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的身影不知何时已出现在混沌演武场的边缘,足踏净世白莲,衣袂飘飘,澄澈的眸光穿透混乱的能量乱流,落在孙悟空身上。
“佛有掌中佛国,纳须弥于芥子,化刹那为永恒,以无边佛法构筑一方囚笼世界,困敌、炼敌、度敌于一念之间。”
她的声音如同冰冷的泉水,浇在孙悟空刚刚升腾起的得意火焰上。
“此乃佛门困敌、炼心之无上神通,非蛮力可破。你若遇此神通,当如何?还欲以蛮力硬撼一方世界壁垒不成?”
孙悟空眉头一拧,火眼金睛中混沌光芒闪烁,显然在急速思索。
掌中佛国…他虽未亲见,但听描述便知是极其难缠的神通,若被困入一方由圣人级佛法构筑的世界,纵有通天蛮力,恐也难以挣脱。
“那该如何?”
他沉声问道,眼中战意不减,却多了一丝凝重。
“以力破法,乃下乘。”
青莲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开悟般的穿透力:“力之极,非仅破灭,更在创造,在演化,在掌控。”
只见其她素手轻挥,指向这片混沌演武场的无尽虚空:“混沌魔猿,乃力之魔神残躯所化,力之大道,包罗万象。岂止于破?看好了。”
随着她的话语,演武场上空,那翻滚的混沌气流骤然变得更加狂暴!无数道混沌神雷炸开,地水火风奔涌。
在混沌的核心,一点凝练到极致的灰芒亮起,仿佛力之大道的原点。
“混沌生无极,无极化太极,力之极,开天地。”
青莲的声音如同大道纶音,那一点灰芒轰然爆发,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只有一种无声的“开辟”。
灰芒扩散之处,狂暴的混沌被强行撕裂演化。清浊二气分离,清者上升,化作一片微型的、星光点点的天穹。
浊者下沉,凝结为一片厚重荒凉的大地轮廓。虽然只是雏形,范围不过千里,但那开天辟地,演化乾坤的无上意境,却震撼心灵。
“此乃‘力开混沌,演化乾坤’之意。”
青莲目光如炬,锁定孙悟空:“你的金箍棒,难道就只能砸碎?不能…开辟?不能…演化?不能…掌控一方属于你的‘战之领域’?”
开辟?演化?掌控?
一瞬间孙悟空如遭雷击,火眼金睛中混沌光芒疯狂流转。
青莲的话语如同醍醐灌顶,瞬间劈开了他心中那层只知蛮力破灭的迷障。
此刻他体内沉寂的混沌魔猿血脉如同被点燃的火山,发出前所未有的亢奋咆哮。一股源自血脉最深处、被遗忘的古老传承碎片,轰然涌入识海\/
“吼。。。。”
紧接着他仰天发出一声蕴含明悟与狂喜的长啸,啸声中,他周身七十二道混沌色的光芒同时亮起。
唰。唰。唰。。唰。。。
整整七十二个与他一模一样,同样暗金魔纹闪烁,手持金箍棒虚影的孙悟空分身,瞬间出现在他周围。
这些分身并非虚幻,每一个都凝练如实体,散发着本尊近半的恐怖力量与战意。
“力之所至,万法相随。棒碎三千界——给俺老孙——开。。。”
七十二个孙悟空,连同本尊,齐声怒吼,七十三根金箍棒,同时朝着四面八方、上下虚空,以一种玄奥无比、蕴含着力之演化真意的轨迹,狠狠抡出。
轰。。轰。。轰。。轰。。轰。。。
不再是单纯的砸击,而是开辟,是演化,是掌控。
棒影交织,混沌色的棒芒如同亿万条开辟鸿蒙的巨斧,撕裂了演武场固有的混沌空间!棒芒所过之处,地水火风奔涌、清浊二气分离。
无数微小的、由纯粹战意与混沌力量构成的微型世界雏形,在棒影交织的网格中诞生、演化、碰撞、湮灭!
有的世界火焰滔天,金乌长鸣;有的世界寒冰万丈,玄冥咆哮;有的世界庚金剑气撕裂长空。
有的世界巨木参天撑起苍穹;更有世界浊浪排空,玄武镇海…七十二道分身,如同七十二尊开天神只,各自演化一方属性迥异的战意世界!
而孙悟空本尊,则立于这无数微型战意世界的中心。
他手中的金箍棒仿佛化作了定鼎乾坤的枢纽,棒尖所指,无数棒影交织成的混沌巨网收束。
那亿万生灭的微型战意世界雏形,如同受到君王的号令,瞬间被强行压缩、融合、凝聚于棒网的核心!
最终,形成了一颗只有拳头大小、却散发出令整个混沌演武场都为之颤栗的恐怖光球。
光球内部,混沌气流如龙蛇狂舞,地水火风奔涌咆哮,无数星辰生灭,世界胚胎沉浮。
一股破灭万法演化诸天以及掌控乾坤的无上战意与伟力,在其中酝酿沸腾。
这,便是混沌魔猿战法之——“棒碎三千界”。
此法虽只是雏形,却已初具开天辟地,演化诸天,和掌控战场的无上威能。
其立意之高,其威能之不,远超那掌中佛国的困敌之道。这是以无边战意,强行开辟、演化、掌控一方独属于战斗的混沌领域。
“哈哈哈。。痛快。痛快。。”
孙悟空本尊手握那颗如同微型混沌宇宙般的光球,感受着其中蕴含的足以毁灭一方小千世界的恐怖力量,发出震天的狂笑。
其金睛中,再无半分迷茫,只剩下对力量本质的洞悉与掌控的自信。
“秃驴的掌中佛国?嘿嘿…”
他五指猛地收拢,将那颗微型混沌宇宙光球捏在手心,眼中凶光爆射,獠牙森白:“俺老孙一棒下去,砸烂你的佛国,再给你…开个坟场。”
。。。。。。。。。。。
就在孙悟空被青莲扔到社稷图内磨砺的石猴,西方灵山脚下,千里之外,凡尘俗世。
此地名曰“金蝉镇”,一个因靠近佛门圣地而香火颇为鼎盛的凡人小镇。
镇子不大,青石板铺就的街道纵横交错,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店铺和民居,大多挂着与佛有关的幡旗幌子。
卖香烛纸马的“莲心斋”,刻印佛经的“贝叶坊”,供奉佛像的“金身阁”,还有专门为前往灵山朝圣的信徒提供食宿的“云来客栈”。
就连空气里都常年弥漫着香烛燃烧的檀香味,混杂着凡俗的烟火气息。
镇中心有座小小的土地庙,庙前有棵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老槐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
树下常有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卖茶老妪,支着个简陋的茶摊。
一张褪了色的油布棚子遮阳,几张粗糙的木桌木凳,一个大肚陶壶在红泥小炉上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茶香清淡,远不如镇上的檀香浓郁,生意颇为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