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对面的沙俄人不吱声,奕匡继续说:“我承认,你们发展工业的时间更早,但你们的发展条件比我们差太多了,简直烂到掉渣。隔壁英法美德早就点亮‘电气化’和‘内燃机’科技树,人家都在开始学着用流水线造汽车、造飞机的时候,你们家百分之七八十还在泥巴和牛屁股打交道。我想问,这些年你们究竟是在忙什么?”
事实上确实不差太多,相比英法美德四国,沙俄的工业基础约等于没有。当然,和北京朝廷控制区相比,沙俄算是妥妥的工业强国。
波利瓦诺夫、日林斯基、别利亚耶夫等十人,很想反驳,但是人家又没说错。
奕匡见对方还不吱声,更加得意,继续道:“就连我们这个纯农业国,都在全力拥抱工业化,而且不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我们都更有优势,更容易,我们的土地种出的粮食能养活几亿人,你们行吗?你们怎么比,卡车、飞机就是最好的证明。”
沙俄总参作战部长兼骑兵上将日林斯基说道:“我们承认你们更有优势,但是这不是我们退让的理由,你们也必须做出退让。”
沙俄总署军务组织部部长别利亚耶夫咬牙插话道:“我提醒你们,我们真的不是无力再战,我们能坐在这里和你们谈边界问题,只是不想再这样消耗下去。”
“好吧!那我也说个方案吧!”宁远淡淡地说道:“叶尼塞河和安加拉河环抱的地区,还包括安加拉河东西流向部分,向东的延长线到勒拿河沿岸的连斯基区,勒拿河以东的全部地区。至于外西北地区,以一八六零年北京条约前的边界为准。”
沙俄总署军务组织部部长别利亚耶夫说道:“如果你们能把飞机技术和风神战术卡车的技术转让给我们,你的条件,我们可以答应了。”
锡良提醒道:“我们是在谈边境问题,不是在谈技术交易。”
“是的,没错,是在谈边境问题,但是你们如果愿意转让技术,我们可以适当让步。”别利亚耶夫说道。事实上,技术交易问题,早就是沙俄的目的之一,这个时候抛出来,他们认为是最佳时机。
“我们只转让飞机和风神245(老款)6x6战术卡车技术。”宁远说道:“外西北的边界,以一八六零年北京条约前的边界,加上禁卫军目前控制的塔基科地区和基尔基斯地区。”
“可以”别利亚耶夫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沙俄需要的是飞机和风神战术卡车技术,边境细节可以忽略,沙俄不缺那点领土。
宁远说道:“今天就到这儿吧!我们需要回去再想想。”
会谈就这样匆匆结束了,刚开始就结束了。
沙俄一方很是担忧,他们沟通边境问题的真正目的确实与军事技术有关。风神战术卡车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沙俄的军事运输问题,飞机能让沙俄的飞机工业前进一大步。
将军事技术转让和边境问题联系在一起,这是陆军大臣兼任陆军总参谋长苏霍姆林诺夫提出来的想法,尼古拉二世陛下同意的。既能加速谈判进程,又能拿到技术,一举两得。
宁远、锡良、奕匡,很快见到了戈辉,汇报了今天短暂沟通的内容。特别强调了飞机和风神战术卡车的技术转让问题。
“可以,我们需要尽快结束与沙俄的边境问题。”戈辉说道:“九个师的禁卫军在叶尼塞河那里,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军费,再不结束,会拖垮我们的。”
只要戈辉同意了,后面的谈判就变得顺利了。
3月31日和4月2日,禁卫军与沙俄又进行了两轮的沟通,对一些细节进行确认。包括两国的皇帝、总理大臣等都要在条约上签字用印。
4月5日上午,在朝阳荣耀大酒店,签订了《清俄朝阳条约》,划定了清国与沙俄的东北部边界和外北部边界。
禁卫军这边,戈辉、宁远签字,加盖戈辉总督印和总司令印章,王超辉、程天运、杨双,都在上面签字。
两国皇帝和总理大臣签字和用印的位置特别空出来。
同时邀请了英法美日德意作见证,并在条约上签字了。
同时签订了《清沙永久和平条约》,两国永不再战,包括有新的继承主体之后,依然永不再战。虽然只有象征意义,但是该签还是得签,以后这就是自卫反击,扩大战势的最佳借口。
对沙俄来说,现在军力不济,无法掌控远东,只能先退让了。等自己以后强大了,随时都可以再拿回来,条约?条约就是厕纸,用完就扔。条约如果有用,世界各国的战争是怎么来的?
