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茶馆内立刻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无论是被嘲笑的还是嘲笑别人的,都并不太在意这些玩笑话,毕竟这只是茶余饭后的闲谈。
他们现在更关心的是北上购地的大好机会,这才是切身利益所在!
前几日初次得知朝廷在北方出售土地的消息时,许多百姓还心存犹豫,毕竟那是新征服的区域,又远在北边。
人生地不熟,环境陌生,自然让人心生忐忑。
可是今日再听到这些详细情况之后,众人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
这一切变化的关键在于,百姓们发现朝廷已经走在了前头,为他们开路护航。
朝廷要在北方建立大规模军马场,这就意味着那里必将长期安定繁荣,绝不会让异族再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再加上那些养尊处优的诸侯王们都将前往北方安家落户,他们这些平头百姓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更何况众多功勋卓着的将士们也将在北方封赏土地,安家立业。
如此多重保障,还有什么可畏惧的?
百姓们就是这样,只要知道有强大的靠山,心中自然踏实安稳。
虽然他们可能无法获得最肥沃的土地,但心里有了底气,这就足以让他们放心前往。
茶馆内议论声此起彼伏,客人们脸上洋溢着止不住的兴奋神色,跃跃欲试。
读报的店伙计见状,故意轻哼几声,引得众人重新注目,然后才抛出今日的最大爆料。
\"皇家日报上还说,陛下仁慈为怀,特别规定,凡是出资五千钱以上购买土地的大汉子民。\"
\"每家都将免费获赠一位草原女子为妻妾,专门协助放牧牛羊!\"
此言一出,整个茶馆内的单身汉们顿时鸦雀无声,目不转睛地盯着店伙计,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免费发放妻妾?还是专业牧民?这天底下还有这等好事?
茶馆内的呼吸声渐渐变得急促起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异样的紧张感。
就在这时,角落里传来一个怯生生的疑问声:\"那么,已经成家的男子岂不是吃亏了?\"
店伙计闻言,夸张地翻了个巨大的白眼,鄙夷之情溢于言表。
\"有正妻就不能纳妾了吗?哪条律法规定的?你嫌弃女人多吗?啊?你真的嫌弃吗?\"
\"呃,不嫌弃,绝对不嫌弃!\"提问者慌忙摇头,堂内其他人也纷纷如同拨浪鼓一般摇头否认。
\"那不就结了!\"店伙计得意洋洋地一挥手,高声宣布:\"去北边,圈肥地,分美妻!这等好事,还等什么?\"
伙计的一番话如同一剂强力催化剂,茶馆内的气氛瞬间热烈到了极点,沸腾起来!
朝廷分配\"草原老婆\"的承诺当然千真万确,而且这项政策确实充分考虑到了大汉百姓的实际需求。
前往北方草原之后,百姓们自然无法继续从事传统的农耕活动。
放眼望去尽是辽阔草场,必然要改行放牧才能生存,但许多汉人对牧业一窍不通。
因此朝廷体贴入微地为每户百姓配备一位精通牧业的\"草原妻子\"——也就是昔日的匈奴妇女。
如今\"匈奴\"这个称呼已经被官方刻意淡化,这些女子统一改称为\"草原妇女\",彻底抹去了部族的烙印。
这些女子失去了丈夫和男性亲属,在草原上独自生存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大汉的男子们对于增添妻妾自然是欢迎之至,求之不得。
如此一来,双方各取所需,可谓完美契合!
看看,朝廷多么贴心周到,陛下何等仁厚慈悲!
茶馆伙计将这些细节娓娓道来,众人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没有人会嫌弃这些\"草原女子\"不是汉家出身,血统不纯正。
能对此表示不屑的,必然是那些家财万贯、妻妾成群的富豪贵族,方才有资格挑三拣四。
对于在座的普通百姓而言,能娶到一个妻子已属不易,根本没有挑剔的余地。
更何况这是朝廷免费赐予的妻妾,还要苛求什么?
