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眉头一皱。
市里的刘局长?现在这个时候来,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请他进来吧。”沈良整理了一下衣服,重新坐回椅子上。
不一会儿,刘局长带着两个随从走了进来。刘局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肚子微凸,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一副官场老油条的样子。
“沈总,久仰久仰!”刘局长满脸笑容地走过来,主动伸出手。
沈良站起来握手:“刘局长,您好。不知道您今天过来是?”
“哎呀,也没什么大事。”刘局长在沈良的对面坐下,“就是听说华夏重工最近发展得不错,我过来看看,看看有什么地方政府能帮上忙的。”
沈良心中冷笑。这种官场话听听就行了,真要是来帮忙的,早就来了,哪会等到现在?
“刘局长客气了。我们企业还在起步阶段,没什么值得夸奖的。”
“沈总谦虚了!”刘局长哈哈笑道,“我听说你们的技术很先进,连德国人都主动上门谈合作呢!”
沈良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这个消息传得这么快?
“刚才汉森公司的施密特先生是来过,不过我们已经拒绝了他们的合作提议。”
“拒绝了?”刘局长显然有些意外,“这是为什么?德国的技术那么先进,合作对你们企业发展应该很有好处啊!”
“我们有自己的发展规划。”沈良淡淡地说道。
刘局长眼珠转了转,凑近了一些:“沈总,实话跟您说吧,其实我今天过来,是受人之托。”
“哦?什么人?”
“这个嘛…”刘局长故作神秘,“是一位很有分量的朋友。他听说华夏重工拒绝了外资入股,觉得这个决定可能有些草率。”
沈良的脸色沉了下来:“刘局长,您这是什么意思?”
“别误会,别误会!”刘局长连忙摆手,“我这个朋友也是好心。他说,现在改革开放了,引进外资是大趋势。像华夏重工这样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如果能和国外公司合作,对于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张慧在一旁听得脸色发白。她意识到,这事儿恐怕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沈良站起身来,走到窗边:“刘局长,您那位朋友是不是姓施?”
刘局长一愣,显然没想到沈良会这么直接:“这个…沈总您怎么知道的?”
“呵!”沈良转过身来,眼神如刀,“施密特这个老外,被我拒绝了就去找关系施压?真是好手段啊!”
“沈总,您这话就说重了。”刘局长的脸色也有些难看了,“我们也是为了地区经济发展考虑。您想想,如果华夏重工能够引进外资,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还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这对大家都有好处啊!”
“对大家都有好处?”沈良冷笑道,“那对谁最有好处?对汉森公司,还是对您那位朋友?”
刘局长的脸瞬间涨红了:“沈总,您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您心里清楚!”沈良毫不客气地说道,“施密特那个老外给了您多少好处?让您亲自跑一趟来做说客?”
“你…你这是污蔑!”刘局长猛地站起来,指着沈良,“沈良,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张慧和王工程师都站了起来,紧张地看着这一幕。
沈良却丝毫不为所动:“刘局长,您这是在威胁我?”
“威胁?我没有威胁谁!”刘局长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我只是在提醒你,在这个地方做生意,有些事情要考虑周全。政府的支持很重要,但如果不配合政府的工作,那就…”
“那就怎么样?”沈良打断了他的话,“停水停电?查税务?还是直接封厂?”
刘局长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沈良继续说道:“刘局长,我告诉您,华夏重工是合法经营的企业,各种手续齐全,税收按时缴纳。如果您要对我们动手,尽管来!但是有一点我要说清楚:华夏重工的股份,一股都不会让给外国人!这是原则问题,没有商量的余地!”
“好!好!好!”刘局长连说了三个好字,“沈良,你有种!我们走着瞧!”
说完,他带着两个随从气冲冲地走了。
会议室里重新安静下来,但空气中仍然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张慧担心地说道:“沈总,这下麻烦了。得罪了刘局长,我们以后在这里的日子不好过啊。”
“怕什么?”沈良重新坐下来,但眼中闪烁着怒火,“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如果汉森公司真的是诚心合作,为什么要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王工程师点头赞同:“就是!外国人的钱哪有那么好拿?拿了他们的钱,以后就要听他们的指挥了!”
