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可莫要小瞧了它,此物也是个宝贝。”
常寿见状,神秘一笑,并未过多解释。
他已将武道碑上的功法,全部隐藏,看起来和寻常石块一般无二。
至于武殿内,没了武道功德碑,人族如何习武。
此事,常寿直接以大法力,复制了一块假的放在武殿。
除了人族三祖能够察觉,寻常人族,可发现不了变化。
而那法力幻化的武道碑,足够支撑百年时间。
在常寿看来,教仓颉造字,和教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识字,没多大区别。
有他从旁指导,百年时间,绰绰有余。
“你可用春秋笔,在石碑在上写写画画,它永远不会写满,方便的很。”
说着,常寿两指一并,握着春秋笔,在武道碑上随意书写。
沙沙——
很快,一个银色的‘人’字便出现在石碑上。
写完,他用春秋笔轻轻一拂,“刷”地一下,将‘人’字划拉到石碑边缘,化作微尘大小。
“瞧见没?写完之后,它会自动记录,亦可随时查看,不用担心遗忘,干净省事。”
仓颉瞪圆了眼,口中直呼神奇。
常寿随手扯过一根打满绳结的麻绳,将武道碑和春秋笔,像串铜钱似的绑在两头。
绑结实后,他双指一捻,一缕法力灌入麻绳。
“喏,挂上。”
说着,常寿像是丢废品一般,直接把麻绳往仓颉脖子上一挂。
只见武道碑、春秋笔随意垂下,紧贴着胸口,轻若柳片。
感觉和小朋友涂鸦用的磁性画板套装,也没啥区别。
“日后,你便尽情书写,把天地万物都以文字的形式,搬进‘草稿本’里!”
“去吧,山川草木,鱼虫鸟兽皆为你师,造字务必记得观其形,悟其意。”
仓颉郑重应下,当即捧着春秋笔和武道碑,跃下树屋,在部落内观察起来。
常寿含笑点头,象形文字不日便能出世。
随即他目光落入首阳山,笑容收敛。
......
首阳山脚,只见一少年郎,脚下踩着一团云雾,缓缓落下。
他手中捧着一叶灵果,灵果上还沾着露水,新鲜的很。
此人正是常寿在部落遇见,那个已达陆地神仙境的少年。
“散!”
滚荡云气,瞬间散去。
少年轻飘飘落地,踏在泛紫的石块上,不再腾云驾雾。
山间无路,青苔湿滑,却难不倒他。
一路往上,倒也轻车熟路,即使闭着眼睛,他都能找到仙长闭关之地。
只是愈近太清闭关之所,雾气愈冷,灵禽异兽皆屏息潜伏。
少年不得不运转炼气术,以抵抗四周的寒冷。
就在他一脚踏入首阳山时,太清正盘膝坐在云榻上,神游太虚,参悟鸿蒙紫气的证道之机。
忽然,他心有感应,阖目微睁,眸中阴阳二气一闪而逝。
“此子,竟将炼气术练到了最高境界,只差一步便可证得天仙果位。”
太清看向山下,那徒步而来的少年,正运转炼气术,一步一吐纳,以抗寒气侵袭。
当年,他推演出适合人族修行的炼气术后,便在附近找了个人族传下。
而那人正是这少年,他学会后,并未藏私,又将炼气术传给其他人族。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仙道竟在人族大行其事。
而太清也借此机会,彻底确定一事。
他的证道之机,还真应在了人族身上。
如今,他愈发感觉,证道之机将近。
只差一个气机,便可证道成圣。
可这最后一步,他迟迟无法踏出,没有丝毫头绪。
他不明白,区区肉体凡胎,如何能让他成圣。
太清抬指掐算,指肚方触,天机已自发涌动。
一缕若有若无的丝线,一端系在那少年郎身上,一端却缠向他。
“这是师徒之缘?”
太清指尖微顿,素来古井无波的道心,竟泛起一圈涟漪。
“这少年竟是吾的天命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