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圣彼得堡收到了布鲁西洛夫全线溃退的报告。
尼古拉二世没有生气,因为是他支持在远东打反击战的,发火也应该对着总署军务组织部部长别利亚耶夫和远征军司令官布鲁西洛夫,所以他平静地问道:“你们说,怎么办?远东的局势糟到不能再糟了。”
“事实上,这不怪布鲁西洛夫,谁会想到清国人会动用飞机,他们居然有飞机,而且可以用于战争。”陆军大臣兼任陆军总参谋长苏霍姆林诺夫,思考再三后说道:“还有后来的那个密集到铺天盖地的火炮,如果这是真的,不是布鲁西洛夫为了逃避责任,故意夸大其词,那么,换了别人也会是同样的结果。”
“我虽然很生布鲁西洛夫的气,但是他不是喜欢撒谎,推卸责任的人。”尼古拉二世坦言道:“他是个坚硬而正直的人。”
总署军务组织部部长别利亚耶夫插话道:“我也没有想到清国人会把飞机用于战争,他们和德国人关系那么好,我早该想到德国人会把飞机技术转让给他们。还有后来决定胜负的那个铺天盖地的火炮,肯定也是德国人交给他们的。”
“不管怎么说,我们败了,损失很大,远东暂时无力再战了。”尼古拉二世颓然道:“没想到会是这样,我也低估清国人了。”他握着额头抱怨道:“还有那个该死的戈辉,是他改变了远东局势,世界局势也因为他,而变得极不确定,极不稳定,极不安全。”
“陛下或许高估戈辉,是德国人帮助他,他才有了今天。”苏霍姆林诺夫说道:“不过,话说回来,情况已经如此糟糕了,到了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了。”
“什么决断?”尼古拉二世问道:“你想说什么?
“陛下想过没有,我们可能永久性失去了远东,八九千公里的距离,让我们无法投入全部的力量。”苏霍姆林诺夫说道:“以我们收集到的关于戈辉的情报,他不像是会犯大错的人,他像以往龙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一样,英明神武,很少犯错。至少在他死之前,我们不可能再拿回远东。”
听了苏霍姆林诺夫的话,尼古拉二世并未像以前一样暴怒,而是平静地问道:“继续说完你想说的。”
“和清国人签订新的边境条约,结束远东的战事,甚至签订和平条约,试着和他们和平相处。”苏霍姆林诺夫认真地说道:“把伸向远东的拳头收回来,专注欧洲和巴尔干地区,亚得里亚海或许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亚得里亚海……”尼古拉二世十分的纠结,因为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同样不好拿到,要经过好几个国家,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会阻止沙俄。尼古拉二世叹息道:“难度比远东,也不差太多。”
“巴尔干地区只是复杂,在军事层面,要比远东容易得多。”苏霍姆林诺夫认为:“只要搞定奥匈帝和奥斯曼,我们就可以清理出一条直达亚得里亚海的通道出来。”
“你想的过于简单了,现在巴尔干地区不好打了,巴尔干已经不是以前的巴尔干了。”别利亚耶夫摇头道:“现在的奥匈和奥斯曼,都装备了大量的半自动步枪,都是清国人提供的。 陛下说的没错,戈辉改变了世界局势。”
“总之,我们不能左右开攻了,双头鹰无法同时兼顾东西两个方向。”苏霍姆林诺夫坚持道:“我们短时间内,不能再向东看了,至少在远东再次虚弱之前,不能再想着夺回远东。”
其实,和戈辉沟通几次之后,尼古拉二世已经意识到,远东可能真的守不住了,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你觉得呢?说说你的看法。”尼古拉二世看向别利亚耶夫,说道:“当初也是你提议在远东大打一场的,今天这个结果,你怎么看以后的远东?”