对禁卫军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财力有限,军力有限,人口有限,对土地的控制力已经是极限了。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但是以后呢?以沙俄人对土地的执念,再次过来抢几乎是必然的。禁卫军要做的是不断强大自己,等着敌人给自己找借口。
两国东北部边境以叶尼塞河、安加拉河、勒拿河为界。具体边境是叶尼塞河与安加拉河环抱的地区,还包括安加拉河东西流向部分,向东的延长线到勒拿河沿岸的连斯基区以南的部分,勒拿河以东的全部地区,属于清国。唐努乌梁海地区归属清国。外西北边界以一八六零年以前的清国边界,加上现在禁卫军控制的塔基科地区和基尔基斯地区,归属清国。
《清俄朝阳条约》和《清沙永久和平条约》的签订,代表着两国的边境战争宣告结束。
沙俄开始转移人口,人口才是真正的战斗力,是打赢战争的本钱,所以沙俄要把人口迁回欧洲。很多海参崴的居民都不愿意走,但是俄军强制迁移。不过,拿了北方特区居民身份证的不在迁移之列。转移工作进行了四年多,直到大战爆发,才结束了转移工作,大约迁走了四十多万人。
战俘也开始归还,不过,此时还坚持回沙俄的战俘已经不多了,绝大部分乐不思俄,愿意永远留在这里,因为这里更暖和,一年四季有阳光,有土地,娶了清国老婆,生了清国娃,老婆和孩子在这里,家就在这里,自己也改成了清国老婆的姓,回不去了,彻底回不去了。
关于技术转让,也于签约当天,将全部技术图纸,交给了沙俄。
德国军方代表,陆军总监卡尔-标洛和公海舰队参谋长莱茵哈特-舍尔,请教戈辉:为什么要把我们双方共同的技术转让给沙俄?你这样做是在资敌啊!
戈辉也向德方解释了原因,并愿意将FA-88高射炮、FA-35高射炮、双头蛇2型压制机关炮、双头蛇3型压制机关炮,转让给德国,算是对德国的技术补偿。
德国陆军总监卡尔-标洛、德国海军公海舰队参谋长莱茵哈特-舍尔等,德国海陆军高级军官们,看到这四种防空高射炮,震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们被禁卫军的研发实力震惊到了,当他们从电影上看到了四种防空高射炮的威力之后,他们开始担心,如果英国人和法国人有这样的防空武器,德国飞机在天上还能安全吗?
“诸位对我的补偿还满意吗?”戈辉笑问:“其实,转让给沙俄的技术,都是过时的技术,他们花点心思和时间,也能从英法美三国搞到手,我给他们,只是想尽快结束边境问题,确定边境。”
德国陆军总监卡尔-标洛、德国海军公海舰队参谋长莱茵哈特-舍尔等一众德国海陆军军官们,都表示理解,他们也非常满意这四种防空高射炮,这为德国省去了大量的研发时间。
但是卡尔-标洛肯请戈辉,不要将这四款高射武器技术转让给除德国以外的其它国家,特别是德国的敌对国,比如英法俄。
“如果是这样的话,德国愿意转让给禁卫军什么技术呢?”戈辉问道:“军火贸易一直是禁卫军重要的收入来源,是禁卫军军费的重要补充,我们花了大价钱研发出来,可不是为了自己把玩的。”
卡尔-标洛说道:“回到德国之后,我会给你满意的答复。”
“好!敬候佳音。”戈辉也很满意。
事实上,他根本没有外销的想法,但是既然德国人提出来了,那就没有无缘无故的转让了。两国关系虽然非常好,在军事技术和产业方面都有很深的合作,但是亲兄弟明算账,没有白拿的道理。
再有,双方的深度合作,都是因为利益的存在,而利益不会永久存在。在利益存在的时候,尽量多拿,人之常情嘛!
