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马车七拐八拐,也不知绕了几个弯就到地方了。

“夫人,这就到了。”

黄芩扶着王慧珍下马车,看着这个小院,正好阮青瑜在院子里。

“怎么样,我看着觉得你应该会喜欢。”

王慧珍点头,来之前对上京的房子有过猜想,能有这么大地方已经很好了。

“西边那间做寝室,剩下的你安排就可以。”

参观一圈,定好了每间房的用途,还有安排好跟来的人的住处,就开始打扫卫生,把带来的行李家私卸下车,给人结账,这元兴的商业发达,租车业务还是挺便利的。

“屋里擦好了,把茶具拿出来一会烧壶水,喝口茶。”

动作快起来,这屋小也有好处,收拾的也快,换了纱帐铺了被褥,家具全都擦了一遍,尘土也扫了一遍,可能前任租客走的时间不算长,这屋里还算干净。

“我让人了买了饼,一会让木二去外边看看,买点菜,烧个汤,凑合吃点。”

“木二。”

“小的在。”

“你带何婶一起,去外边看看哪里能买菜,晚上吃饼烧个汤。”

“回夫人,小的刚才打听了,这边有早市,卖什么的都有,柴火定好了,一会就能送到,缸里的是买的甜水井水可以吃,咱们院子里的水井只能洗东西用。”

王慧珍点头,这事她知道,之前还想着在京城吃水的问题,既是解决了,那就这样吧。

何大花先去跟着逛了一圈,粮油店里买了不少常用的调料和粮食,想着主子晚上的饭菜,买了一只烧鸡,白菜买了两棵。

“夫人,你是不知道,这京中的物价比咱们府城贵上二成,好在贵些的干调从老家带过来了,要不还不知道亏了多少。”

买东西的时候就一脸肉疼,虽说这是主家的钱,那也是小姐辛辛苦苦挣的。

“哦,那粮食呢?可也是贵不少?”

“这细粮贵上两三文一斤,这粗粮价格倒是差不多。”

“那还成,家里粗粮细粮掺着吃吧,何婶你看着安排。”

何大花也在王家多年,是知道王慧珍口味的,这主子确实粗料细粮都吃,就是要做的精细些,好消化,至于姑爷爱吃什么,她听夫人安排就成了。

阮青瑜听着王慧珍安排,并无不妥,想着夫人能吃的自己也能吃,也不纠正,阮家倒是一直吃的细粮。

收拾妥当,看着眼前的一块地,王慧珍问阮青瑜:“二爷,这地是种菜还是种花?”

毕竟以后可能会有同窗上门,姑且还得住上小一年的时间。

“娘子觉得呢?”

“我想着搭个棚子种点丝瓜吊瓜,爬上去也好遮阴凉,在种点小菜,这上京物价贵,咱们自己种一是吃着新鲜,二是省点钱,三是这菜种好了田园风光也是有的。”

王慧珍想的是这回来京,除了之前阮青瑜给的五百两银子,王氏给了一百两,阮二老爷给了三百两银,公中给了两百两银子,至于阮家祖父那边补贴了多少,自己还不知道,想来有些,王慧珍拿到的手的就是一千一百两银子。

这路费是阮青瑜管的,之前也问了是否要给他一些留着花销,阮青瑜说的是:“我手里还有一些银子,你拿着花,没了我在跟你要。”

有了话王慧珍也就规划好,这一路吃喝安排,自己还是要管的,到京城就花了有五十两银子。

剩下的每月房租,吃喝用度,人情来往都要操心,自己嫁妆钱那是不能动的,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并没有想要动用的想法。

阮青瑜之前去庄子上见过王家的菜地,王家后来还种了葡萄,请人过去玩,也是别有趣味,就同意:“种花太晚了,要是只种一年没得浪费时间地方,就种菜吧,这满院子绿色也是好风光。”

王慧珍点头,把园子里的大概能用的地方画下来,琢磨着怎么种划算。

晚上何大花准时上了饭,主子的饭是热好的饼,一个酸辣汤,一碟子烧鸡,一碟子炒白菜,一碟子家里带的糟鱼,还有一个拌木耳。

“这饼也不知道你早上吃到没,我觉得不错,就让他们多买了几个回来吃。”