“坦白的说,我很意外,没有想到,我们在技术兵器方面,与清国人差距这么大。”别利亚耶夫说道:“关于是否要放弃远东,我没想好。目前的世界局势,就如陛下所说,极不确定,极不稳定,极不安全。”
尼古拉二世和苏霍姆林诺夫一起点头,但他们依然对夺回远东,缺乏信心。
“远东会变成什么样子?真不好说,机会是很不确定的东西,什么时候来,我们决定不了,谁能说在未来的几年内,我们就没有机会呢?”别利亚耶夫继续说道:“未来的几年,我们肯定也会有自己的飞机,我们的第一个飞机制造企业已经成立了,飞机距离我们还远吗?”
尼古拉二世凝神思考了一会,说道:“开会吧!要不要放下远东那些土地,需要共同做出决定,这个责任我一个人背不了。”
在圣彼得堡开会决定远东去留的时候,布鲁西洛夫的沙俄远征军残部,用了三天时间,逃到九十公里外的阿拉尔。清点人数,仅剩下九万七千多人。几乎损失了一半。
布鲁西洛夫差点饮弹自尽,但是想到这些还跟着自己的远征军士兵,他暂时放弃了,至少要把这些人带回欧洲,然后再自尽也不迟。
禁卫军在乌索利耶休整三天后,沿着西伯利亚铁路继续西进,布鲁洛夫的沙俄远征军没有再抵抗,一直在后撤。
禁卫军非常谨慎,因为同样输不起,所以每推进一百公里,就休整三天,详细侦察周围的一切,然后继续前进。
12月30日,在禁卫军乘胜西进,追击沙俄远征军的时候,戈辉把主要的军工相关企业,叫到农场兵工厂开会。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这里代表着北方特区最强的军工研发实力。
戈辉、宁远、季明威(第一副长)、王超辉、瞿城(第一副主任,又被王超辉从海军陆战队3师位置上拉回来了)、程天运、孙昌明(第一副主任)、杨双、旬悦明(第一副主任,朝阳陆军讲武堂后勤管理学院副院长,正院长是杨双)等,都参加了会议。
1.农场兵工厂:FA系列枪械、FA系列火炮、黑豹坦克、幼豹坦克、运-1-m运输机、歼-1-K战斗机。
2.东北防务兵器公司:Nd系列枪械、代工FA系列步枪、Nd-80迫击炮、代工FA-80步兵炮。
3.朝阳机床厂:cmp-76-A步兵炮,在研坦克拖车,在研40毫米火箭射筒(RpG)。
4.朝阳技师大学堂:132毫米喀秋莎火箭炮,在研107毫米12管牵引式火箭炮。
5.北风汽车制造厂:风神265战术卡车、风神350重型运输卡车、枭龙轻型越野车、剑齿虎系列重型越野车、战狼摩托车,在研坦克拖车。
6.朝阳农用机械制造厂:20马力军版野猪拖拉机、代工东方红拖拉机和农场推土机。
7.大凌河飞机制造厂:专门为量产运-1-m运输机成立的。(金粟判断以后生产飞机会很赚钱)
8.五星飞机制造厂:专门为量产歼-1-K战斗机成立的。(孙翰林、李成合、瞿明孝、张紫云、李劲松,五人合资,禁卫军总装备部也出资了,占股40%,他们同样是看到了飞机制造的利润。)
9.朝阳无线电厂:全部的军用电话、军用电台、车载电台、步话机,在研对空搜索雷达。
10.达利安造船厂:泰坦尼克号平民款正在建造,明年初开始建造军舰。
11.东方不败军事技术进出口公司:主业是销售军火,但是现在也想涉足武器生产制造,就在朝锦铁路沿线,三十个超级工厂已经悄眯眯建设完成,就差确定生产什么,购制相关机械了。
12.锦西机床制造厂:皮特黄执意分家,要竞争,互相学习,不要一家独大,让孙勉单干,在锦西设立新厂。主业还是机床的研发制造,同时代工硬岩压制机枪、代工双头蛇-1压制机枪、代工cmp系列手枪。
13.四方城未来科技公司:一号消炎药(青霉素,已经实现小规模量产,20万单位)、阿司匹林(德国技术交换),戈锐也想涉及军工生产,四方城内的工厂区已经建设完成,只要购置机器原料,差不多就可以生产了。
14.白石飞机制造厂:戈辉将农场兵工厂的禁卫军工程师和德国工程师团队,集中到这里,研发双引擎轰炸机,制造德国授权生产的水上飞机,附近有一座白石水库(一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非常适合水上飞机的起降。
15.锦凌飞机制造厂:制造德国授权生产的水上飞机,附近有一座锦凌水库(一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由冯如团队,带领纯禁卫军工程师团队负责研发双引擎重型战斗机。
这两家飞机制造厂都是戈辉推动的,在今年下半年刚刚成立的。特别是锦凌飞机制造厂,那就是专门为冯如团队建设的,足见戈辉对飞机制造业的重视力度。