4月6日上午,戈辉带着伊娃和三个娃,登上了德国军舰,去参加全球元首柏林峰会。
伊娃已经三年未回家了,他想借这个机会,回德国看看,顺便炫娃。
戈辉对这次柏林峰会不抱任何想法,他对当下的国际局势,不抱任何想法,是打是和,都和他关系不大。他的北方特区要做一个观察者,静静地看着,一边喝茶,一边看着。
德国陆军总监卡尔-标洛等德国海陆军代表团也要回国,带着戈辉转让给他们的防空高射炮技术和高炮回国。不过,回去的人数明显少了四分之三,留下的都是海军和舰船设计制造相关的技术大拿们,包括公海舰队参谋长莱茵哈特-舍尔,他要在北方特区待到七月,然后才有人换他回德国。
4月7日上午,倭国驻朝阳领事尾上菊之助接到特区外事局的照会。要求倭国在一个月内退出库页岛南部,倭国称之为桦太地区。
尾上菊之助立即向东京汇报,同时去外事局与锡沟通。阐明桦太是怎么到倭国手中的,现在是倭国领土。
锡良直接告诉尾上菊之助,你说的那些都不重要,都是过去式了,现在以我说的为准,限期一个月,退出桦太地区,否则开战。还特别强调,不准破坏桦太地区,我们有人在监视。
锡良没有说谎,从德国联合特种训练回来的三百名特种兵,直接成立雪原狼特种部队,主要任务方向就是北方的雪原。他们已经被派到了库页岛,专门监视桦太地区倭国人。
雪原狼特种部队大队长陈希,副大队长熊象、黄芪、毕文武。
还有,毛永华、覃飞、张靖山、朱颐、肖谦、陈炜、邹京,都成了中队长,每个中队暂时四十人,陈希把他们撒向库页岛全境,让他们一边监视倭国人,一边野外求生。
尾上菊之助强调,我们已经签订了《清日朝阳条约》,你们不能这样。
锡良提醒尾上菊之助,条约里没有关于库页岛的内容,我们也没签过和平条约,库页岛及其附属岛屿都是我们的。在我们与沙俄的最新边界条约中,库页岛及其附属岛屿,均归我国所有。
尾上菊之助没有继续争论,直接带着秘书渡边修一回到领事馆,心情沉重,一言不发。
东京方面也在争论不休,桦太地区已经经营五年了,就这样交给禁卫军,真的太不甘心了。但是现在的倭国陆军能打败兵锋正盛的禁卫军吗?今天在座的每个人都知道不能。当下的禁卫军,就是放在欧洲,也是最顶尖的存在。
“为什么都不说话?倭国一直要被禁卫军压制吗?”明治怒吼,但声音虚弱,明显病得不轻:“我们现在也有半自动步枪了,禁卫军的火炮我们也有,人口我也们比北方特区多,我们不能一战吗?”
“陛下,问题不是出在武器装备上。”日本银行总裁高桥是清站起来说道:“半自动步枪、机枪、冲锋枪、火炮,我们都有了,但是,我们与禁卫军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
高桥是清于今年一月,在桂太郎首相大力推动下,接任日银总裁一职,比历史上提前了一年。桂太郎希望高桥是清,配合他一起改变倭国的财政状况。总之高桥是清因此成为倭国财政金融的重要决定者之一,他正在大力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甚至在考虑适当增发货币,主动弱化倭元,提高倭国产品的竞争力。
“为什么?”明治问道:“我们少做了哪一步?”
