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师,神武八年(崇祯二十三年),冬。

紫禁城的第一场雪,悄然而至。细碎的雪花,无声地覆盖着金色的琉璃瓦,为这座帝国的权力中心,披上了一层肃穆的银装。

但这份宁静,仅仅停留在皇城的红墙之外。红墙之内,尤其是朝堂之上,一股冰冷而又炽热的暗流,早已汹涌了整整三个月。

太子朱慈烺凯旋已有三月。

那场在午门举行的、史无前例的盛大献俘仪式,仿佛还在昨日。倭国伪将军德川家光及其一众首逆的头颅,被一一陈列,告慰太庙。

数十万京师军民的山呼万岁之声,几乎要将天空的云层都震散。

太子殿下的威望,在那一天,达到了自太祖、成祖以来,从未有过的顶峰。

然而,极致的辉煌,带来的并非是安宁,而是更为激烈的对撞。

东宫,成为了京师勋贵武将们唯一的朝圣地。那些在东征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如李定国、顾炎武、曹勋等人,以及他们背后所代表的庞大军功集团,紧密地团结在太子的周围。

他们渴望着新的战争,渴望着太子能带领他们,去获取更多的、足以传之子孙的封地与荣耀。

而与之相对的,是以首辅黄道周为首的文官集团。他们日渐聚集在朝堂参政三年有余,勤勉仁厚的永王朱慈炤身边,形成了一股同样不容小觑的政治力量。

他们手握帝国的钱粮与政务,不断地在朝堂上,以“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偃武修文,与民休息”为由,不动声色地阻挠着太子提出的所有关于扩充军备、建立新军的提议。

一个主张“开拓”,一个主张“守成”。

一个代表着新兴的、渴望扩张的军事贵族。

一个代表着传统的、希望稳定的士绅阶层。

两股力量的对峙,让整个京师的空气都变得紧张起来。

……

乾清宫,西暖阁。

壁炉里的银骨炭烧得正旺,将整个房间烘烤得温暖如春。

崇祯皇帝朱由检,身着一袭明黄色的龙纹常服,正饶有兴致地看着身前棋盘上的残局。在他的对面,是帝国最锋利的两柄剑——太子朱慈琅和永王朱慈炤。

如今的崇祯皇帝,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被朝局折磨得焦头烂额、须发早白的君王。

平定内乱、革新吏治、东征大捷,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胜利,为他注入了强大的自信。

他身体依旧强健,目光锐利,精神矍铄。对于儿子们在朝堂上的争斗,他非但不忧虑,反而像一个最高明的棋手,乐于见到棋盘上的活跃与变化。

他知道,大明这头沉睡的巨龙,已经被他的长子彻底唤醒。它拥有了锋利的爪牙(新式军队),强健的筋骨(革新后的财政),以及前所未有的、向外扩张的强烈欲望。

他不能,也绝不会,再让这头巨龙重新睡去。

但他同样知道,一个国家,不能只有一把剑。太子和他背后的军功集团,太过锋利,太过刚猛。若无制衡,长此以往,必成祸患。

而永王和他身后的文官集团,便是他精心培养的另一块“压舱石”。

他需要的,不是在两个儿子中选一个。

他需要的,是为这两股已经成型的、强大的力量,寻找一个新的、更广阔的宣泄口。

“慈烺,”崇祯皇帝落下一子,打破了沉默,“你那支‘南洋开拓舰队’,朕听说,已经重组完毕了?”

太子朱慈烺微微躬身,答道:“回父皇,已然就绪。郑成功统领海军主力,东征军各部将领也已招募好各自的开拓私兵,只待父皇一声令下,便可扬帆南下。”

“南下?又是南下?”一旁的永王朱慈炤放下手中的棋子,眉头微蹙,用一种温和却带着质疑的语气说道,“皇兄,倭国之战,我大明虽胜,却也耗费钱粮无数。如今国库尚未充盈,将士亟待休养,何必如此急于再兴刀兵?南洋之地,多是瘴疠蛮荒之所,红毛夷盘踞已久,船坚炮利,恐非善地。”

这番话,几乎是朝堂上文官集团论调的翻版。

太子闻言,冷笑一声:“皇弟此言差矣。正因红毛夷盘踞已久,我等才更要将其驱逐!南洋诸岛,遍地香料、黄金,乃是天下财富之聚集地。我大明海商,每年途经此地,皆要被其抽剥重税,甚至无端劫掠。此等奇耻大辱,岂能坐视不理?”

