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宦的话音一落,顺昭仪等人的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去。
最后,安充容与谦充媛对视一眼,最后安充容轻轻点了头,两人就一起行礼:“妾见过太子妃殿下,殿下万福!”
两人低头了,顺昭仪一人也没有底气,只能咬牙行礼:“妾见过太子妃殿下,殿下安泰!”
婋婋点点头,走向主位,看向底下的妃嫔。
“父皇让本宫掌管后宫,带领后妃哭灵,但人力有尽时,三宫六局事务何其多,本宫也难以事事过问,便择人与本宫一起打理后宫。”婋婋说完,底下的妃嫔们眼神都亮了起来,自认不够资格的眼神就止不住往前边的三位嫔位主子看去,看谁能得到掌管宫权的机会?又或者是三人都能?
顺昭仪心下欢喜,自认自己是皇长子的母妃,余下的妃嫔再怎么也越不过自己去。
但婋婋接下来的话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婋婋对众人道:“后宫之中,几位公主也到了年岁,也该学习管家理事,日后好打理公主府。皇后早逝,本宫作为嫂子,当有教导之权,便择年长的两位公主协助本宫打理后宫。”
她的话音刚落,柔嘉公主就带着妹妹进来了,显然是早已决定好的,现如今不过是走个流程。
顺昭仪见此,咬牙道:“两位公主年幼,只怕担不起事儿,这替太上皇守灵与打理三宫六局都是劳心费力之事,只怕殿下与两位忙不过来。妾虽然没甚本事,好歹也虚长些年岁,愿意替殿下与两位公主分忧。”今天这宫权顺昭仪是一定要争的,本来封位就只得个九嫔让她心气不顺,现如今连宫权都摸不到,她就更气了。
安充容与谦充媛也齐声道:“妾愿为殿下解忧。”显然也是想跟在顺昭仪后边争一争的。
后边的恭婕妤见此,连忙站了出来道:“两位公主今朝也算到了年纪,在旁人家里都开始谈婚论嫁了,正是要学习管家理事的年岁,想来有三宫六局的女官们在,也费不了多少功夫,毕竟三年不改志,只需按例办事即可。”
管事的柔嘉公主是恭婕妤所出,她自是会为了公主争取,如果让三嫔摸着宫权,到公主们手里的,只怕就是些不甚要紧的杂事了。
二公主的生母吴美人也站出来说话。
其余的妃嫔都不敢站队,只在一旁候着,三宫六局的女官们也不想自己头上再多几个管事的主子,便由王尚宫出面站队太子妃。
“微臣等人虽不济,但做个守成之士还是成的,定然用十二分的心力辅佐太子妃殿下与两位公主殿下。”王尚宫出声,其余的内廷女官也随之附和。
婋婋见此,看向顺昭仪道:“昭仪好意,本宫心领,听闻大皇兄宫里的小嫂子有了身孕,被太医把出是个男胎,这也算是陛下的第一个男孙,昭仪免不得多费些心思,宫务繁琐杂乱,令昭仪分了心思就不美了。”
才进宫两日,婋婋就已经听身边的丫头说了,顺昭仪一直念叨着说大皇子侧妃即将生下皇长孙,不断的向旁人说起长孙的意义,心思浅薄明显。
今日,婋婋就用这个借口,回绝了她,反叫她憋了一肚子气。
接着,婋婋就询问王尚宫宫里关于守灵的规矩,以及内外命妇该什么时候进宫哭灵,这些事情都得安排好了。
王尚宫将早已准备好的章程折子拿了出来,呈递到婋婋面前,婋婋细细的翻看了一遍,暂且不曾更改上面的东西,又叫颂安将折子呈递到两位公主面前,让她们心里有个数。
按例安排好哭灵的事情后,内外命妇也接到旨意进宫哭灵了。
内命妇见管事的是太子妃,也不曾有异,只老老实实的哭灵,她们在家的时候也曾听家里的主君说过太子妃身具异象,是天佑之人,嘱咐她们进宫后听从太子妃之命行事即可。
外命妇瞧见主事的不是皇长子的生母,不免有些议论,一些想提前站队的,心里想着回去得好好跟主君说一说,看来陛下对皇长子也不算看重,这个时候站队为时尚早。
皇帝每日都会来一次灵堂,给太上皇上一炷香就离开。
婋婋便随着他一并离开。
李乾将自己对轩辕犁的打算告知了婋婋,询问婋婋的想法。
“我想着,先在幽州试一试这犁头的效果,如果效果好,就向各州府推广。”李乾虽然相信这虽然是好东西,但是试用之后,才放心推广出去。
婋婋却道:“向各州府推广出去,只怕东西只会落在世家贵族手里,真正需要这犁头的百姓,反而用不上。”
李乾沉默半晌道:“世家掌控各地的资源,所有的东西从他们手里过一道,就与百姓成了天堑。”
世家之祸,李乾知道,或者说每一位皇帝都知道,但是世家已经成了气候,一朝一夕之间是除不去的。
婋婋见李乾为难,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女儿想着,与其让世家白得了东西去,不如阿爹先用这犁头赚一笔。犁头需要精铁打制才耐用,但朝廷精铁的储备不多,还要攻击边关的武器,更加的吃紧。”
“你是说拿这图纸,向世家换精铁?”李乾问道。
婋婋点头:“不拘是精铁,其它的像是粮、油、布帛都可以换,而且还可以挑选着人换。”
李乾闻言,沉思许久,他也是聪慧之人,自然听懂了婋婋的未尽之言,用这犁头来分化和拉拢世家。
世家为什么难以拔除,就是因为他们铁板一块,难以攻破。
因此,想要打压世家,就只能分而化之,但想要分化世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足够的利益,才能分化世家,这轩辕犁就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见李乾在沉思,婋婋没有出声,只等到了太极殿,李乾才道:“这几日,翎儿向我请旨册封林五娘为良娣,我想问问你这边的想法?”
婋婋就道:“女儿觉得,册封与不册封都无妨,就看阿爹这边需不需要这个良娣之位做些谋划。”
李乾摇头:“一个良娣之位,效果不大。我就是担心,你现如今在东宫还没有站稳脚跟,册封一个良娣不利于你在东宫的威信。”
听罢,婋婋就露出个不甚在意的笑来,看向李乾道:“只要有阿爹在,女儿也用不着这些虚招。”言语间透露出来的,尽是对李乾的信任与依赖。
李乾自是欢喜,但还是道:“有我在你自不必忧,但是当爹的,想的是你高高兴兴的做这个太子妃,而不是为了大义大体而委曲求全。”
婋婋坚定的回道:“阿爹不必担忧,女儿不是委屈自己的人。”
李乾点点头,就道:“既如此,等太上皇孝期过了,再正式册封东宫良娣。接下来,你只怕是有得忙了,今日上朝就有三公建议热孝选秀。”
婋婋皱眉:“他们急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