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玉不想被拔舌头,也不想被打板子!
她急的在脑海里不断搜索对自己有利的证据。
“对了,奴这一路都是跟着张家姑娘来的,还住在她姨母家,这一切都能查到的!”红玉跪在慕二老爷面前不断磕头,“二老爷,求您看在奴伺候过毛姨娘的份上,饶了奴一次!”
慕二老爷却看都没看她一眼,一旁的下人连忙上前将人拖出去。
原本好好一件喜事,却叫这几个不成器的给搅和了。
族长气得额头青筋都在抖动。
最后只能草草结束。
至于红玉所说的那些,单从她背后有人就能判断得出必定是假的!
所以慕二老爷到底有没有发过誓也没人会去深究了。
而周氏也顺利的被扶为正室,在族谱上记了名。
事情传到崔氏耳里的时候她正在南院。
因着一群爷们去了祠堂半天没回来。
原本高高兴兴摆了一桌菜的周氏担心的饭都吃不下。
顾若娇却是知道为什么,只是不好实话说。
没想到崔氏在知晓祠堂那头发生的事后也来了。
因着祠堂那头的事还没出结果,崔氏自不会先透了风声出来。
见了周氏只笑道:“听说祠堂那头在说什么要紧事呢,连饭都顾不上吃,我寻思着你估计也担心,就过来一趟了。”
听出她话里的宽慰,知晓不是出了事,周氏倒也安了心:“二老爷也没差人过来说,让妾好生担忧。”
还以为族里有人刁难慕二老爷和慕八。
可又想不透有什么能为难到他们的。
这不越想心里越没底嘛。
崔氏瞧她也是个聪明的,能从细枝末节猜到祠堂那头出事了。
只是叫二伯护得太好,里子还保留着小姑娘的单纯,不把人往坏了想,心里也是羡慕。
“没让人来说就是没事,别担心,瑞哥儿如今有出息了,你往后只管享福就是。”
说起慕八,周氏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他是个孝顺的,就是性子直,不懂变通,妾就怕他会得罪人呢。”
说到这,崔氏也有些乐。
她是瞧过瑞哥儿几次的,与其说他少年老成,倒不如说是个小古板。
性子直而不圆滑,成日里嘴上挂着的都是之乎者也的道理,遇上那好色的慕四,也不怕得罪人的念上一番。
家中那些个小辈,见到他都恨不得绕路走。
也不知到底是像了谁,不怪周氏这么担心。
正好崔氏也是为了此事而来的:“国公爷前些日子同我说过,瑞哥儿如今也有了进士的功名,只年纪还有些小,外放不合适,寻思着跟奕哥儿一样,先进翰林待一阵子,到时在寻机外放。”
慕家没有将儿郎拘在身边娇养的想法。
按那些爷们的说法,男儿就该出去闯荡,才知道学以致用。
何况如果想进内阁,少不得要外放几年,回来才好安排。
另者自然是因为朝中不能有太多慕家的人。
否则圣上该要担心他们一支独大了。
周氏虽然少出门,但这些道理她都懂。
本来都以为会将儿子先外放。
毕竟慕七已经在翰林了,朝中除了国公爷和世子,还有慕大老爷。
再塞一个只怕要惹来圣上的猜忌了。
她甚至都已经事先打点好会用上的东西。
没想到峰回路转,周氏喜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