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罢,元始和通天都有弟子了,吾也是时候寻个传人了!”
太清抬眼,望向山中捧果少年。
此刻,他距离太清闭关之处不远矣。
少年瞧着上次送来的灵果,仙长依旧未动。
果子表皮已显出淡淡的褶皱,看似饱满,实则灵气已失。
对此,他早已习惯。
“仙长不吃,该不会是不喜欢这些灵果吧!”
少年暗自嘀咕,心中琢磨,想着下次要不换点其他吃食。
自从他得了仙长传授的炼气术,修行有成后,便时常上山送些灵果,聊表心意。
可惜,这灵果每次都是原封未动,即便如此,他并未放弃。
仙长吃与不吃,皆是仙长的事,而他万不敢忘记救命和传道之恩。
少年整襟肃立,随即朝太清洞府一拜。
这才俯身拾起上次的灵果,和往常一般,转身就要下山。
就在他抬脚的一瞬,上方洞府,忽有道音悠悠传出。
“汝既来此,为何不入内拜见!”声音不高,却似从太古而来,厚重沧桑。
少年一怔,手中灵果险些脱手。
他来此地无数次,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仙人会回应他。
少年连忙回身,仙人虽未现身,他却不敢放肆,放下手中灵果,躬身拜下。
“回仙人!弟子当年不过山野稚童,因贪玩差点命丧兽口。”他深吸一口清冷山风。
“蒙仙长一念垂怜,不仅救下吾的性命,更赐下炼气术,使吾得窥修行门径。”
“此恩如天,吾不敢忘。”
他俯身再拜,衣袂沾露,额头轻触地面,发出微不可闻的“咚”声。
“只因此地,乃仙长清修之处,幽寂若虚,未得允许,吾不敢以凡俗之躯妄扰。”
“故每趟只将山果置于此处,今日亦如此,非敢擅求,惟愿仙长安泰。”
话音落下,首阳山一片寂静。
“心存敬而不肆,知恩而不扰,倒也知进退。”
洞府内沉寂数息后,那道古拙嗓音,再度响起,却添了几分温润。
“既心怀向道之诚,且入内一叙。”
少年闻言,心头有些激动,面色潮红,当即起身往前走。
沿着山路,又往上走了一段距离,眼前豁然开朗。
只见远处有一洞口,其上藤萝密布,他分开洞口藤蔓。
一步跨入,云霞升腾,如瀑倒挂,映得他眉目生辉。
洞府内无灯自明,石壁生辉,芝兰吐芳,灵泉叮咚。
在洞府尽头,有一方青玉台,太清端坐其上,道袍垂落,周身如云似雾,正面带微笑的看着他。
“果然是当初那位仙人!”
他只一眼,便确定眼前老者,正是当初救他,传他仙法的那位大仙。
他快步行至云台前,在三丈外停下,当即叩首:“拜见仙长,谢仙长救命和传法之恩。”
“当年之事,皆是汝的机缘,不必谢吾。”
太清抬手轻托,一股柔力将他扶起。
“观汝炼气术,已然到了第四重境界,可见心性与毅力超乎常人。”
“贫道今日方知,你我之间尚且还有师徒之缘。”太清语带笑意,却透出一丝郑重。
“吾欲收汝为徒,承我太清一脉道统,不知汝可愿意?”
少年正要开口,却被太清提前制止。
“此事,你也不必急着回答。”
瞧着少年一副惊愕之色,太清淡然解释道。
“在拜贫道为师前,有一事汝尚需知晓,免得日后后悔。”
“还、还请仙长明示!”
少年话音微颤,他万万没想到,仙长开口竟要收他为徒,大大出乎他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