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开镰咯!”

村长宋兴旺站在田地阡陌的田埂上,布满老茧的手捧起一把谷沉甸甸的谷穗,朝满目期待的村民洪亮的喊了一嗓。

一声号令后,村民纷纷弯起腰,镰刀于稻田间瞬间“嚓嚓”作响,没一会儿功夫,各自身后便划出了一道金灿灿的弧。

修好学堂后便彻底闲下来的墨玄梁,今儿个似也被村中这热闹的秋收氛围所染,一大早便拦了欲下薯地的乔大叶,提了壶宋小麦送来的佳酿,拉着对方上了作坊旁那座视野开阔的矮山头。

二人寻了块平坦的大石坐下,俯瞰下去,整个宋家村的秋收盛景尽收眼底。

金色的稻田里,村民于其中穿梭不停。

村西那边宽敞的晒谷场上,也陆陆续续铺上了各家新打下的谷粒,黄澄澄一片。

墨玄梁斟了两碗酒,将其中一碗递给乔大叶,自己则端起另一碗,却未急着喝。

“金浪连阡陌,笑语绕新梁...”

望着山下那片欣荣之色,他深吸口气,吟下后一句:“童声启蒙处,炊烟话粟香。”

吟罢,他与乔大叶轻轻一碰碗沿,仰头饮下大口。

“乔老哥,你看。”墨玄梁指着山下:“年初来时,咱初入此地,沃土置闲,屋舍破落,此村人面带菜色,目中多有茫然。”

“而今再看,新舍接起,仓廪渐实,人人脸上皆有盼头,孩童得以入学,青壮忙于业继...”

他不由叹道:“不过短短数月载,变化竟如此之大,当真令人感慨。”

乔大叶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日日深耕田地里的他,自比对方整日只埋头于舍内研究宋家那丫头画的什么劳什子图样,对这方土地的变化体会得更深,更实在。

宋家村日日变化,他可以说寸寸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此刻心中虽然同样感慨,却也没有墨玄梁那般惊异。

不过,他脸上还是绽开了一个欣慰的笑容:“谁说不是呢,你瞅那粟米,穗头沉的都快弯到地上了!这宋家村去年遭了大灾,能缓过气来不易,今年这场丰收,可算是真真翻了身!”

他说着,又美滋滋的咂了口酒:“墨老弟,你识字,能读圣贤书,还能建那旁人建不了的房子,这本事,老汉我不如你。”他随手抓了一把身边散土,目中有着老农对于土地的眷恋:

“老汉我只懂一个道理,是人就得吃饭,饭从哪里来?”

微微握紧手中土壤,细碎的沙土便于指尖缓缓淌下。

乔大叶道:“不都得从这地里,一寸一寸地刨出来么?”

“这地不负人,人,更不能负了地啊...”

他抬眼,目光又不自觉落在了那零星散落的片片薯地里头,搭了架的薯秧顺着风的风向蜿蜒盘旋,长势喜人。

“当初少东家让我来教人种薯,我这心里还直打鼓。如今见着这满地的薯秧,老汉我这心里...可算是踏实了。”

墨玄梁点头称是,目光不由自主追寻到了村中那户宽敞的屋舍上:“说起来,此间变化,那小丫头功不可没...”他微微一顿,忽而话锋一转:“你们弄的那沤肥法子,进展如何了?”

说起沤肥,乔大叶眼里便止不住的冒起星光!

“嗨!”

他激动地一拍大腿,声音都高了两分,兴奋道:“那可真是宝贝!宋丫头那脑袋里啊,也不知装了多少好东西,偏偏都还用在了正道上!”

乔大叶向前倾了倾身子,像是要给对方分享什么了不得秘密似的,压低了声音都难掩激动:“墨老弟,你是你不知道!那沤肥作坊里弄出来的东西,眼下看着是还没显出多大的神通,可老汉我侍弄了一辈子田地,这鼻子一闻,眼睛一看!就觉着那玩意儿不一样!”

“那肥堆里头,有讲究!”

“哦?”

见对方说的笃定又热切,本是随口一问的墨玄梁也不由直了直身子,凝神细听。

乔大叶眼神深幽了两分:“我给你说,就凭那丫头干啥啥成的能耐,她说这肥料能成,老汉我就信!”

“而且你猜怎么着?她还跟我说,这肥啊,竟还分许多种类,不是什么地,什么庄稼都能胡乱上的!”

“有的肥苗,有的壮杆,有的下地块,有的长劲儿足...什么时候用,用哪种,都有说法,这简直...简直...”

他一时词穷,最终重重一叹:“简直远远超出了咱老辈人一泡粪肥种百田的粗浅见识啊!”

“虽然好些道理老汉我现在还琢磨不透,但凭着这把老骨头跟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直觉,只要这肥料真按她说的那般弄成了,弄明白了...”

乔大叶深吸口气,浑浊的老眼中精光缕缕,他看着墨玄梁,一字一顿:“那必定是能震惊天下农人的、了不得的大宝贝!”他探手比划三指:“至少...至少是能让咱大周朝的土地,多长出三成的粮食神物!”

“三成!?”

墨玄梁倒抽一口冷气,随着对方发笃定的话语,心中凛然一惊!

两人大半年的相处,他深知乔大叶绝非信口开河之辈。

能让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如此推崇备至,甚至说出这等惊世骇俗之言,那沤肥之法...恐怕真蕴含着难以想象的潜力。

若此物真能如宋小麦所构想那般,精细区分之后沤制出来,那对农耕之事的改变,无疑是颠覆性的!

农桑之务,国之重纲!

多少朝代兴衰,根系皆在于此。

而今新朝刚立不过十载,正是百废待兴,最需稳固根基之时。

念此,墨玄梁忽而意识到,自己先前虽赞叹宋小麦聪慧,却始终将她视作一个有些奇思妙想的乡下丫头,所做种种,不过是让一村一族得以温饱。

可此刻,乔大叶这三成之语,如惊雷贯耳,让他豁然开朗!

若这沤肥之法真能推广开来,让天下田地皆增产三成...那将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仓廪充实,饥馑可免...更意味着!四海安定!

这已远远超出一个村的温饱能耐,而是足以影响国本,福泽万代的千秋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