇摇头晃脑:“俊俏儿郎谁不喜欢呀,瞧着养眼心情也好,说不得胃口大开还能多吃几口饭呢。”
一番话逗得屋里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不过还别说,崔氏挑的这几个儿郎倒真的不赖。
有两个是家中嫡子,但公婆和善,房里也干净,就是官职不高。
还有个家中是有庇荫的,不过是庶子,但家里关系简单,生母早亡,上只有公婆和一个兄长。
这种人家嫁进去,倒是不用操心太多,只要将妯娌关系和公婆关系处理好就行。
顾若娇又翻了翻,发现这次中举的进士里,也有几个入选了,皆在二甲前头。
通常来说,除了一甲得了名次后就直接能入朝为官外,二甲以下的进士想要尽快入朝为官,都要跑关系,以求尽快得个一官半职。
甚至多的是名次好,但没门路的,一连被蹉跎数年,最终落寞回乡的。
可如果被顾若娇挑中了,有了国公府这一层关系,得个官职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如此一来对方须得将她供着捧着,不能叫她受一点委屈。
这么一看,顾若娇还真有点拿不准。
周氏亦然。
在她看来,只要有学问,有上进心,会疼妻子就是好的。
当然有家底的更好,她的若若嫁过去就不用受苦。
最紧要的是,她嫁过去就是正头娘子,家中一切自己做主,不比去权贵家做妾的好!
眼见这姨甥俩纠结不断,崔氏笑道:“也不必着急,可以慢慢看。”
周氏点头:“不错,成亲是大事,断不可随意。”
然顾若娇思量了一会,觉得可以先选几个瞧瞧人品再说。
“要不先看看这几个?”
她指了指名册上两个刚得了名次的进士。
崔氏瞧了两眼,琢磨了下也觉得好。
“行,这事我来安排。”
毕竟是从未来往过的人家,少不得要做些安排,免得叫对方瞧出是谁要相看。
也是恰巧,这头刚说完,那头人就从祠堂回来了。
听下人说几个爷们进门时脸上都带着喜气,崔氏就知二伯谋求的扶正成了。
再看周氏,越发觉得她是个有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