王慧珍舀了汤给人,这酸辣汤是王慧珍要求的,一个是简单,二是开胃,要不然晚上是不喝这么重口的,实在是胃口差喝着也好开胃。

阮青瑜早上还真见到了:“早上我见到了,着急赶时间吃了碗馄饨就走了。”

夹了一个饼,这饼又热了一下,饼皮倒是酥了,就是馅的汁水少了,口感还是不错。

“确实不错,比得上府城那家,以前就听大哥说你爱吃牛肉馅饼,要是喜欢,就指使人去买。”

王慧珍没想到他还能知道这个,见他吃的好,夹了一块烧鸡给他。

“我尝着还行,何婶说这附近卖东西的不少,有时间我也带人去逛逛。”

王慧珍在府城还能坐个车出去逛逛,这京城的道上马车更多,有些堵车,要是不远行,步行更方便点。

撤桌时,这桌子上时蔬都吃了,烧鸡还剩下点,汤一人喝了两碗。

下人的饭就是炒白菜,酸辣汤,买的饼,这不算差了。

晚上可算是有水洗澡了,家里带的澡堂,两人轮着泡了一遍。

王慧珍擦头发的时候感慨:“这才是人过的日子。”

阮青瑜接过擦发巾:“我听说京中有温泉馆,男客女客都有,有时间带你去泡泡。”

王慧珍看着他没想到还愿意带妻子出去享受,这是个优点,阮青瑜被她看的有些不自在问:“怎么这样看我,不愿意去?”

阮青瑜想着以自己的了解,妻子应该是愿意的。

“当然不是,乐意之至,只是想到跟夫君一起出去,就觉得幸福,夫君真好。”

阮青瑜摸摸头发,差不多干了,拿了新帕子给人:“那我请娘子帮个忙可有这个荣幸。”

王慧珍接过,把人按到凳子上,一点点给人擦头发,也不知道是不是没有高科技,不管是自己还是阮青瑜头发都很好,又长又多还亮,走出去都让人羡慕的存在,就是擦起来也挺难受。

“这以后我给夫君梳头发,夫君可别嫌弃。”

铃铛在走之被送回家了,留了十两银子,一根金钗,两块布料算是阮家给的嫁妆,这之后阮青瑜要么自己梳头发要么木二帮忙,就是内宅木二不好进来,王慧珍看人梳的费劲,也起了心思,跟着黄芩学了不少,现在男子发饰梳的不错,也愿意给阮青瑜梳头发,带了发带发冠之类的。

别说这打扮起人来还有些趣味,尤其是看人经自己手一下子颜值长了一两分,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之前找人定了不少情侣簪子配件,现在可算是有用武之地了。

阮青瑜时常感慨王慧珍心灵手巧,两人一并出去,定不会误会是兄妹,只因这相配的小物件,仔细看一眼,就知道不是一般的亲密人物。

这晚上两人也不折腾,毕竟任谁坐了二十多日的马车,也不是一天两天歇过来的,之后还得调理一下。

早上听见外边有动静,夫妻俩才醒,看着彼此睡的安好,两人也不赖床了,今日还有今日事干。

早上是厨房熬的粥,配上小菜,和外边买的火烧。

“老爷夫人尝尝,这是驴肉火烧,我娘说这火烧外边不常卖,今天算是赶上了就买回来尝尝。”

“上京还真是繁华,这火烧就说这饼就算一绝。”

王慧珍越发期盼了,准备吃完饭就去逛逛。

上京外边女子不少,穿得也能看出来小有家资,但是也乐意跟人讲讲菜价,贫贫嘴,要是讲成了能乐一天。

带人出去逛了一圈,还遇上李镇的妻子韩氏带着小儿逛街买菜。

两人遇见很是亲热,毕竟是一个地方来的,王慧珍作为年纪小的先开口问了:“韩姐姐可安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