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此,面对朱瞻基这位太孙殿下,崔格以及许多太医院的御医都怀有极大好感。

即便有些人内心存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的观念,对朱瞻基也无恶感。

毕竟皇家医学院的创立,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你……唉!”

见崔格如此固执,金忠怒目而视,最终也只能摇头叹息。

没办法,谁让这位御医每次提到事,都把太孙殿下搬出来当理由。

尽管金忠心中不满,却无处发泄。

朱瞻基恰好目睹这一幕,见金忠无奈的样子,忍俊不禁上前调侃道:

“我觉得崔御医说得对,您刚有点好转,确实该好好休养。

现在幼军才刚开始组建,没什么大事需要您操心,还不用您出手呢,别到时候真要您帮忙时,您又病倒了。”

“太孙殿下。”

“见过太孙殿下。”

朱瞻基到来,金忠微微一惊,一旁的崔格连忙行礼。

朱瞻基对崔格印象不错,这个御医虽然医术如何尚不清楚,但从刚才顶住金忠这个兵部尚书的态度来看,应该是个尽职尽责之人。

这对朱瞻基而言,是最重要的,毕竟病人最看重的是医生的品德,而非医术。

一位尽职尽责的医生,即便技艺稍逊一筹,但只要能治病救人,在某些医术更为高明的同行中,反而更值得信赖。

见到崔格行礼,朱瞻基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意,抬手让他免礼,随后说道:

“崔御医,我记得您进太医院也有十多年了吧?”

崔格闻言躬身回道:“回禀太孙殿下,臣于洪武三十年入太医院,至今已逾十八载。”

朱瞻基点头表示理解,十八年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几乎占去了一生的大半岁月。

加上他早年的经历,这位崔御医无疑是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了。

朱瞻基想到这里,微微一笑,接着问:

“关于皇家医学院的事,您应该有所耳闻吧?”

崔格听朱瞻基提及医学院,虽不明具体意图,仍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朱瞻基见状继续说道:“近日工部汇报,最晚明年六月,医学院应能竣工,相关的筹备工作也需尽早着手。

尤其是医学院祭酒、博士、司业及学政等职位的人选,还有教师的聘任,都需要提前安排。

我看崔御医医德高尚,医术亦十分出色,有意请您来推荐合适人选,不知您意下如何?”

皇家医学院与皇家学院不同,占地面积仅千亩左右,建筑风格也较为低调。

很多方面都力求简朴,因此建设周期比皇家学院要短得多。

尤其在水泥应用后,负责这两所学校修建的刘柘重新规划了工期,预计最迟明年六月即可完工。

从时间上看,这既不算短,也不算长。

然而,作为首次设立的医学院,诸多前期工作必须尽早准备。

因此朱瞻基近来一直在寻觅一位合适的负责人。

不过看到崔格后,他心中突然有了主意。

这位御医是他最熟悉的太医院成员之一。

为人处事似乎无可挑剔,让崔格来推荐人选,也是一种试探,能够更好地了解他的能力、品德和医术。

如果此人确实可靠,日后医学院建成后,可将其事务交付给崔格管理,也能为他减轻不少负担。

崔格听闻朱瞻基的话语,心中震颤不已。

尽管他对皇家医学院有着诸多构想,但从没奢望过太孙殿下竟会委以重任,让他来推荐医学院的官员。

在他看来,皇家医学院无疑是医学界的巅峰之地,未来必定成为天下医者的信仰之所。

可如今,这样一个神圣职位的提名权竟然落到了他的肩上,这令他措手不及。

身为一名御医,虽任职已久,但面对这般重责大任,还是让他一时难以开口。

他朝朱瞻基望去,内心忐忑,不由自主地跪下说道:“臣惶恐,皇家医学院为医界盛举,臣不过区区一介郎中,实不敢妄议此事。”

朱瞻基见状,颇感无奈,便让身旁的张懋将崔格扶起,同时安慰道:“只是举荐人选而已,并非什么大事,你就当是对太医院的御医做个评价吧,别有顾虑,就算说错也没关系。”

崔格被扶起后,仍是满心疑惑。

让他这样一名普通御医来评价其他御医,这简直不可思议。

旁边的金忠听到朱瞻基的提议,不禁展露笑意,随后对朱瞻基说道:“太孙殿下,我看不如直接任命崔御医为祭酒,将医学院交由他全权管理如何?”

“您莫不是想借机支开崔御医,省得有人时时盯着您?”

朱瞻基听罢金忠的话,皱眉翻了个白眼,对这位老臣的话略显不满。

然而,他未曾料到金忠竟如此看重崔格。

金忠虽言语间带着玩笑之意,但他身为兵部尚书,即便是玩笑话,也能看出他对崔格的肯定。

金忠一向支持朱瞻基,若非确信崔格的品行与能力,断不会贸然举荐。

由此可见,崔格必有过人之处,金忠才选择这样的方式推荐。

想到这里,朱瞻基对崔格更为欣赏,于是笑着说道:“既然金尚书如此认可你,你不妨写份奏折上来,若合适,医学院祭酒之位由你担纲亦无不可。”

崔格闻言,面露难色。

崔格一时没反应过来,本以为只是推荐人才而已,结果太孙殿下突然说要让他出任黄家医学院的祭酒。

这任命来得也太快了吧?这么重要的职位,就这么轻易决定了?

