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理解曹操,说魏种虽说是曹操亲自举荐的,但并没有显着的政绩和功劳,当初吕布入兖州之时,曹操还亲口说,谁都有可能反叛,唯独魏种不会。
结果魏种比谁都要跑得快,一溜烟就从兖州来到了河内。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曹操为何会把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交给他呢?
其实这就是曹操对人才的渴望,也是曹操用人不疑的最好印证。
这种情况在曹操身上也不是第一次出现。
就拿近的来说,曹操击破吕布之后,臧霸就藏了起来。
理由很简单,因为前面臧霸是站在吕布这一边,助力吕布对抗曹操。
如今曹操胜利了,他又是习惯散漫的山贼,面对可能的危险自然会选择藏匿,等风声过了,再出来潇洒。
但曹操可不这么想。
在曹操眼里,臧霸可是大才,一个大宝贝。
没啥出身就能凭借双手在琅琊国呼风唤雨,在泰山地区说一不二,这霸气和魄力放眼整个东汉末年都排的上号。
反观曹操自己,千辛万苦从政,一路摸爬滚打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一定要找到他!”
曹操给众人下了死命令。
因为他必须收服臧霸。
经过数日的地毯式搜查,终于在山中百姓家中寻得。
曹操大悦,厚待臧霸等人,割青、徐二州委任于臧霸。
众人无不震惊,区区一个山贼,连跟随曹操出生入死的夏侯惇、曹仁、夏侯渊等同门兄弟都没有这般待遇。
偏偏是一个不起眼的山贼臧霸让曹操如此大方。
到这一步还没有完,更厉害的还在后面。
曹操直接拆分了琅邪、东海、北海,另外设立城阳、利城、昌虑三郡,以臧霸为琅邪相,吴敦为利城太守、尹礼为东莞太守、孙观为北海相、孙康为城阳太守,直接掌控泰山东面的各地。
这一举动,不仅安定了曹操帐下众人骚动的心,毕竟臧霸只是一方相而不是州牧,而且也为曹操稳定了东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吴敦、尹礼、孙观、孙康其实都是臧霸的人。
另外还有两个人,徐翕和毛晖。
当初曹操刚入兖州时,任命徐翕和毛晖为将,领军镇守兖州。
结果吕布入兖州,徐翕和毛晖不仅没有抵抗,还携手皆叛。
兖州之乱平定后,徐翕和毛晖亡命出逃投靠臧霸。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曹操与臧霸谈妥之后,便让刘备见臧霸,命臧霸奉上二人首级。
臧霸便向刘备说:“以前我之所以能自立一方,是因为我不会做这种事。我受曹公的存命之恩,不敢违其命令。不过有意于王霸之道的君主应该以义相告,不宜威迫,愿将军为我辞却这个命令。”
刘备便以臧霸所言告诉曹操,曹操叹息地向臧霸道:“这是古人仁德之事,而你能够加以奉行,这也正是孤之所愿。”
于是皆以徐翕、毛晖二人为郡守,足见曹操重点就看才能。
后期曹操再三发布求贤令,也能印证这一点。
所以曹操将“南拒虎牢之险,北倚太行之固”的河内郡交给魏种,并非不可理解。
之后,公孙瓒突如其来的战败,以及袁绍的察觉让曹操不得不放弃继续北上取邺城的计划。
他只好领着大军返回到黄河南边河南尹的荥阳县敖仓,准备屯兵于此,以静观天下变。
复盘这一次行动,曹操从昌邑到延津,再到拿下河内郡,一切都十分顺利。
公孙瓒本就大势已去,又安心自囚于易京,他的失败,曹操完全能理解,并不惊讶。
只是速度之快,让曹操有些措手不及。
唯一想不明白的是,袁绍是如何察觉他的下一步计划的?
“保密工作做得挺到位的,河内与冀州的联系也都切断了,袁本初是有神相助,还是料事如神?”
曹操是百思不得其解。
恰在此时,许县传来消息,汉献帝的权力因长期被曹操压制而心生怨念,如今居然联合董承有夺权之势。
曹操只好准备放下复盘,先行返程。
刘备见状,主动提出想要留下,替曹操关注河北的战况。
曹操疑惑地看了看刘备,想要询问为何,却没有说出口。
郭嘉先插了一句,说:“主公不是要向天子为刘将军请功吗?若是刘将军不去,天子那里不好交代。”
曹操愣了一下。
不过这个神情转瞬即逝,刘备压根没有察觉。
“奉孝提醒的是,玄德还是与操一道回许县吧。”
见曹操没有同意,刘备也不再纠缠,并顺势应下了曹操的要求。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四月底,曹操带着刘备回到许县。
曹操遵守诺言,表奏天子封刘备为左将军。
左将军这个职位也从吕布身上转移到了刘备身上。
但似乎这个被任命为左将军的人,并没有特别好的结果。
包括先前的袁术和后来的吕布。
不过说真的,曹操对刘备真的好,与其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这待遇已经远超同族兄弟曹仁、夏侯惇等人。
同舆同席意味着身份相同。
曹操什么身份,才许县乃响当当的第一人。
而刘备仅仅是依附在曹操身边的一个诸侯。
两人身份高低可见一斑。
之所以曹操如此看重刘备,是因为他从刘备身上看到了一个特别难得的品质。
从不放弃、从不言败。
这与他自己的观念十分相似。
二人的热恋期只持续了一个多月,袁绍送来的公孙瓒头颅让曹操忽然明白了其中道理。
袁绍察觉曹军想要拿下河内郡之后继续北上取邺城的计划并不是袁绍方面的人判断,也不是河内郡将士报信,而是曹军中出了内鬼。
这个计划在整个曹军中属于最高机密,除了曹操自己外,只有郭嘉、荀攸等寥寥数人知晓。
而眼前的刘备正是其中之一。
郭嘉和荀攸跟随他曹操多年,向来忠心耿耿,对袁绍有天然的排斥,定然没有这个通敌的可能。
唯独刘备。
曹操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刘备泄露的机密,让他的计划无法实施。
不过细想起来,也并没有那么难以理解。
当初郭嘉就说过,刘备绝非池中物,那是志在四方的雄狮。
既然是人中龙马中赤兔,自然不希望在他弱小的时候其他诸侯一家独大。
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他都希望能保持平衡,以便等他壮大了,再逐鹿中原。
“好你个刘备,你个坏人!”
曹操心中默默地臭骂了一句,但已经于事无补。
刘备看到曹操异样的眼神,也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气愤,面上依旧不动声色。
两人之间的关系,忽然变得有些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