茶馆内的讨论越发热烈,谈得口干舌燥之际,加上心情振奋,茶水自然销量大增。
看着源源不断收上来的铜钱,茶馆老板心中窃喜,忍不住向店伙计竖起大拇指。
干得漂亮!这小子果然深谙吊人胃口的妙处,难怪生意如此红火!
不过并非所有客人都会被情绪冲昏头脑,有些精明的茶客在获取了自己所需的信息后,便悄无声息地起身离开。
一枚铜钱换一碗茶和最新政策消息,已经很划算,绝不会再多花一分钱。
省下来的每一枚铜钱,都可以为将来的北上圈地做准备,何必浪费在额外的茶水上?
王家兄弟正是这样精打细算的人,他们只是进城赶集才顺便来听听消息,绝不会盲目消费。
正当他们走出茶馆之际,身后仍传来客人的询问声。
\"店伙计,西域不是也新设了三个州吗?那里的土地又是如何出售的?\"
\"西域那边情况不同,依然按照传统方式,根据土地面积来计价……\"
后面的解释王家兄弟已经听不清了,他们也不甚关心。
西域远在天边,与幽州相距万里,与他们的生活毫无交集。
兄弟俩现在只关心北边的新政策,那才是触手可及的机会。
王大敏锐地注意到,自从听到北方圈地的消息后,弟弟的神情变化莫测,时而兴奋不已,时而犹豫不决。
对于自己的亲弟弟,王大自然了如指掌,心知肚明。
他直截了当地开口询问:\"老二,你是不是心动了,想去北边闯一闯?\"
王二沉思片刻,似乎下定了什么重大决心,郑重其事地点点头。
\"没错,大哥!\"他毫不掩饰内心的激动。
\"大哥,你想想,只需一千钱就能买一炷香的圈地时间,以咱们的马力,至少能圈几百亩草场,这么大的地方足够养上几千只羊了!\"
\"这绝对是千载难逢的发财良机啊!\"
陛下如此仁慈,竟将北方肥沃的草场以如此低廉的价格出售,这样的机会实在罕见,不容错过。
以前幽州北部,也就是现在的漠州区域,一直是鲜卑族和乌桓族的地盘,最优质的草场都被这些异族占据,汉人根本无法染指。
如今这些异族被彻底驱逐,陛下又将这些土地以超低价格向百姓出售。
如此天大的机遇,有谁能不心动?
只要心中还有一丝上进之心,有追求更好生活的决心,不甘于平庸的人,都会为此行动起来。
王二正是这样一个有志向的年轻人,不甘心一辈子被束缚在小小的田地上。
他满怀憧憬地对大哥描绘着未来的宏图:\"大哥,你想啊,就算只买一炷香的时间,也能圈下几百亩地,足够养几千只羊,还能养些牛。\"
\"就算只卖牲畜的毛、肉、奶,每年也能赚取可观的收入。\"
\"这比守着咱家那十几亩薄田强多了,这可是咱们一家翻身致富的大好机会啊!\"
王大听着弟弟的热情描述,也不禁心痒难耐,开始想象那样的生活。
几千只羊,成群的牛,在以前他们连梦里都不敢想的财富,现在竟有可能轻易获得。
他们家从未拥有过如此大规模的牧场,简直不可思议。
而现在,仅需一千钱就能得到如此广阔的牧场!这简直是天上掉下的馅饼!
\"好,这事回去一定要跟老爹好好商量,我全力支持你走这条路!\"王大压抑着内心的兴奋,语气坚定地说道。
\"这几年免除赋税,家里也积攒了一些钱财,本来是打算给你娶媳妇用的。\"
\"现在看来,不如用这笔钱去北方圈地,还能获得朝廷赠送的一位会放牧的妻子。\"
\"这绝对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爹肯定会同意的!\"
王大看似激动的话语中却隐含着微妙的暗示,他虽然完全支持弟弟北上寻找机会,但自己显然无意离开故土。
家中那十几亩田地虽然产出有限,却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根基,养活了王家几代人的命脉。
故土难离,根深蒂固,这是大多数传统农民的心态。
王二敏锐地察觉到了大哥话中的弦外之音,却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北上草原确实是一个极具冒险性质的决定,要让世世代代耕种土地的农民放弃祖业,北上放牧,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王大的犹豫完全可以理解,也很正常。
说实话,若不是朝廷以如此优惠的条件出售土地,再加上赠送妻子的福利,恐怕连王二自己也难以下定如此决心。
其实,王二决定北上还有自己的小算盘在里面。
作为家中老大,王大自然会继承家族的大部分财产,而王家兄弟众多,一家人口众多。
如今免除赋税后,家家户户都有余粮有积蓄,生育更加积极,人口快速增长。
王家有四个兄弟,若是将来分家,每人能得到的土地实在有限。
仅凭家里那十几亩地,未来能做什么?能有什么发展?
