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商议既定,气氛稍缓,珑儿这才眨着眼睛,带着几分好奇问道:“主人,那日究竟是怎么回事?不是说那梦玄已签下主仆契约,还被种下了神魂烙印,怎会忽然反叛?”
子言亦侧目望来,眸中带着探询,显然对此事也颇为不解。趁张炀此刻神情略显松弛,她们便一同开口相询。
张炀轻叹一声,神情复杂,苦笑道:“修仙界浩渺如海,自远古、上古延续至今,世间隐秘无数,岂是我等一介凡躯能尽知?当日之所以生变,皆因我等对那‘鬼道’之法,了解得太过浅薄。”
子言轻皱秀眉,低声问道:“公子的意思是,变故之因,便出在鬼道之上?那究竟是何等玄机?”
张炀抬眸,眼神深邃,缓缓道来:“其中详情,我亦未能彻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梦玄未彻底转化为灵鬼之前,尚受我神魂烙印的制约。然而当其完成蜕变,彻底堕入鬼道之中,便等于脱胎换骨,化作了另一种存在。正因如此,他方得以轻易挣脱主仆契约的桎梏……恐怕这也是他当初甘愿屈服的真正用意。”
子言轻轻颔首,低声道:“原来如此……竟还有这等变化。”
珑儿则依旧兴致勃勃,眼珠一转,继续问道:“那主人,沈无烬与梦玄二人,可曾留下什么宝物?是不是很多?”
张炀失笑,抬手轻轻敲了敲她的额头,又揉了揉她的发顶,笑骂道:“你这丫头,怎总惦记着这些?果真是个小财迷。”
说罢,他语气一转,略带感慨地说道:“不过,沈无烬倒是家底丰厚,单上品灵石就有三十颗之多,另有不少灵材灵药。至于那几件法宝,我已分别赠予楚道友与韩道友。至于梦玄……他所留之物寥寥,唯有一卷记载布置化鬼灵域之法的兽皮,和那副已凝聚成形的灵鬼之躯,除此之外,便是那碎裂成两半的祭台以及一株灵眼之树了。其他的就没有了。”
珑儿听闻梦玄遗物如此寒碜,不由撇了撇嘴,脸上露出几分惋惜之色,低声嘀咕道:“堂堂一名大真君,结果就留下这么点东西,除了那灵眼之树还算可以,其他的真是穷得让人诧异……”
说着,她眼珠一转,又好奇问道:“那主人,那具灵鬼之躯……可有什么用处?”
张炀闻言略作沉吟,随即摇了摇头,道:“此事我也未能看透。梦玄虽凝聚出了这具灵鬼之躯,但从始至终都未曾真正使用过。故而其中的玄妙尚不得而知。”
他目光一转,回想起那副鬼躯现世之时的情景,缓缓道:“不过,那躯壳诡异至极,其内阴煞之气流转不息,却又不显戾意,反而自成一种独特的秩序。乍看之下,仿若天地间诞生出的至圣至邪之物。我正因觉此物颇有些意思,才顺手收了下来,日后说不得还有其他用处。”
子言闻言沉吟片刻,道:“那公子可知,以往是否有其他真君修士也如梦玄那般以化鬼灵域堕入鬼道?”
张炀轻轻点头:“子言所言,我明了。日后有机会探查一番,说不得能够解开此躯壳之谜。”
两日后,张炀一行人整装离开青原坊,身影在晨曦微光中悄然消失于坊市之外。
而楚宏达,则已在昨日提前返回沈家。
至于这小半年来,青原坊倒是出奇的平静。沈无烬的陨落,昌林仙城那边倒是一点反应都没有。百艺盟也不知是否还不清楚沈无烬已经陨落了,还是说,百艺盟对于沈无烬的陨落压根没放在心上?