“沈总,可是我们现在的情况确实很困难。”张慧忧心忡忡,“资金链马上就要断了,如果刘局长再从中作梗,我们真的可能撑不下去。”
沈良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坚定地说道:“撑不下去也要撑!大不了我把房子卖了,把车卖了,把能卖的都卖了!就算是借高利贷,我也不会让外国人染指华夏重工!”
“沈总…”
“没有什么沈总不沈总的!”沈良站起来,在会议室里踱步,“我们都是搞技术的,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技术是买不来的,核心技术更是买不来的!如果我们现在屈服了,以后就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走!”
就在这时,小王秘书又急匆匆地跑进来:“沈总,不好了!银行来人了,说要提前收回我们的贷款!”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张慧脸色惨白:“这么快就开始了?”
沈良的脸色也很难看,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让他们进来吧。”
不一会儿,银行的信贷科长带着两个人走了进来。信贷科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平时和沈良的关系还不错,但今天他的表情却很严肃。
“沈总,不好意思,这次来是有些不愉快的事情要处理。”信贷科长开门见山地说道。
“张科长,是关于贷款的事吗?”沈良问道。
“对。”张科长拿出一份文件,“根据银行的最新风险评估,华夏重工的信用等级被下调了。按照相关规定,我们需要提前收回贷款。”
“风险评估?”沈良接过文件看了看,“我们华夏重工的经营状况一直良好,为什么突然就有风险了?”
张科长显得有些为难:“这个…上面的决定,我也没办法。”
“上面的决定?”沈良冷笑一声,“张科长,我们认识这么久了,你就直说吧,是不是有人给银行施压了?”
张科长低下头,没有回答。
沈良明白了。这就是刚才刘局长说的“走着瞧”。
“好!”沈良把文件放在桌上,“贷款什么时候要还清?”
“一个星期。”张科长小声说道。
“一个星期?”张慧惊叫起来,“我们哪有那么多钱?”
沈良却很平静:“张科长,如果一个星期内还不上呢?”
“那就…那就只能按照抵押协议,拍卖抵押物了。”
抵押物就是华夏重工的厂房和设备。如果被拍卖了,华夏重工就彻底完了。
张科长走后,会议室里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三百万…我们到哪里去找三百万?”张慧几乎要哭了。
王工程师也是愁眉苦脸:“就算把沈总的房子卖了,也不够啊。”
沈良却突然笑了:“你们说,这是不是逼我们就范的最后一招?”
“什么意思?”
“我觉得,现在施密特那个老外可能正在等着我给他打电话,求他帮忙呢。”沈良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们觉得把我们逼到绝路上,我们就会妥协。”
“那我们怎么办?”张慧问道。
沈良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夜空:“我有一个想法,但是风险很大。”
“什么想法?”
“我要去京城。”沈良转过身来,“去找真正能够帮助我们的人。”
“京城?找谁?”
沈良的眼中闪过一丝神秘的光芒:“找那些真正关心民族工业发展的人。”
他想起了前世在国家重大装备办工作时认识的一些老领导。虽然现在是1980年,那些人可能还不在高位,但有些人应该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
“可是沈总,您在京城有关系吗?”张慧担心地问道。
“没有关系,我就创造关系!”沈良的语气充满了决心,“华夏重工的技术,绝对有资格得到国家的支持!”
沈良连夜给几个可能的联系人写信。
虽然不确定能不能联系上,但这是目前唯一的希望了。
第二天一早,沈良就踏上了去京城的火车。
在火车上,他一边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一边在心中默默地整理着思路。
他知道,这次京城之行可能是华夏重工的最后机会。
如果失败了,华夏重工就真的完了。
但是,他不能失败!
为了华夏重工,为了民族工业,他必须成功!
火车在铁轨上飞驰,带着沈良的希望和决心,驶向远方。