王二摇摇头,只有尽早走出去,寻找新的机会,才能开创自己的未来。
\"大哥,我还想把老三、老四也一起带上,兄弟几个在北方互相照应,也能……\"
兄弟俩边走边聊,渐渐消失在街道的尽头。
类似的对话在这一刻正在大汉各地上演,无数家庭正在进行着相似的讨论。
聪明的人并非只有王家兄弟这一家,那些怀揣梦想、不甘平庸,或者说被刘旦的政策成功\"利诱\"的百姓比比皆是。
如今的大汉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家家户户都免除赋税。
一千枚铜钱对于普通家庭并非遥不可及,普通百姓勤劳一年两年就能积攒下来。
有了一定的积蓄,自然就会考虑如何改善生活,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而且像王家兄弟这样的情况在民间十分普遍,这几年大汉人口激增。
此次草原土地出售政策,正好提供了一个人口宣泄的渠道,缓解了中原地区的人口压力。
尤其是北方各州的百姓反应最为积极热烈,仿佛等待已久。
幽州、并州、朔方三地的百姓都将目光投向了漠北草原,而凉州的居民则在关注漠北的同时,也对西域充满兴趣。
人们总是倾向于不要离家太远,选择地理位置相近的区域定居。
至于其他州郡的百姓,决定北上者则大多家境殷实,实力雄厚。
长途跋涉前往北方,他们可不是为了小打小闹,区区一千钱在他们眼中不值一提。
这些人一出手就是几万钱起步,目标是在草原上大规模圈地,建立庞大的牧场,赚取丰厚利润!
\"陛下,北部各州的百姓反应热烈积极,不过他们大多只购买几千钱的额度。\"
\"而南方的一些富户却出手阔绰慷慨,在此次土地售卖中占据了大头份额。\"
长安城头上,桑弘羊恭敬地向皇帝汇报最新情况,同时呈上一份详尽的账册。
\"据统计,此次土地出售,总共折合二十三万金,已经全部收缴入国库。\"
立于城垛旁的刘旦微微颔首,只是随意瞥了一眼账册,便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
\"桑爱卿做事一向谨慎细致,朕自然放心,这账册就不必过目了。\"
说完,他又似是随口补充了一句:\"你拿去让霍光核对一下吧。\"
桑弘羊微微低头,表示明白,心中却颇为感慨。
对于当今这位年轻皇帝的行事风格,他早已见识过多次,与太上皇刘彻简直如出一辙,一脉相承。
表面上说着完全信任,实际上却暗中安排另一位重臣复核,这种帝王心术实在高明。
唉,桑弘羊不禁暗自摇头叹息,如此老练的权术手段,当年的太上皇也是经过十几年的磨砺才逐渐掌握。
而今上年纪轻轻就已如此成熟老练,实在令人叹服不已!
刘旦表面上说得云淡风轻,桑弘羊也欣然应允,不动声色。
但作为另一位当事人,霍光却不能如此悠闲自在,他清楚理解陛下话中的深意。
然而桑弘羊毕竟身为辅政大臣,名义上位居霍光之上。
陛下让自己监督桑弘羊,霍光出于礼节和情面,自然要推托一番,以示尊重。
他立即向桑弘羊躬身施礼,表达敬意。
两位重臣一番谦逊客套,互相推让,却都心知肚明,该做的事终究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