如今沈无烬身陨已有半年之久,按理说早该引发轩然大波,怎料这般沉寂,竟如石沉大海,连点水花都未溅起。
“奇也……”张炀心中暗道。念头如雾般盘旋心头,却终究无从追索。此刻,他亦顾不得深思此事,只得暂将此事压下,专心应对眼前之行。
一行人转而向南,踏上前往火灵山的路途。
此行路线并不紧迫,张炀亦刻意放缓行程,以便沿途观景游玩。一路之上,山川秀美,灵机氤氲,奇景频现,叫人目不暇接。
他们穿过一片被誉为“长林古道”的古林,林木苍然如盖,枝叶交错之间,隐有一道道森寒剑意自虚空中流转而过,这却是千百年前曾有剑修在此悟道留痕,至今不散。众人只觉步入林中之时,脚下每踏一步,似有一缕无形之气微微颤动,仿佛踏入了某位剑修残存意志所塑的幽微境界。
子言一边凝神戒备,一边低声道:“此地剑意虽微弱,却锋锐未衰。”
张炀微微点头,唇角却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残念不灭,岁月亦难消。这位前辈,怕是曾走到那一步的边缘了。”
再往南行,又抵一处高地,地势如台,登高望远处,只见苍穹如洗,霞光自天边斜落,洒满整座石台,琉璃般的光辉粼粼闪动,仿佛踏入了梦幻之境。
此处,正是传说中的“琉璃天台”。只是此处已然荒废不知多少年了,只留下一些残垣断壁。
据古籍记载,此台为上古飞升之地,曾有大能在此飞升上界。如今虽历经沧海桑田,遗痕犹存。平台之下,碎玉铺地,晶莹剔透,细看之下,隐约有灵文在其中若隐若现,如溪流浮光,流转不息。
珑儿蹲下身去,轻触一块碎玉,眼眸一亮:“这里好美……”
张炀却神情凝重几分,他凝神望着那些闪烁的灵文,眉头微皱:“这里便是传说之中上古修士飞升上界时开启的虚空通道么?只是如今这般荒凉之象令人唏嘘啊。”
众人心中微动,随后游玩的心思渐渐淡去,紧接着便再次启程。
这一日,张炀一行人风尘仆仆,终于抵达火灵山脉。
自青原坊启程,已过去大半年时光。一路南下向西而行,群山万壑,风景变幻,如今初入火灵山脉,只觉天地间的灵气隐隐躁动,似有炽热火脉自大地深处缓缓升腾,未至火灵山,已先感其威。
然踏入此地后,众人却发现,火灵山方圆千里,早被列为禁区,四周皆有禁制封锁,飞禽难越,遁光受限。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火灵山外围,赫然矗立起一座规模宏阔的仙城,其城垣以赤金石砌筑,通体呈暗红色,城门之上镌刻“火灵”二字,字体古朴苍劲,隐有流火灵光涌动,恢宏大气。
此地,正是百艺盟主持修建的新兴修仙城——火灵城。
据沿路打探得知,自火灵山异动被探明是天星宫将要在此处降临,百艺盟以迅雷之势入驻,并调动大量人手开辟仙城。除了百艺盟之外,其余三州的诸多势力也闻风而动,派遣自家弟子门人赶赴至火灵山,一时间四州诸多势力云集在玉州。
而火灵山附近一些原本盘踞此地的散修、地方小势力,也迅速迁徙至火灵城外圈,围绕仙城自行搭建临时坊市,形如蚁聚蜂拥,闹市初成。此地如今,早已成为风云汇聚之地。
张炀等人来到火灵城外,远望那仙城耸峙,城门前光芒流转,符阵布列森严,进出修士皆需核验身份,毫不松懈。
他们未作停留,径直上前,张炀从袖中取出千镜楼的玉符。
守城修士见状,眉头微挑,仔细查验后,面色顿时一敛,拱手低声道:“原来是千镜楼贵客,请入。”
城门阵纹微震,一道光幕开合间,张炀一行顺利进入城中。
火灵城内,街道宽阔,灵气比外界更为浓郁,坊市林立,来自四方的修士身影穿梭其中,各类法器灵材琳琅满目,仿佛一座正在迅速扩张的新兴修仙巨城。
但在热闹喧嚣之下,却也隐隐透出一丝凝重气息。
不少修士神情警惕,眼神在街头巷尾不停扫视,甚至不乏结丹期修士身披法袍、结伴巡查,显然此地虽繁华,却也暗流涌动。
张炀一行才刚入城中,尚未来得及细看周围景象。
珑儿眨了眨眼,小声嘀咕道:“城里这么大,怎么感觉还没有城外坊市热闹呢。”
张炀还准备回答,忽有一道熟悉的气息自前方而来。
只见人群之中,一名身披灰白袍、腰间悬挂一铜镜的老者,正不紧不慢地朝他们走来。步履平稳,神情自若,气势虽无锋芒,却如静水深流,叫人不敢轻视。
正是千镜楼的铜镜老者。
张炀见状,神色一肃,当即拱手上前,恭敬一礼:“见过前辈。”
其余人也纷纷跟随张炀行礼,神色恭敬不敢怠慢。
铜镜老者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张炀的肩膀,眼中含着一丝赞许,道:“你小子这一道走来,可真是动静不小啊。先是方家之事,你小子竟然能逼迫方家那老鬼自爆肉身,元婴遁逃。而后又是沈家之事,与云家那新晋的元婴抗衡,使其被迫答应停止吞并沈家。如今这火灵城中,四州诸多势力的天骄,都对你颇为好奇。其中还有几人还想与你一较高下。关于你小子的传闻如今在诸多势力之间流传开来了。”
张炀闻言心头一动,略显讶然,疑惑问道:“前辈此言何意?晚辈自问这一路行来也算是低调行事了……怎的成了众人议论之人?”