“贤机关一直在调查,可以肯定的是,禁卫军与德国正在进行各种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合作开发新武器,禁卫军的作战飞机,应该就是德国人转让给他们的技术。”高桥是清说道:“在民用技术方面,他们也加强了与欧美列强的合作,并具备了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到今年结束之前,他们将有八个超级钢铁厂建成投产,钢铁产量将超过我们。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建造当下最先进的军舰了,正在同时修建多条超级铁路,还有十几个超过三万吨的干船坞正在修建。”
明治的拳头重重地砸在桌面上,但发出的声音并不大,他的病情真的越来越重了。
缓了一会儿,明治说道:“我们与欧美各国的关系不好吗?他们能做到,我们做不到吗?甚至可以出让部分利益也可以。”
“煤炭、铁矿石、石油,还有其它矿产资源,他们好像什么都不缺。”高桥是清说道:“而这些主要矿产,我们都缺,都需要从外面进口。”他想说,那里本应该属于我们,但是……
叹了口气,高桥是清继续道:“我们还欠了英法美三国的贷款,这是必须要还的,我们已经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高桥是清看向山县有朋和东乡平八郎,然后继续说道:“山县总长和东乡军令部长,一直在为士兵的工资发愁吧?”
山县和东乡同时点头,山县说道:“目前只能发一半的工资,另一半用日用棉布或者日用杂货代替。”
明治的拳头,再一次重重地砸在桌面上,同样没有发出太大的声音。
高桥是清又道:“就是日用杂货的生产制造,他们也超过了我们。我们与他们的边境自由贸易区,他们产品物美价廉,我们的商人大量采购。他们只采购我们的民族特色产品,很多都是纯手工产品。”
明治叹气道:“说了这么多,你就是想告诉我,现在只能退让,我们打不过他们。”
高桥是清重重点头,没有说话。
“你们也这样认为吗?”明治的目光看向山县有朋,看向东乡平八郎。
参谋总长兼兵站总督山县有朋,站出来说道:“帝国陆军需要韬光养晦,敌强我弱之时,不宜轻动刀兵。”
紧接着海军军令部部长东乡平八郎大将站出来,说道:“我赞同山县议长的意见,禁卫军正在同时建设四艘当世最先进的军舰,还有十三个超过三万吨的干船坞在建设,他们很快会超过联合舰队。”
“那你们说,倭国还有希望吗?难道还要向以前那样,沉寂几百年吗?”明治不甘心啊!
“也不一定”高桥是清说道:“禁卫军的崛起,改变了东亚的权力格局,也深度影响了欧美强国在东亚的权力延伸。至少在禁卫军的支持下,北京朝廷挣脱了欧美强国的权力束缚,这块巨大的利益没有了,谁会甘心呢?”
包括明治在内,在座的都轻轻点头,认可高桥是清的分析。
高桥是清继续:“目前,禁卫军与欧美强国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经济上也有很深的合作,但是不能否认,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现在的南部非洲,英国人和阿非利卡人,正在筹备南部非洲联邦自治,禁卫军的非洲军团是他们绕不过去的拦路虎。在南部非洲的权机关,最近发回的情报,非洲军团正在备战,一旦双方没能谈妥利益分配,战争随时打响。”
“你是说这是我们的机会?”明治问道。
高桥是清摇头,说道:“我是说,禁卫军是世界的不稳定因素,是禁卫军让当下的世界偏离了原来的轨道,驶向了未知的方向。欧美强国应该警惕禁卫军,而不是与禁卫军展开更深入的合作。我们倭国愿意成为欧美强国制约禁卫军的马前卒。”
“我们做欧美强国的马前卒?”明治皱眉:“这不是我想要的帝国。”
“只有这样,欧美强国才愿意武装我们,让我们的军力快速增长,走出目前的困境。”高桥是清说道:“我们的未来在东亚大陆,而征服东亚大陆必须强军,要强军,必须依靠外力,外力只能是欧美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