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禾娘 > 第413章 姑姑泡的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爆竹声中一岁除,又是一年三十到。

云城大街小巷红灯高挂,今年冯家过年格外的喜庆。

冯老爷和夫人晨起就换上紫红团花袍,慈眉善目瞧着就是福气满满。

二房添丁进口后继有人,治愈了冯老爷和夫人多年的心病。

大房新婚夫妻蜜里调油,三个孩子对曹书瑜敬重有加。

全府都是主子的开怀笑声。

主子们高兴,家仆们自是高兴!

夜间团圆宴后,前院主屋客厅里暖意融融,灵芝陪着禾娘坐在一起窃窃私语,冯夫人和大儿媳坐在炭盆边低声交谈。

冯修余、冯修齐、冯修鸿兄弟三个在影壁前看冯铭睿和冯铭轩放烟花。

冯老爷背负双手站在廊檐下看夜空中绽放的烟花,老怀宽慰,儿孝媳贤、孙女懂事、孙子聪慧,他们云城冯氏崛起指日可待!

十一个月的冯修鸿仰头望着天空中的烟花,不时小嘴里模仿烟花爆开时的声音“崩!崩!崩!”

一岁半的冯修齐蹦哒一下拍着小手不停的欢呼。

冯修余吹了吹火折子,点燃一个炮引扔得远远的,再回来护住两个弟弟的耳朵,“啪”的一声脆响后,三个孩子手牵手笑了。

冯铭睿和冯铭轩瞧一眼三个小豆丁,兄弟俩相视一笑。他们小时候放鞭炮的情形尚历历在目,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们兄弟俩的孩子也在放鞭炮了!

不一会儿,家仆们的孩子也赶来了前院,这下热闹了,十几个孩子在一起拍着小手笑,指着夜空中的烟花笑道:“这个烟花好看!”“不对,我指的这个才好看!”

冯修鸿瞧瞧这个,又瞧瞧那个,很大声的说道:“都好看!”

“嘿嘿,三公子最小!你说都好看就都好看!”

冯铭轩抱起儿子,孩子小,站的时间不能太久。他把小家伙抱坐在他的肩膀上,小家伙“咯咯”笑出了声,大声嚷嚷:“鹅最高!鹅最高!”

一群孩子都笑了,三公子不会说“我”!

冯修鸿穿着一身大红的喜庆小锦袍,头上戴着红色的帽子,瞧着就是喜庆的善财童子。

冯铭轩透过被烟花照亮的夜空望向胡家村的方向,岳父此时在家里守岁,不会和任叔一起喝醉了吧……

山脚下的胡家村,此时热闹无比。

家家都不缺银子,所以过年都给家里的小儿郎买了烟花爆竹放着玩。

三郎哥哥(叔叔)没有回家过年,不少孩子都跑到了村尾,在二伯(爷爷)家的大院子里放烟花,笑闹声吸引了任重和胡老二一起出了堂屋陪着小儿郎们玩闹。

不一会儿,族长带着几个族里的兄弟来到村尾,提着酒和瓜子花生来陪夫子和胡老二守岁。

大家站在院子里,仰头望着夜空中的烟花,欢快奔跑的小儿郎,满是皱纹的脸上笑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

四蛋在院子里燃起了一堆柴火,搬出了凳子、马扎,大家围着篝火坐在一起谈笑,不一会儿族长的话题就提到了远在府城的三郎身上……

三郎此时和墨言并不在半山亭的冯府,而是在半月台的兰山长家守岁。

兰山长家今年过年可热闹了,在京城的长子兰之坚一家四口都回来陪父亲母亲过年。

次子兰千安一家三口,小儿媳卫氏身怀六甲,再过几个月临盆也是四口之家。

十口之家大团圆,和和睦睦热热闹闹。

三郎和墨言被兰山请来半月台一起过年,虽于礼不合,既是岳父的意思,那就是合情合理了。

三郎给几个小辈都准备了压岁红封,带上管家冯文帮他准备的礼物来到半月台的岳父家。

大舅兄兰之坚通身儒雅之风,时年二十八岁,身为国子监博士,自是满腹经纶。

兰博士和三郎见完礼,立即带他进入兰山长的书房,他对妹夫的书卷气虽满意了几分,却对他的学问有些好奇。

妹夫出自农家,是罕见的小三元,兰博士是夫子,在父亲的书房里开始了对三郎学业的考校。

得知消息的兰安真嘟起嘴,拉着侄女兰欣怡的小手就去找大嫂丁氏理论,大哥太过分了,哪有年三十还考校功课的?

丁氏正和婆母、弟妹卫氏一起在客厅里布置团圆宴,丁氏想到妹夫和小姑子毕竟未成婚,吩咐仆妇抬来了屏风,团圆宴分了男女两桌。

九岁的兰欣怡一进客厅就笑着嚷嚷:“阿娘,阿娘!小姑生气了!”

丁氏笑问兰安真道:“哪个不长眼的惹到真儿了?大嫂帮你出气去!”

“咯咯咯!阿娘,是阿爹考校小姑父的课业呢!”兰欣怡笑了起来,阿爹就是那个不长眼的!

兰夫人瞧一眼小女儿的羞恼,嗔道:“真儿小家子气了不是?你大哥是国子监的夫子,他考校逸尘是在帮他,这一点你也看不出来?”

兰安真却不依了:“母亲,大哥过几日考校也好啊!今儿个是大年三十,谁都想歇息一天。哼,胡公子万一被大哥吓到了,一会儿怎么还吃得下团圆饭?”

“哟——!”卫氏扶着腰打趣道,“母亲,小姑这还没出嫁就护上妹夫了!”

兰夫人安抚道:“真儿多虑了不是?所谓真金不怕火,凭逸尘的学识何惧你大哥的考校?”

兰安真听了母亲的话才伸手一点侄女的额头道:“我去泡两盏茶,欣怡送书房去!”

哼,大哥考校课业最好点到即止!

书房里,兰博士先从经史子集问起,三郎对答如流,见解独到。

兰博士微微点头,又抛出几个时政难题,询问应对之策。三郎略作思索,便侃侃而谈,分析得头头是道,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兰博士的眼里满是赞赏之喜,没想到妹夫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见识和谋略。

接着,他又与三郎探讨诗词歌赋,从先秦古韵到唐诗宋词,两人谈诗论赋兴致盎然。三郎才情斐然,所表达的观点新颖又深刻,让兰博士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手捧托盘的兰欣怡小姑娘进入书房,给父亲和小姑父奉茶,脆声道:“爹爹,这是姑姑担心您和姑父口渴,特意泡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