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的蝉鸣在空调外机的嗡鸣中显得格外刺耳,陈默盯着周远山寄来的加密U盘,全息投影里的医药股300***像具发光的骷髅,筹码分布图上陡峭的单峰密集区让他太阳穴突突直跳。张胖子趿拉着人字拖凑过来,脚趾头在地板上碾过昨夜的泡面汤汁:“默哥,这玩意儿咋跟医院的ct片子似的?”
“这是筹码分布。”陈默的指尖划过投影,三个月283%的换手率在空气中凝成红色雾状,“90%的筹码集中在18-22元,说明主力成本区就在这儿。”他想起三天前深夜,用指南针软件复盘长春高新2019年走势时的场景——股价在180元横盘三个月,筹码峰收窄成锋利的匕首状,随后两年涨了六倍。
周远山的视频窗口突然弹出,背景是纽交所的电子钟,时针正指向凌晨四点:“敢赌吗?模拟盘全仓,止损线18元。”老人的烟嗓带着挑衅,镜头扫过他身后的书架,《筹码分布精要》的书脊在台灯下泛着冷光。
陈默的喉结滚动。这只医药股刚经历带量采购利空,股价从35元腰斩至17元,却在最近20个交易日里,换手率稳定在2%-3%,像一潭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死水。更关键的是,大宗交易平台显示,机构专用席位连续三天溢价0.5%接盘,这在下跌趋势中极为罕见。
“赌!”他点击模拟买入,200万虚拟资金瞬间化作10万股持仓。屏幕右下角,模拟账户的总资产数字跳动时,他仿佛看见中环环保爆仓那天的强平通知在眼前闪过——母亲攒了三年的养老钱,就那样消失在跌停板的封单里。
次日早盘,股价高开0.3%,分时图像条濒死的鱼,在18.2元附近来回扑腾。老赵嚼着韭菜盒子晃过来,油渍滴在陈默的键盘上:“陈老师又玩虚的?这票我拿半年了,股东户数增加三倍,庄早跑光了!”他的保温杯上,“劳动模范”的漆字已剥落大半,露出底下2015年乐视网的logo。
陈默没吭声,眼睛死死盯着逐笔委托数据。每隔五分钟,买三位置就会出现444手的托单,这是游资圈公认的“死死死”暗号,专门用来震慑散户割肉。下午两点,突然有连续万手买单横扫卖盘,股价直线拉升8%,分时图上的白线如锋利的刀尖划破水面。
“日他哥!”张胖子打翻桌上的泡面,汤汁溅在主机箱上,“这庄家属弹簧的?说弹就弹!”
陈默的手心全是汗,筹码分布图上,18元处的筹码峰正在快速减少,指南针软件弹出红色预警:“主力成本区突破,平均持仓成本19.2元!”他想起周远山在204章说的“量能三要素”,此刻的温和放量与筹码集中,正符合“单峰密集突破”的经典形态。
第七天,模拟盘浮盈25%,陈默的实盘账户却依然空仓。每次鼠标移到买入键,中环环保跌停时的场景就会闪现:自动强平系统启动的提示音、账户余额归零的冰冷界面、母亲在电话里欲言又止的沉默。周远山发来交割单截图,他的模拟账户加了两倍杠杆,持仓成本压到17.8元,盈利数字比陈默的多了整整一倍。
“怂了?”老人的声音带着刺,“看看长春高新的筹码峰,单峰密集后就是主升浪,你在怕什么?怕再次爆仓?”
陈默盯着实盘账户里的50万——那是母亲从菜市场讨价还价、从养老金里省出来的血汗钱。手机突然震动,李总发来鑫隆芯片检测报告:“tR-2023设备的控制芯片,与300子公司的产品编码完全一致。”他猛然想起,中环环保的暴雷,正是始于鑫隆烂尾楼的设备供应商造假,而此刻的300,竟与鑫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十天,股价突破25元,模拟盘盈利58万。陈默躲在营业部的厕所隔间里干呕,镜子里映出他发青的眼下和颤抖的嘴唇。隔壁隔间传来老赵的骂声:“狗日的!老子刚割肉,这票就起飞,庄家盯着我那两万块钱呢!”
深夜,城中村的劣质空调发出 rattling 声,陈默用同花顺调出300***的大宗交易记录:近三个月,机构专用席位累计买入3.2亿,折价率均控制在0.3%以内,几乎与市价持平。而龙虎榜上,拉萨军团的买入量不足5000万,典型的“暗度陈仓”——主力通过大宗交易悄悄建仓,用散户席位在龙虎榜制造假象。
“胖子!”他踹醒上铺的张胖子,“你表舅不是在药监局吗?帮我问问300***的新药审批进度,越快越好!”
张胖子骂骂咧咧地摸出手机:“大半夜的,你这是要逼死我啊!”但还是拨通了视频电话。
第十五天,模拟盘清仓,盈利定格在25%。周远山发来《主力行为学手册》,第37页用红笔批注:“单峰密集+换手温和放大=主力控盘度>70%,此时股价突破成本区,相当于子弹上膛。”陈默盯着手册上的长春高新案例,当年的筹码峰与现在的300***如出一辙。
但他的实盘账户依然空仓。经历过中环环保的暴雷,他对“利好”产生了本能的警惕。直到看见鑫隆地产的债权人名单里,300***的子公司赫然在列——他们正用这批医药股的股票抵偿设备款,而这些股票,正是机构通过大宗交易接盘的筹码。
“原来如此。”陈默喃喃自语,终于明白周远山为何坚持让他研究筹码分布——当主力控盘度超过70%,所有的技术指标都将失效,唯有筹码峰能揭示真相。他在交易日志上写下:
1. 单峰密集是主力的集结号:高换手率后的筹码集中,意味着多空分歧收敛,方向即将明确;
2. 大宗交易看折价率:接近市价的溢价接盘,比折价10%的对倒更具参考价值;
3. 产业链穿透是关键:鑫隆的设备款抵股,说明300***与鑫源集团的关联,这才是筹码峰背后的底层逻辑。
手机弹出深交所通知,他关注的锂矿股002出现大宗交易:折价18%成交2.3亿,接盘方是中信杭州解放路营业部——正是去年爆炒赣锋锂业的游资大本营。陈默盯着K线图,发现002的筹码峰在30-35元形成单峰,与300***的启动前形态极为相似。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周远山的电话在此时响起,“大宗接盘方有六个月锁定期,但可以通过融券对冲,当天就能锁定折价收益。”老人的声音里带着少见的急迫,“去查002***的融券余额,如果激增,就是主力在玩‘假摔式吸筹’。”
窗外,暴雨再次砸向铁皮屋顶,陈默却感觉不到丝毫凉意。他想起在204章学到的量价背离,此刻在筹码分布图上,正上演着另一场残酷的收割游戏。当散户盯着K线图上的阳线欢呼时,主力早已在筹码峰里布好陷阱,而他,终于学会了透过数字看本质——筹码分布不是简单的图形,而是主力与散户的血肉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