二十世纪初,是全球飞机行业起步阶段,禁卫军绝对不能掉队,要全面参与,要和欧美强国一起进步。
以上十五家,就是北方特区,涉及军工制造的核心企业,虽然有点少,但这已经是北方特区财力能承受的极限了。还有几百家给这十五家打下手,提供零部件的大小企业,不在邀请之列。
上午10时,会议正式开始,戈辉亲自主持会议,因为今天的会议,以他的想法为主。其他参会者,带着耳朵来就行。
“开会了啊!”戈辉的指尖重重地戳击桌面,提醒所有人,然后继续道:“今天,参会的都是北方特区军工相关企业,把大家叫到一起,就是重新认识一下。目前是十五家,很少,毕竟我们刚刚起步,以后会越来越多。希望我们以后,依然能精诚合作,互通有无,帮助别人的同时,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
宁远带头,所有人一起鼓掌,掌声热烈,每个人都是发自真心的,左右互相看看,原来都不是别人,很多都是早有合作。特别是是朝阳机床厂,十五家企业,十四家在用他们生产的机床。
掌声息,戈辉继续道:“在这里,我特别介绍一位两个月前,刚刚从美国回到特区的冯如先生。是我派人邀请冯先生来我们北方特区的,担任锦凌飞机制造厂的总经理。”
冯如是洛阳邀请来的,是在戈辉的授意下,主动联系冯如,并答应帮冯如建设最好的飞机制造厂,让冯如担任总经理兼总设计师。
冯如于今年十月末,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朝阳。并很快见到了特区自己生产制造的运-1-m和歼-1-K,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对比自己简单到如骨架的飞机,冯如佩服得五体投地。
听到戈辉介绍自己,冯如主动站起来,向大家点头致意。
“冯先生请坐”戈辉继续说道:“冯先生在今年九月二十一日,驾驶自己制造的冯如一号飞机,在美国奥克兰南郊成功首飞,非常难得。”
戈辉带着大家一起鼓掌,冯如再次站起来,并向大家躬身致谢。
“但是”戈辉大声提醒道:“冯先生,以后不允许你亲自驾驶飞机试飞,绝对不允许有第二次,您是设计飞机的,试飞应该有更专业的人去做。”
“明白”冯如再次站起来承诺,他知道,戈辉是担心他的安全。
掌声息,戈辉继续道:“飞机制造业,是我们北方特区以后重点发展的行业,北方特区的天空,需要我们自己生产制造的飞机守护。”
听了戈辉的话,众人再次鼓掌,特别是飞机设计制造相关的四家企业,他们都踌躇满志,心中暗暗发誓,要大干一场。
戈辉抬手下压,掌声渐息,继续说道:“特区的工业在发展,正在努力追赶欧美强国,特区经济也在向上走,北方特区在资金方面,会给大家更多的支持,只要大家努力研发新技术,努力把企业做好,不拘一格用人才,不断地向上突破,我们的未来一定大有可为。”
掌声又起,戈辉不得不停下,也跟着一起鼓掌,然后抬手下压,等掌声渐息,继续说道:“我们虽然在进步,但不等于前路一帆风顺,可以预料的各种艰难险阻就等在前边,等着我们一头撞上去,是头破血流,是直接撞死,还是爬起来迎难而上,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北方特区政府和禁卫军,是你们坚实的后盾,支持你们冲破一切困难,挣脱束缚,坚实地走出自己的路。”
宁远又开始鼓掌,其他人跟着鼓掌,戈辉也只能跟着鼓掌,然后双手下压,说道:“掌就不用再鼓了,让我快速的把要说的话说完。”
戈辉捻起摆在面前的文件第一页,直接插在了最下面,快速浏览了一下摆在最上面的文件内容,然后说道:“这几天贝加尔湖战区的战况,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了一些。特区的主流报纸上也有简单的报道,我们在战斗中用到了飞机,还从天空上投下了炸弹。”
在座的几乎都看了相关报道,特别是飞机制造相关的企业,还拿到了详细的报告。
戈辉继续道:“我们是第一个把飞机用于战争的国家。第一次空中侦察,我们的运-1-m运输机,对沙俄军阵地持续监视侦察。第一次空中轰炸,也是我们的运-1-m运输机,简单改装之后,将航空炸弹扔向沙俄军阵地。”
“我们的飞机,一次性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两个第一次。”戈辉大声说道:“值得我们为自己鼓掌!”然后自己带头鼓掌,其他们跟着鼓掌。
掌声渐息后,戈辉继续说道:“沙俄军对我们的飞机毫无办法,但他们真的毫无办法吗?”
