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汉中府边界线太长,确实是很难守的,但是收回了瞳关,那就不一样了。瞳关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只要收回了瞳关,汉中往南可多七分保障啊。”宣大人跪在地上请求道,“请陛下下令,务必让顾将军收复瞳关。”
主站的将士们纷纷跪下,请求皇帝收回瞳关。
皇帝心中也是偏向于收复瞳关的,因为瞳关的地理环境太优越了,不像汉中,可有可无。
皇帝正在琢磨着下令,这个时候一个官员就下跪道,“皇上,无论顾将军是否收复了瞳关,还有袁将军是否收复了豫南等地,他们无召出兵,就是叛贼啊,还请陛下查明情况,好定他们的罪!”
造反可是皇帝之大忌啊,此时朝堂上落针可闻,宣大人脸色有些暗沉,犹豫了一下,便站了出来,“皇上,顾将军少年将军,意气风发,守不住胡人的挑拨出兵攻打瞳关也是难免的啊......顾将军的一家老小都在京城呢,他手底下也区区不过几万人马,守卫京城的几十万大军朝发夕至,他虽然年轻,但绝对不是无脑之辈,必然是做不出这等反叛之事啊......”
“是啊,皇上,军中将士们都以收复失地为目标的,袁将军更是以为作为自己的目标,他与陛下君臣二十多年了,一心为公,陛下不了解顾庭越,但是能不了解袁将军吗?”
“陛下,顾庭越虽然是个年少将军,但是从他收复汉中,就能看出来他是一个猛将啊,皇帝若是还疑心这样的将士,岂不是让人寒心吗?”
为了防止秦芳反驳,宣大人继续给皇帝磕头,“陛下,如今顾将军和袁将军的兵马还在与胡人作战,是战是和还请陛下拿主意.....”
主战派立马便明白了宣大人的意思了,在顾将军和袁将军自辩的奏折到来之前,一定不能让有心之人将他们扯上造反的事情中来,于是更多的主战官员纷纷下跪,请求皇帝下令让顾将军和袁将军继续作战,收复故土。
话题被扯远了,秦芳等人多次想将这件事情往谋反上面牵扯,都被人无情的打断了。
皇帝见朝堂下面的人争吵个不休,半天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他有些不耐烦了,就恼怒的道,“退朝,明天再议!”
秦芳心里一戈登,宣大人却内心一喜。
大家都是朝堂上的老油条了,自然是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了。朝堂上没有争出个胜负来,那么顾将军和袁将军攻打胡人的事情就不会停下,哪怕是每天收复一小块故土都是值得的。
宣大人子孙三代同朝,下朝了,三人自是走在了一块,“父亲,您明天还是别来上朝了,今天实在是太凶险了......”刚才他可是看着自己的父亲大人是如何跟秦相搏斗的,哎,朝堂上除了他爹和几个老学士之外,还真没有人敢跟秦芳干仗,毕竟人家是宰相啊。
宣大人是大风朝仅存的三朝元老,三十多年前,圣上迁都,不是因为经济或者是战略因素迁都,而是被胡人吓的,宣大人带着全家老小跟着圣上,在朝堂混乱的那个年代,他可是帮着皇帝陛下撑起过朝堂的......别看如今的秦芳是宰相,那个时候,他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六品小官,见到他不仅要礼让,还要尊称他一声先生的。
话说当年秦芳考进士的时候,宣大人可是作为当时的主考官的,这个事情非但没有让他骄傲,甚至越来越懊悔。当年若是他知道秦芳是如此的小人,怎么会让他中榜?
他十年之前被闲赋在家了,昨天听到顾将军和袁将军出兵胡人的消息,他高兴坏了,于是第二天便穿着朝服上朝了。他虽然闲赋在家,但是他作为太子太傅,想要上朝还是很简单的。
对于儿子阻挠他上朝的行为,他非常的不满,甚至不满今天俩人在朝堂上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