金忠对朱瞻基的玩笑并不放在心上,但听他安排完后,见崔格还在发呆,便催促道:“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谢恩?”

崔格一惊,忙回过神来,朝着朱瞻基深深一拜:“臣崔格叩谢太孙殿下!”

朱瞻基点点头,笑着说:“好好干,希望将来医学院因你而声名远扬。”

崔格深吸一口气,再次弯腰:“臣绝不敢辜负太孙殿下的期望!”

朱瞻基满意地点点头,转头看向金忠,笑着问:“您现在总该满意了吧?”

金忠微微一笑:“应该是太孙殿下满意才对。

崔御医虽然我与他相处不多,但他的性格稳重、沉默寡言、踏实肯干,这种人用来贯彻命令再合适不过。”

稍作停顿,金忠接着说道:“这段时间太孙殿下的举动我都看在眼里,虽然我不清楚医学院背后的目的,但想来殿下必有深意。

让崔御医担任祭酒,正适合辅助殿下完成计划。”

“老狐狸!”

朱瞻基低声嘀咕。

就像夏原吉那样,能当上部级官员的,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角色。

金忠虽然精明程度不及夏原吉,但在某些方面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金忠能看出他的意图并不奇怪,朱瞻基挑挑眉,笑道:“您既然这么厉害,应该能猜到我那些幼军军营里的新玩意儿是什么吧?”

说着,他指着不远处刚搭好的单杠问道:“比如说这个东西,您能猜出它的用途吗?”

金忠听闻朱瞻基有意考验自己,面露轻视之色。

在他心中,身为兵部尚书的自己,经历过不少战事,对军务之事自认所知甚广,绝不会逊色于未曾上过战场的朱瞻基。

军营日常由他操持,对此地事务熟稔无比。

他随口一瞥,便见几名匠人正将几根铁棍固定在平整的地面上。

略感惊讶后,他稍作思忖,说道:“臣以为,他们似是要在此建起一道水泥墙。”

他对水泥结构需用铁棍加固有所了解,见到这般场景,自然先入为主地推测是在筑墙。

朱瞻基闻言轻笑,摇头否定了他的猜测:“并非如此,这物件只需稳固地立在地上便可,与水泥无甚关联,不妨再想想。”

金忠闻言仔细打量铁棍,若有所悟地说道:“根基要牢靠……莫非是用来晾晒衣衫的?军中衣物洗净后可挂其上晾干,连盔甲亦可,厚重被褥亦能搭晒,此法实属便利。”

朱瞻基默默注视着金忠,心中暗自苦笑。

身旁金忠见朱瞻基沉默,捋须而笑:“看来老臣所料不差。”

朱瞻基无奈地扫了他一眼,随后唤来张懋附耳低语几句。

张懋听完后略显错愕,但随即会意,迈开大步走向新装好的单杠。

金忠未识张懋身份,只觉对方体格魁梧、举止沉稳,认为其武艺高强,守护太孙当能抵御寻常之敌七八人。

然而,他不解朱瞻基此举意图。

正疑惑间,张懋已走到单杠下。

虽张懋身高不低,却仍不及单杠一半高度。

他上下打量单杠片刻,又朝朱瞻基望去,稍蹲蓄力,猛然跃起,双臂稳稳抓住横杠。

在金忠满是疑惑的目光里,张懋的手臂开始用力,带动整个身体缓缓上升,当下巴超过横杠之后,又慢慢降下身体,这样反复进行,一个,两个……

做到三十多个时,金忠已经清晰地注意到张懋脸上显露出几分吃力之色。

到了第四十个时,张懋已紧咬牙关,每一次身体落下后,都需要稍作休息,才能接着完成下一个动作。

“这……绝不可能!以我所见,此人必定经过训练,即便搬动百斤重物数十次也非难事,可为何仅靠自身重量,不到五十次便如此吃力?”

金忠瞪大双眼,难以置信,随即快步上前。

朱瞻基见状微微一笑,这样的事情只有亲身体会才知道其中艰辛。

说实话,张懋做到四十个,已经让他颇感意外。

换作普通锻炼之人,即便每日坚持训练,恐怕也难超过二十个;若是完全不锻炼的,能完成五个便已是极限。

要知道,即便是军中,能够完成五十个引体向上的也是寥寥无几。

所以张懋能做到四十个,其体质已属上乘。

7017k

------------

金忠对此并不了解,毕竟这是他首次接触现代意义上的引体向上。

看着这一看似简单的动作,身为兵部尚书的金忠心中充满怀疑。

与其他复杂锻体方式相比,这般单纯的提升动作显得太过容易。

而且他看得出来,张懋显然是有所准备的,这样简单的动作,怎会仅几十次便显出疲惫?

金忠走近张懋身旁,看着气喘吁吁的他,说道:“你停下,让老夫亲自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