是啊!敌人真的毫无办法吗?生产枪炮的很快想到用枪炮打飞机。
戈辉不是在提问,而是在引导大家思考,短暂停顿后,继续说道:“办法很多,把枪口朝上,把炮口朝上,只要打的足够高,威力足够大,飞机就像纸糊的一样。”
戈辉直接打比方:“比如0.4寸口径的Nd-84大口径重机枪,比如0.45寸口径的硬岩压制机枪,再比如0.45寸口径的双头蛇压制机枪,枪口朝天,打飞机完全没问题。”
确实如此,生产机枪的几家企业都点头,他们的机枪打飞机没问题。
“我们有飞机了,别人也会有,如何防空,将会成为我们回避不了的课题。”戈辉继续说道:“除了用飞机阻止和驱赶之外,地面上的防空武器也要装备起来,大口径机枪将成为当下最重要的防空手段之一,相关企业要在这方面进一步研究,研究更适合防空的武器。”
这里,戈辉特别提到了两家企业:“其中,农场兵工厂和朝阳机床厂在这方面已经走到了大家的前列,已经有成品了,只是之前用不上,没有列装,全当技术储备了。”
成雨和皮特黄一起站起来,向大家点头致意,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成雨在零三年的时候就拿到了防空炮的设计图,只是迟迟没有生产,因为用不上。直到零六年下半年,农场兵工厂开始与德国合作研发飞机,成雨才开始将防空炮的图纸变成实物,测试,改进。
农场兵工厂主要生产制造了两款防空高射炮,一款是FA-88式防空高射炮,就是后世S2赛季着名的德军装备的88毫米FLAK防空高射炮。经过测试之后,农场兵工厂的工程师没有做任何修改,他们觉得这就是最完美的,修改了就不完美了。
还有一款是后世龙国55年列装的37毫米高射炮,同样没有做任何修改,直接命名为FA-37高平两用机关炮。但是成雨认为射速太慢,一直在考虑如何提高射速。直到他看到了朝阳机床厂研发成功的两款压制机关炮。0.625寸口径(20毫米)双头蛇(two headed snake)2型压制机关炮、0.75寸口径(24毫米)双头蛇(two headed snake)3型压制机关炮。
农场兵工厂支付了技术许可协议,然后反复参考,深度借鉴了双头蛇2和3的技术,研发出射速更高的FA-35双管高射炮,两个炮管,每分钟合计1050发的射速,让成雨非常满意。成雨为其命名为FA-35双管高射机关炮,随时可以量产,并列装部队。
该炮采用超高压弹自紧身管结构,双导气式自动机、炮闩自动润滑系统及外能源无弹链供弹装置,最大射高8000米,有效射程4000米。无外能源无弹链供弹(7发弹夹),不仅提高了射速,并且比弹链供弹明显提高了可靠性。为了克服无弹链供弹容弹量小的缺点,该炮使用大容量自动供弹箱,左右两炮各配备56发主弹箱和63发副弹箱,极大的提高了火力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