铜镜老者笑着摇头道:“呵呵,你这小子真是低估了修仙界风言风语的速度。你动了谁,又做了什么事,只要稍有些看头,便能被传得天花乱坠。更何况你一路行事果决,又频频压制强敌,别人怎可能不关注?”
说罢,他目光四下一扫,忽而笑容一敛,声音低了几分,道:“不过,这些话不宜在这热闹之地多说。随老头子来,咱们换个清净的地方聊。”
说着,他转身当先而行,张炀不敢怠慢,带着众人紧随其后。
穿过热闹的坊市、沿着城中一条偏僻石巷行了小半柱香的时间,前方豁然开朗,数座幽静的别院坐落在假山水榭之间。青瓦红柱,藤萝缠绕,一看便是专门为隐居清修之人所建,灵气流转之间,更有隔音阵法悄然运转。
铜镜老者与张炀一行人一前一后来到别院。老者微笑着开口道:“隔壁那处别院是为你准备的。你先安顿好几位小友,再来寻老夫。”说完之后铜镜老者又丢给张炀一块操控别院禁制阵法的令牌。
张炀伸手接住令牌,拱手一礼,表示谢意,旋即转身,带着子言等人前往另一处院落。将四人妥善安顿好后,他便不作停留,立即折返,前往铜镜老者所居之地。
方一踏入院内,便见老者正悠闲地坐在石桌旁,轻啧着嘴巴,缓缓啜饮玉盏中泛着微光的灵酒。灵酒香气弥散,隐隐透出几分灵力波动。
铜镜老者察觉到张炀到来,头也未曾回,只是随意地抬手一招,道了声:“过来罢。”
张炀不敢怠慢,连忙上前站定。
老者将酒一饮而尽,擦了擦嘴角,咧嘴一笑:“小子,不错啊。你的实力,比老夫先前预估的要强不少。如此一来,等天星宫开启,争夺那件灵物的胜算又大了几分。”
张炀微微一怔,旋即问道:“前辈,晚辈既已来到,还望前辈明言,届时入得天星宫后,所寻之延寿灵物究竟为何物?”
铜镜老者闻言,笑声朗朗:“你倒是个急性子。也罢,老夫便告知你,那灵物名唤——星云寿果。其生于天星宫内一处隐秘之地,待进入其中之时,老夫自会告知于你。”
张炀挠了挠头,又道:“前辈,那这星云寿果,究竟可延寿多少年?”
“哈哈哈!”老者放声大笑,“此果若直接吞服,寻常修士可延寿三百载;若是炼制成寿元丹,效力更盛,可延寿整整四百年!”
张炀听罢,不禁愣神,未曾料到竟有如此奇效。
铜镜老者又缓缓道:“你可知,在这广袤的天衍大陆,真正具备延寿之效的灵物,一共才有几种?”
说罢,他自顾自伸出一只手,比了个“八”的手势,语气带着几分感慨:“能延寿百年以上的灵物,仅有八种。而其中,仅有两种灵物能延寿至两百年。至于那些效力低微者,延寿不过区区数载、十数载,真正用处,实则有限。”
铜镜老者说到这里,脸上泛起一抹笑意,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感慨。
他缓缓抬起玉盏,又啜了一口灵酒,酒香氤氲,神情也微微沉醉,旋即道:“这星云寿果,算是那八种延寿灵物之中最为难得的一种。若是有此灵物,老头子便可放手一搏那化神之境了。”
张炀听到此处,心中暗自震动。他虽早知延寿灵物极为稀罕,却未曾料到百年之上的延寿灵物竟仅有八种,三百年以上的更是凤毛麟角,只此一种。而且,听铜镜老者所言,好似要借用此灵果延寿,从而准备突破化神,心头不由更加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