他站起身,对着崇祯皇帝,深深一揖。

“父皇!臣以为,我大明之未来,不在中原之沃土,而在四海之汪洋!倭国,不过是开胃小菜。真正的财富,真正的疆土,皆在海外!”

“臣,恳请父皇,立‘开海拓殖’为我大明之万世国策!”

他声音陡然拔高,整个暖阁都为之回响!

“以军功分封海外之土!以重利鼓励万商出海!将我大明国内过剩之人口、躁动之兵心、无处安放之野心,尽数引向那广阔无垠的海外之地!”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应是我大明之疆土!如此,方能成就超越汉唐之伟业,让我朱家王朝,真正君临天下!”

这番话,让永王朱慈炤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

而御座之上的崇祯皇帝,眼中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夺目的光彩!

这,正是他想要的!

这,正是他这些年来,一直引导、期望看到的局面!

他要的,从来就不是一个只懂得守成的君主,而是一个能将大明的龙旗,插遍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开拓之皇!

就在此时,永王朱慈炤,仿佛也意识到了什么。他看着父皇眼中那毫不掩饰的欣赏与激动,心中一凛。他知道,在“开拓”这条路上,他已经输给了自己的皇兄。他必须另辟蹊-径。

他也站起身,对着崇祯皇帝,躬身一礼。

“父皇,皇兄之宏图伟略,臣,钦佩不已。拓殖之道,乃是强国之基,臣亦赞同。”

他话锋一转,语气诚恳地说道:“然,拓殖之道,亦有不同。皇兄之法,乃是‘霸道’,以兵戈开拓,扬我天朝军威;而臣以为,亦可以‘王道’行之,以德化人。”

“西有天竺,佛法之源,亦是商贸重地。臣请愿,效仿汉之张骞、唐之玄奘,组建‘西行宣慰使团’,率臣之儒林卫及部分文臣、商贾,西行天竺。不兴刀兵,只以贸易往来,以我中华之礼乐文章,教化蛮夷,宣扬国威。如此,亦可使万国来朝,为我大明,开辟另一条财源与航路。”

“王道”与“霸道”!

一个向南,一个向西!

崇祯皇帝看着眼前这两个同样优秀、却选择了不同道路的儿子,终于放声大笑起来!

“好!好啊!朕的两个儿子,一个愿为朕之利剑,开疆拓土;一个愿为朕之锦衣,宣德四方!朕,心甚慰!”

他猛地一拍棋盘,震得满盘棋子乱飞!

“准!朕都准了!”

他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过两个儿子,充满了帝王的威严与自信。

“太子慈烺,战功赫赫,朕封你为‘征南大元帅’,总领皇家开拓舰队及南洋所有军务!三日后,即刻起航!”

“永王慈炤,仁德贤明,朕封你为‘西行宣慰大经略’,总领西行使团及商队,宣我大明国威于天竺!给你半年时间筹备!”

“朕还要告诉你们!”崇祯皇帝的声音,回荡在乾清宫内,“不仅是你们!朕的其他皇子,定王、晋王,亦可组建自己的开拓团!凡我大明宗室、将领、商贾,有志于为国开疆拓土者,皆可向兵部、户部报备,朕都准了!”

他走到巨大的地球仪前,缓缓地拨动着那颗蔚蓝色的星球。

“朕,要将这广阔的天地,都变成你们的赛场!”

“朕等着看,你们谁,能为我大-明,带回一个更广阔的天下!”

一道圣旨,如同一道开启新时代的闸门,彻底拉开了一个由皇子们主导的、疯狂的全球大殖民时代的序幕!

京师的暗流,在这一刻,被崇祯皇帝亲手引向了更为广阔的、波涛汹涌的四海。

没有人知道,这位正值壮年、雄心万丈的帝王,究竟是开启了一个辉煌的大航海时代,还是放出了一群他未来可能再也无法完全掌控的……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